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第一章(幡枝亚纪 /北泽尚/板仓枫)》

幡枝亚纪 《为了这条街的生命》
过年回家的时候,听到了被送到保健所的狗狗的故事。感叹着“诶?为什么?假的吧…”的时候,加濑发来了消息,“要不要一起拍这部作品?”。我先是诧异这命运般的时机,随即回信,“好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是被选中了。这样来想的话,这部作品的是有意义的,也只感受到了意义。也不是说是对于那些狗狗们的补偿,但是是我怀着那样的想法想要出演的作品。这也和我自《旭山动物园》以来,一直对动物怀着关心是分不开的。
为了这部作品的前期准备,我学习了解了关于宠物产业和商业的实际情况,也感到十分愕然。了解了有许多生下来却卖不出去,最后被处理了的小动物,这些惨无人道的事实。知道了多头饲养(狭小空间里养许多动物)的惨状、也明白了动物保护团体在做些什么、与保健所的工作人员葛藤一起去现场取材,学习到了很多。对于犬猫还有小动物的感情更强烈了。为什么会发生这么惨入人道的事情,这样悲惨的现状是因为人类的自私而造成的。这是一部,令人铭记人类的愚蠢和无情,但也对此无能为力,从而焦躁与让人咬牙切齿的作品。
当然,作为演员和加濑自《SPEC》后一同合作,而且还有田中裕子前辈这样的优秀女演员一起工作我很开心。能在现场看到田中前辈的处事方式和应对方法真的是太好了。十分有趣。我也想要成为这样稳重的人。我从这部作品里学习到了很多。
北泽尚 《大恋爱~和忘了我你的》
《大恋爱》也是一部适逢其时的作品。在拍摄《岌岌可危酒店!》时,我真的有一个朋友丧失了记忆。所以这部作品,“为了这个朋友拍吧”。
是一个经常联系的朋友,好像突然一下子就失去记忆了,正好之前在line有过对话,所以才和我联系到。“怎么了?”虽然这样问道,但关于我的事情好像都忘记了。所以先确认了现在在哪里,然后引导她到了我家。碰面之后问到,“还好吗?”,“惠梨香?诶?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啊…”,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因为我正好目击了这个情况,所以知道了突然失忆的恐怖,遗忘的恐惧。接到《大恋爱》的邀请时,正是这个时期。
不知怎么的,我从很久以前开始就感受到了时机的奇妙,也感受到了命运与缘分的力量。这部作品的意义和意味怎么看来都十分奇妙。“惠梨香,应该可以做到吧?”、“惠梨香,应该要这样做哦”之类的使命感。不得不让人怀疑命运或是宿命是不是真的存在。特别是这个时期,此类情况一直都持续着。
《大恋爱》这部剧如果说是在演戏,不如说是,“啊,原来这就是活着吗”…令我感受到了以往以来从未有过的体验。在演戏的时候,我基本上都会有一个“切换开关”,但那时完全没有出现。“好了,开机!”之后,不知为何眼泪就出来了,怎么了呢...这样的感觉。
室毅好像也是这样的感觉。现场也是,导演、制片人、摄影师和工作人员完全把我们的感觉捕捉到了。在拍摄完成后,摄影师如此说道“我好像一直在拍纪录片的感觉呢。”“好像在拍完全真实的你们两个人呢。”之类的。我感觉“诶~开心!”。果然,要拍一个故事没有比像是在拍纪录片一样更好的感受了。因为是真实存在的。“感觉就是完整的在拍一个故事”,这就是电视剧终极目标吧。真的是十分珍贵的体验呢。为什么自己可以如此投入呢?我也不知道。是因为自己投入了热情吗、还是因为对手是室毅所以被带动了呢、或是相得益彰呢...我也不知道。不论是对于我还是室毅,挑战这部作品的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契机。真的是,我们两个人对演技的理解完全一致。虽然我和室毅也合作过几次,像这样一下子对上了!还是第一次。这部作品和出现的时机,我称之为缘分。每个人都有自己各自的人生机遇,与之同步后堪称奇迹般的时候,竟然是让人如此感动震撼的存在。真是厉害呢。《大恋爱》实在是厉害。所以我(对室毅)付之于百分百的信任,《秘密内幕~女警的反击~》拍摄结束时我们聊天道,在我认为(室毅是),“不论发生什么,希望你都站在我这边”的男演员。
