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年婚姻登记大数据

2022-04-19 10:47 作者:风润生  | 我要投稿

结婚466947对!2021年江苏省婚姻登记大数据出炉

2月14日,省民政厅发布2021年江苏省婚姻登记大数据。全省民政部门共办理结婚登记466947对(含补办登记80635对),较2020年结婚登记总数下降5.16%。其中,内地居民结婚登记466281对,涉外、涉港澳台居民及华侨婚姻登记666对。

根据全省结婚登记当事人情况看:678625人为初婚、159471人为再婚、95798人为复婚。从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地域分布情况看:南京市、徐州市、苏州市结婚登记量位居全省前三。其中南京有59230对,比第二名徐州多出5000余对。

在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上,2021年全省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1.22岁,其中男性31.88岁、女性30.56岁。从2021年全省结婚登记男女年龄段看,无论男女,25—29岁占比都超过三成,90后成为结婚的主力军。从2021年全省结婚登记男女年龄差看:男性较女性大1-4周岁的最多,占比达43.16%;女性较男性大1-4周岁的占比第二,为22.66%;男女同龄占比第三,为16.29%。

大数据还公布了2021年最受新人欢迎的10个结婚登记日,5月20日、6月1日、9月9日等“好日子”上榜。其中,2021年5月20日,因谐音“爱你爱你我爱你”,许多有情人选择在这特别的一天步入婚姻殿堂。当天,全省登记结婚人数达17663对。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自2021年6月1日起实施内地居民结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并实行省域范围内婚姻登记“全省通办”,2021年办理跨省结婚登记5332对、省内跨区域婚姻登记2.78万对。

离婚登记情况方面,自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以来,全省民政部门认真落实离婚冷静期政策。2021年全省共受理离婚登记申请240435对, 87635对离婚申请在冷静期内主动撤回或逾期未办理视为撤回,占比36.45%。

不容忽视的是,从结婚登记量分年度趋势看,近5年全省婚姻登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近几年我省结婚率逐年下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适婚人口总数下降。中国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人口数量减少,这是当前结婚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少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三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结婚年龄不断推迟,相当一部分适婚人口没有结婚。

民政部门表示,结婚和生育密切相关,结婚率降低会影响人口出生率,进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下一步,民政部和各级民政部门将完善相关社会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积极的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同时,也希望社会各方共同关心关注适婚人群的婚姻问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让更多的适龄人群走进婚姻、建立家庭。


2021年安徽婚姻登记大数据来了!

2021年安徽省有多少情侣组建家庭?哪个市结婚人数最多?离婚冷静期制度实施一年来效果如何?2月16日,安徽省民政厅发布了2021年安徽省婚姻登记大数据。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通过分析数据发现,2021年全省民政部门共办理结婚登记421472对(含补办登记57316对),其中,阜阳市结婚登记量位居全省第一。离婚冷静期制度效果显著。数据显示,2021年安徽全省结婚登记数量中女性较男性大1-3岁的占比排第二位,有93141对,占比超过两成。

关键词:结婚

阜阳市、合肥市、亳州市结婚登记量位居全省前三

2021年,全省有多少新人步入婚姻殿堂?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2021年,全省民政部门共办理结婚登记421472对(含补办登记57316对),较2020年结婚登记总数下降10.68%。其中,内地居民结婚登记421153对,涉外、港澳台居民及华侨婚姻登记319对。

从结婚登记量分年度趋势看,近5年全省结婚登记量呈现下降趋势。近5年全省结婚登记数量分别为:2017年673184对,2018年617301对,2019年539275对,2020年471313对,2021年421472对。

从全省结婚登记当事人情况看:初婚625987人,占比为74.26%,复婚37186对,占比8.82%,再婚216319人,占比25.74%。

从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对数分布情况看,阜阳市、合肥市、亳州市结婚登记量位居全省前三。其中,阜阳市66813对,合肥市 57166对,亳州市43355对。

