超越巴菲特的中国商业始祖:白圭

相信大部份人都听过,股神巴菲特那句经典的投资格言,“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可是大家是否知道?最早提出这概念的,其实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位中国人。
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被称为“治生之祖”,在《汉书》中他被称为“商祖”。他,就是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人物,战国时代的白圭。
白圭早年师从鬼谷子,后在魏国为官。白圭施展了杰出的治水才能,彻底解除了困扰魏国多年的水患,自诩治水本事比大禹还牛。
后来魏国的朝政越来越腐败,白圭觉得没意思,毅然离开了魏国四处游历。
路经中山和齐国,当地君主都想把他留下当官。白圭觉得这俩国家行事不讲信义,感觉快完蛋了,所以婉拒了邀请。随后去了秦国,当时正在实行商鞅变法,白圭对重农抑商的政策很是反感,最后也没留下来当官。
白圭游历了一番之后,对政治产生了厌恶,觉得天下乌鸦一般黑,觉得帮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于是他便走上了弃政从商的道路,最终富甲一方,桃李天下。
“欲长钱,取下谷”,白圭对长线投资的理解,就是应该选择弹性较小的,偏向刚需的物品。白圭选择了农产品的大宗交易,并认为根据经济运行周期,择时交易亦为重要。积小成多规模取胜。白圭的观点,是否正与当下,如何选择长线投资是同个道理呢?看看李嘉诚这些年投资的都是什么资产。
白圭还认为,要成为合格的商人或投资人,必要具备以下品格:智、勇、仁、强。如果智不能够谋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善于取舍,强不足以守业,无资格去谈论经商之术。古人对商人的标准,是否与当下想经商的你有所启发呢?
白圭把自己的经营原则,总结为八个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说的是不是就是巴菲特那个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