因为这部作品得到的东西真的很多。虽然日常生活也没发生什么重大的变化,但实际上是非常重要奇迹般的。抓住这个事情的本质非常困难,或是发生了不得已的事情,想抓也抓不到的不耐烦。即便如此,我也感受到了争取过程中的快乐,与得到的勇气。果然,这部作品让我认识到人类是不能缺少爱情存在的。
爱,不仅仅是恋爱。家庭、朋友之间、还有和经纪人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是、宠物之间太多太多的爱了。对作为契机而去拍摄这部电视的朋友来说,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什么都可以做。就算不是熟悉的人,对于留有我联络方式的朋友,不论是发生什么,我都一定会伸出援手。如果有谁来求救我一定要做出些什么!抱着这样的想法的话,我的内心一定会非常充实的。所以,从几年前我就一直想说,我追求的不是爱的宽度,而是爱的高度。我想,让爱没有上限。
板仓枫 《那一天的管风琴》
其实,我有一次说到,“我做不到。”然后拒接了。接到邀约的时候,我想先回看一下《二十四只眼睛》。时代也好,是和孩子们一起的故事也好,感觉非常“接近”。但没想到实际非常“遥远”。当时的人们已经很像成人了,而自己的精神年龄却没有追上。就连用词,就像我们现在不常用的那种“~对吧”、“~这样的哟。”作为一句话的结尾,首先我心中就没有概念。不论怎么把台词变成词句,我都能习惯。所以我觉得如果不由我来出演的话会不会比较好…这样回复之后,平松(惠美子)导演说道,“先见一面吧。”、“想见一见你”之类的。想要面对面的聊一聊。我回复道,“不行。”也如此传达到了我的意思。但是,我感觉有一个“这幅画,自己知道(这个场景我能做到)”的场景。“看向在空袭中赤红的天空,想到了正在燃烧的人,耳边浮现了哭泣声”有一幕写到。我是经历过阪神淡路大地震的人,因为震灾后的大火把天空染红的样子我见到过。我意识到正是和这幅画面一样的。所以“在这里我大概可以做到吧”,“小时候的经验可能可以用到吧”,平松导演这么说道,我非常感动。“果然,我想和户田惠梨香一起完成。”我感受到了平松导演对这部作品的热情与想法,最终决定接下这个挑战。果然...真的好难啊。
和比自己小一点世代的女孩子们共演。这样的一个故事的话,压力真的很大,想要一起去吃饭,但是不知道该进行什么样的话题。至今为止,都是和自己年龄相近的演员们,或是看着前辈的背影在现场度过的。但现在一下子自己成为了前辈,不知道该如何自处,变得像是一个迷路的孩子。
我感受到了,年轻真是无敌啊。在《SPEC》最后的舞台询问环节,主持人问龙雷太,我和加濑的特殊能力SPEC是什么的时候,他回答道“年轻吧。光是年轻就已经是SPEC了。”那个时候的我还不能理解这个意思,直到看到这些女孩子们“原来如此啊!”平松导演的导演方式非常独特,不断地进行各种规划和测试。这样不断地练习那真正上场的话一定可以,还是要进行测试。和正式上场一样重要。“那就这样开拍吧!”终于要动真格的了。不断重复拍了几次后,作为演员要不停地维持那样的情感表达,真的很辛苦。像是在舞台上,传统方式(山田洋次组的)那种做法。哭戏也非常多,但她们每次都能哭出来。就像看到曾经的自己一般…我在《Liar Game》的时候也不断地连续哭了17个小时。那个时候虽然是意气用事,但只要打开开关,我就能哭出来。因为没有可以分心的东西,所以可以特别集中。“啊,就是那个时候的感觉…”看到她们,“年轻就是SPEC,原来是就是这回事啊!”。她们教会我了,不论在现场是不是反复操练,她们都有自己的强项。
剩下的,因为她们还是孩子。我就像一个大人般的担心她们,是不是还像孩子们一样无忧无虑,有没有勉强自己呢。虽然会让人着急,但也让我安心。在现场真的是被各种各样的情绪环绕。
由于对语句不熟悉的关系,完成作品后我都因为恐惧与不安不敢看...直到现在都会产生疑问:那样的话是不是比较好?我也觉得能完成这个“看到被染红的天空恍然大悟”的镜头,实在是太好了。虽然我自己感受到了矛盾的情绪,但同时也觉得很可爱。这部作品就是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