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伪装者”?别误把结直肠癌与痔疮同等看待!
5月29日每年的这一天,是世界肠道健康日。结肠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简称结直肠癌。根据2018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结直肠癌是我国第三高发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均保持上升趋势,中国结直肠癌患者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死亡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可以说结直肠癌是影响中国人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
那么,结直肠癌有没有可能是由痔疮发展而成的呢?
实际上,痔疮和结直肠癌是两个不同的病,结直肠癌发生在直肠的黏膜上,大多数的直肠癌是由于直肠息肉恶变而来。痔疮发生在肛门或直肠下端的黏膜下的痔静脉,属于良性疾病,所以痔疮不会发展为结直肠癌。但是,如果痔疮没有及时重视治疗,会出现很多炎症,这些炎症长期刺激就有可能会引起癌变。
痔疮和结直肠癌的发病诱因不同
癌症疾病的发生大多是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不外乎如此。《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指出,目前结直肠癌已确立的风险因素包含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红肉和加工肉类摄入多,糖尿病、肥胖人群,吸烟、大量饮酒人群等[2]。
导致痔疮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患者身体肠道疾病与感染性疾病、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饮酒、食用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和甜食,长期不食用水果青菜)、不良入厕习惯(长时间蹲厕)以及职业因素(长期保持站立或坐着)等都可能诱发痔疮[3]。
痔疮和结直肠癌的症状表现不同
一般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有明显的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的性状发生改变,比如大便逐渐变细、出现黏液脓血便等,会出现腹痛或腹部不适,或者腹部肿块,肠梗阻,贫血及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低热)等等[4]。
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痔疮可以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痔疮的种类不同,症状表现也会不同。内痔一开始一般在肛门内部,形状并不是很大,颜色偏红。厕所时可以有不同程度的便血,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内痔体积也会逐渐增大,甚至会有痔的脱出。外痔性状较为明显,厕所时痛感明显,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类型有结缔组织外痔以及血栓性外痔等。混合痔主要表现为便血及或肛门坠胀疼痛瘙痒等[3]。
由此可见,虽然便血常见于痔疮,但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等。因此,当发现自己的排便习惯改变,或者是出现了血便,一定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排除结直肠癌的可能,以免耽误了病情。
对于未行结肠镜检查的直肠肿瘤可疑病人而言,直肠指检是一种常用的筛查手段,可以发现下段直肠的病变。必要时需进行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可以早期发现和治疗结直肠癌前病变及早期癌[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年版)[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0,40(6):601-625.
[2]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制定专家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J].中华肿瘤杂志,2021,43(1):16-38.
[3]李胜.痔疮的发病与治疗综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01):43-4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8,56(4):24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