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高:在消除绝对贫穷后,低收入群体会是新的关注点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告中国已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以此为背景,国际著名农业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高(Scott D Rozelle)在发言中提出了他的观点,中国在全部消除贫穷后,低收入群体会是新的关注点,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包括健康、教育和全面发展水平。
乡村振兴与均衡发展下一步的工作是什么样的?中国的贫困率从88%,到2015年时低于1%,再到今天贫困是0,中国是怎么做的?前10年,提高农民积极性的激励就是生产责任制,90年代从农业转到非农业,2000年以后,农民都在外打工,工资越来越高,持续30年的贫困率就降下来了。2015年以后,剩下的人真的很穷,政府就专门针对这些人做精准脱贫。
贫困水平虽然越来越低,但收入不平等越来越严重。贫困减少了,为什么不平等却上去了?就是因为整个中国的人口结构发展的速度不一样。有一位大学学者写了一篇关于中等收入发展的文章,2002年,中国只有2%的人是国际上中等收入的水平,到现在已经是33%以上。但基本上全部是城里的,农村只有4%的人是中等收入的群体,所以收入不平等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虽然大家的收入都在提高,但是中等收入人群中,城里的人提高得更快,而且低收入的人群中,有80%左右是农村的。所以中国低收入的问题就是农村的问题,不平等问题就是农村与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所以中国要发展,我们就得让低收入的人慢慢地变成中等收入的人。我觉得最基础的就是要提高低收入的人的健康、教育以及他们全面发展的水平。按照OECD(全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的标准,你要从低收入变成中等收入,至少要有高等教育水平。
为什么中国的低收入人群中,农村的人那么多,就是因为他们的人均资本不够。按照人口来说,2015年,中国人口中,30%是高中以上,70%的人是没上过高中,这方面中国是比南非、比墨西哥、比土耳其中等收入陷阱里面的国家还低。所以我认为中国要想成一个靠技术、靠发展、靠科学提高经济的国家,必须解决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必须充分重视人民的教育水平的提升。
而由于目前拥有正式工作的人群比例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非正式工作产业中,尤其是非正式的劳动力密集的服务业,会导致拥有正式工作的人与非正式工作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也是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加强成人培训、加大教育投资,尤其是农村孩子0-3岁的教育投资,进一步提升3-6岁幼儿培训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来源: 中国慈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