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备考经验之在职考证+两年速通(上)

学渣的春天(上)
各位考友
我是已经超越小王的年龄
还迟迟不肯做老王的大王
2021年通过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
取得注册资格
共1800字12图,
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欢迎转发,转载请私信大王。

本文目的——给大家做参照物
借着近几年考试放水的东风,从19年10月到21年5月,用一年半时间5+4通过了9门科目。没想到各科竟都是一次过,没有回炉。当然,因为没有任何一科是高分通过的,所以也可以说这次考运真的不错!
因为我各科都不是高分,可以以此为终点,再结合我个人考前知识基础(起点)、实际学习能力(速度)、备考用时这三个关键条件,大家就可以以我为参照,对照自身情况,对一注考试的难度和付出有个可量化的印象。

1.提出问题
本来我跟大家一样,都是苦逼的带项目和画图,心里毫无波澜。但一个资历相似的同事,这货他竟然拿证了!竟然拿证了!而且还另谋高就了!还另谋高就了!
危机感瞬间被引爆了:回想自己近年日复一日地做着毫无意义的住宅项目,迎面而来的是越来越苛刻的甲方,后面是步步紧逼的体力更好的年轻人,可谓“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再低头看看并不高的行业门槛,总不能40岁以后还是肝帝吧!
也深觉自己再不复习,随着精力和记忆力的衰退,大概率就跟一注无缘了。引用一个朋友的话:学了这么多年建筑,就算不图利,老娘也要个名分!陪床丫鬟要转侍妾!!
要证书,不要耽误养家糊口。所以,战线要短,一鼓作气快速拿证。

你问为什么必须要证书?公众号里关于“动力与决心”的文章会给你加量不加价的鸡汤!

分析问题
你啥都要?
这么苛刻的要求,有能力解决不?
说起能力,就先带你们看看我这块盐碱地:
想当年……我只是一个土木工程毕业的工地的小技术员,有一次被项目的注册建筑师气场惊呆了,跪了!WC逼格太高了!

现在么...

跑题了......还是说我个人情况
软件:
本科是普通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理论基础不算扎实),硕士是建筑学但也非211大学(学习能力也普通),工作10年,前5年以方案为主,近5年的完全是施工图设计。工作时并没有特别关注过结构和设备专业知识。
硬件:
1.128M的淘汰款脑容量,小的可怜,但一直不舍得扔。前门进的新知识经常会把后门附近的知识挤出去。
2.一学习就坐不住、想喝水、想上厕所、什么都想。
3.工作一天回到家,忍着悲愤看完孩子作业,还哪有时间学习了(玩手机的时间:不许打我的主意!)
4.动力和热情每次走的太快,来的太慢
艾玛!分析完条件更苛刻了!还能整不?
能不能整都得整
(决心的重要性来了)
具体怎么整?计划着整!
计划要高效,不走弯路、不掉坑!
计划有两个层面:
一是九门科目的统筹规划,最初的计划是用三年通过这个考试,第一年先挑难的整,第二年把剩下的几门一起复习,第三年扫尾。
要高效就要考虑到知识的关联性:
第一年复习方案理论相关的几门:方案作图和建筑知识,场地作图和场地知识。(方案优先)
第二年复习技术相关的几门:技术作图、材料构造、物理设备、结构。
经济施工看考前时间情况,或等第三年扫尾。
二是具体的各科复习计划。(每科具体计划后续更新的“经验系列”详述)
避坑指南:
我开始时候把考试想的过于难了,打算第一年就死磕方案作图了,后来好多上岸的上仙们提醒我,因为各科会不定期放水,同时自己难免踩到狗屎运,正确的策略是广泛撒网,重点捕捞。
事实证明,这个策略简直不能太对了!
我第一年过的5门里,物理设备和前期场地分别只复习了5天,10天时间,正是计划外的这两门,让我有能力两年速通注册考试。
做计划谁不会啊,怎么保证执行?不够自律啊!
也是,一提到自律我就心虚。从小到大,制定了多少计划,立了多少远大的目标!如果够自律现在早起飞了!

但自律是源于决心与动力,只是你努力时的气场和副产品而已!(想了解我如何改变学渣本色,自律的进行备考,可以阅读专栏里关于自律的文章。)
想说的太多了,文章有点长,为减少大家阅读压力,分为两部分,下一部分讲解决问题:如何在具体的复习中避坑、抄近道。
最后祝各位考友:
早日上岸,修得大道!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
分享、收藏、点赞、投币
任选其一,不胜感激!
收到鼓励的大王会带给大家更多干货!
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