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典诗词基础04:“现代新韵”

2021-09-11 18:10 作者:诗人王千去  | 我要投稿

那么,用现代的新韵该用哪一种呢?

其实我认为,中华新韵即可。但是个人感觉还是有所欠缺,所以本文将以中华新韵为主体,对其进行局部的微调并补充,然后依然是用简练的语言做基本的描述,分为数条完全讲明,并附应用新韵及旧韵的关系。

0.所有内容基于现代汉语及普通话,对于字音问题即以《新华字典》为准。

1.所有汉字分别归于平、仄两种,无其他情况。

2.所有需依照格律的诗词等,只分为平、中、仄三种情况。平者即限属于平部的字,仄限仄,中则不限平仄,即可以使用任何字。

3.判断某字为平或仄有且仅有一个标准:此字读一声或二声,即是平;三声或四声即仄。以普通话为准,即据《新华字典》所记之读音。

4.多音字在使用上述的判断标准时,所使用的读音为作者所使用的某含义对应的读音。即多音字各不同音有各自的平仄,并与此音下的释义绑定,如同一个独立的字。

5.普通话除此4种常见声调以外,还有一种轻声,标记为“·”。轻声本身数量就相对极少,而且偏向于口语化,在正常、普通的诗词作品中用到的就更少了。规定,轻声属于阴平。并且轻声字基本上也都是多音字的一种,自然要符合4

6.另外还有部分字,处在句子的不同位置时有不同的读音。

比如“一”,“一”字独用、作为词或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使用时,读本调第一声(阴平);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变调,读第二声(阳平),“一”字用在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第三声(上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四声(去声)。“一阵”就是平仄,“一起”就是仄仄。

这不属于多音字或是其他什么情况。字变调就依照原则,以此用法的读音为准,来判断此时为何韵。还是说“一”,原本一声是平,此处该用平,但是用上“一”之后,应该要读四声,为仄,则就是用错了。

从平仄到押韵

7.韵脚即韵母相同的字的读音。

完全照搬《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即可。

我所确定无误的、目前不需要再研究的韵脚,实际上在《思绪行》一诗中已经全部收录合集了。


补充:新韵与古韵的关系。

倡今知古,双轨并行;今不妨古,宽不碍严

1.无论是何种韵,都是平行存在的,互相之间没有干扰,各自有各自的。

2.本人相关视频、文章中提倡使用新韵,仅为我个人的观点。不影响大家自由选择。

3.不同韵之间最重要的是不能混用。乃至于哪怕一首词分上下两片,也不应各用一种韵。

4.对于某作品使用某韵,如果该作品会有不了解自己创作的读者或与自己一贯用韵不同,应当顺手于序言、注释等一类的地方选择说明用韵。或者创作中使用多种韵,既写新韵的,又写古韵的,也最好各自都注明。

5.除互相韵不可混用外,不同韵对应的汉语也不可混用。

比如使用现代新韵,必须只能用现代汉语及普通话,不能使用各种方言(添加一、两个明了、没有大问题的字词可以不算,下同),也不能使用各种古汉语;使用古韵,比如中古韵,必须只能使用中古汉语(唐代官话?),不能使用现代汉语及普通话,也不能使用现代其他非中古汉语的方言(具体某方言对应某古汉语也还不能定论)。


古典诗词基础04:“现代新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