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铭诗四首 | 魔都诗歌

曲铭诗四首
立夏
细细瞅着这些叶片
它们蕴含不同汁液显示不同颜色
它们的边缘,那些个
圆滑的弧度,流畅如肌肤
或许刀刃般锋利暗示危险
它们千姿百态的曲线
体现个体存在的尊严
如同今日的特殊时刻
在天边划出记号
折痕,一枚书签
我的目光穿越那条边际
感受阳光在皮肤上
不同以往的温热
引起内部运动
如同国境线常发生的摩擦
转瞬恢复如常
犹如以针脚判断衣裳品质
液体溢出表面
会重新生成并集聚
我瞅着不知名花瓣柔软的边缘
早已厌倦解释、说明、炫耀、嫉妒
享受着边缘的安逸
旁观者的座椅与他的表情难以撼动
最后的音符必然合乎和弦
必得走到悬崖尽头
才意识到目睹了平生最美景色
但不会再往前多跨一步
即使漆黑一团的夜间
愿在万物疯长的日子
于人们找不到的地方风凉
风流而凉快
蛙声一片
她们其实一直都在
那些中文系的女生
比常人风骚
更懂包装,却
做出不擅装饰自己的模样
或者关心流行式样,议论美食
把对于文字的感觉深藏
坐地铁或公车穿越街区
一场突如其来
命中注定的大雨后
她们集体发声,此起彼伏
其实还包括理工科女生
我们惊讶,掩饰忿忿不平
如此持久的肺活量
如此美妙的声线
过去从没听到过
好吧,
让她们占领夜间
白昼,必须仍然属于我们
从古至今的神迹
事关你死我活
必以兵戎相见
蛙声一片
千年不化的冰雪融解了
唯有黎明又黄昏
呈灵光乍现的安宁
认识的人
认识的人迟早会不认识
如同药品过了保质期。
皇妃路过,太监打伞
天下主宰谁是
谁在暗自庆幸。
两栋房屋的当中空地
谁都会相信,那儿有鬼魂出没。
一晃就过去了
于是没有便有了
全世界的汽车停住。
建筑物比人稳重久长
尾音归纳了前头的旋律。
你的仁慈,你的坚韧,你的谦逊
以及你的公允,它们在梦中。
认识的人个个飘然离去
和背叛一样,和冷漠一样
不告而别,迁徙他乡
遍野花树晴空无边。
认识和不认识打成一片
看过千遍的风景不再明艳
落日庄严除外,谶语迢遥。
被认识的人遗落
想起他的模样。
忘记在何处埋下了什么
沉睡多久后意外见光
认识的人重现——闪过。
色情魔力
让我们参加一场越狱演习吧。
有人倒在哨塔的枪口下
他不愿老是透过铁窗望霞光
想去天边重新涂抹色彩。
总有些人被重新抓回
依旧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假装不懂路和地图区别在哪
心里明白,树叶子越多
地下的根须越是茂密延长。
犹如刚从天外飞船着陆
怜悯笼中狮午后的困倦。
貌美如花就能不断地死去活来
给我一个再次犯罪的理由。
去做一名博物馆观众吧。
进场前满怀期待小心翼翼。
那些默片时代的姿势,眼神挑衅,
像是木偶被缠绕了层层绷带
上百年光景只撩开裙裾一角。
不畏惧前赴后继无数道目光扫射
丰腴身材流畅线条保持如初。
历史学家在乡村的废弃铁轨边
不期而遇那朵颓靡的黄花盛开。
黯淡签名的背后辗转他手
途中百万精兵被流放
穷乡僻壤,享有平等的快乐时分。
拍一部电影片子怎么样?
自个充当导演兼演员
穿着日常衣裳慌忙登场
一言不发地彼此穿越。
白天行事做人分明
夜梦势必混沌不开
醒来无线索追寻玩味。
为了完美还原魂灵出窍情景
最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图穷,乃匕见。
人所共知的秘密受到秘密欢迎
依赖于不分胜负的搏击
依赖于同仇敌忾的出奇。
散场后直接回家
推倒,重来。
萱草诗评:想象、梦境、无意识更迭往复,影像、超现实画面、印象派音乐,是观影札记吗?还是时断时续的解说?是迷失,是魔幻,是超薄。
曲铭:上海人。1956年9月5日出生于一军人家庭。祖籍山东烟台。百联集团有限公司《今日百联报》副总编。上世纪80年代开始现代诗写作。在《上海文学》、《上海诗人》、《上海作家》、《诗歌月刊》、《一行》、《大陆》等公开刊物及民刊发表作品;被《中国年度诗歌选》、《星星诗刊精选》、《朦胧诗25年》、《上海诗歌30年》等诗集选入;其独有的“超薄状态”诗观在诗坛有一定影响。系中国城市诗歌艺术研究所(北京)创造研究员。著有个人诗集《超薄状态》、《五号台风》、《树的天空》、《金丝桃花丛》及个人散文集《最后有一点心情》、《风中尘埃》两种。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