初婚男女平均年龄均超30岁 姐弟恋结婚人数超两成

从结婚年龄来看,2021年全省初婚平均年龄分别为男31.89岁,女30.73岁,全省复婚平均年龄分别为男39.06岁,女37.45岁,全省再婚平均年龄分别为男40.74岁,女37.63岁。

记者通过分析发现,超过50.3%的男性和超过45.73%的女性,选择在25-34岁办理婚姻登记。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数据显示,2021年安徽全省结婚登记数量中女性较男性大1-3岁的占比排第二位,有93141对,占比为22.10%,超过两成。

2021年最受新人欢迎的10个结婚登记日 “520”排首位

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哪些日子最受情侣们欢迎呢?根据安徽省民政厅梳理出来的数据显示,2021年5月20日结婚登记数量最多。此外,记者还注意到,2021年2月18日,也就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登记结婚的人数也不少,共有4765对,排在最受新人欢迎的10个结婚登记日第七位。



离婚夫妻当中超过4成婚姻维系时长少于5年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通过梳理数据发现,从2021年离婚登记当事人婚姻维系时长看,离婚夫妻当中婚姻维系时长少于5年的共有45886对,占比为40.8%。



平均结婚年龄男性31.7岁 女性30岁 五分之一新婚女性是姐弟恋

1月14日,杭州市民政局发布了2021年婚姻登记大数据。

2021年办理结婚登记59827对,比上年增加2135对,同比上升3.7%。其中内地居民办理结婚登记59677对(含跨区域办理结婚登记20525对),涉港、澳、台、华侨、外国人结婚登记150对。办理离婚登记16615对(含跨区域办理离婚登记4452对),比上年减少6084对,同比下降26.8%。办理补发婚姻登记证88492件,比上年增加74000件。办理复婚登记4692对。

男性31.7岁 女性30岁

平均结婚登记年龄推迟

男女结婚年龄,今年比去年略有推迟。

平均结婚登记年龄男性31.7岁、女性30岁,比去年同期分别晚0.3岁和0.4岁。其中男性初婚平均年龄28.5岁、女性27.1岁,与去年相比分别晚0.2岁、0.3岁。

据悉,我国2016年结婚人数开始下降至1142.8万对,2017年降至1063.1万对。2018年虽然继续保持在1000万对以上,但到2019年,就跌破了1000万大关,2020年中国登记结婚对数持续下降。据民政部数据,初步统计,2021年全国结婚登记763.6万对,比上年同期减少49.5万对。


2021年温州婚姻大数据出炉

过去一年结婚人数有多少?年龄分布如何?与往年相比有哪些变化?2月13日,记者从温州市民政局获悉,2021年温州婚姻登记大数据已出炉。去年,共有37027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共计9988对,比上一年减少5547对,同比下降36%。

初婚年龄比上一年略有推迟

数据显示,2021年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共有37027对(含跨区域办理结婚登记2483对),其中25-34岁领证的占比61.5%。此外,20-24岁占5.9%,35-50岁占16.8%,50岁以上占15.8%。我市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9.1岁,女性为26.7岁,男性比上一年推迟0.4岁,女性比上一年平均推迟0.3岁。

和往年相似,男方大于女方年龄1-4周岁有18798人,占男性结婚总数50.77%;男女同龄的有4776对,占总人数12.9%;女性年龄大于男性1-4周岁的有4771人,占女性结婚总数的12.89%。文化程度方面,去年结婚登记市民中,专科、本科及以上的为35262人,占总人数47.62%。

“导致初婚年龄推迟的原因,除了结婚成本高,年轻人生活圈子较小等因素,部分晚婚人群在生活中受长辈干扰过多,也是导致‘剩男剩女’的一大原因。”温州市婚姻家庭危机干预项目承接负责人焦伟珍说。

焦伟珍介绍,他们工作中接触到父母过度干涉子女婚姻的案例较多,曾为家住鹿城的一名38岁大龄未婚男青年做过心理辅导,“男青年经济条件很不错,但妈妈较为挑剔,多次对其有结婚打算的女友表示不满意,导致该男青年失去自信心,经过辅导,他和其母亲都解开了心结,最终在半年后成功找到另一半。”


2021年婚姻登记大数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