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阿卡林的豆知识 NO.319

2020-03-04 22:58 作者:亦非_SGH  | 我要投稿

今天我经常去的几个来源都在讲关于冠状病毒和美国大选的事情,这就实在不是能写在豆知识上的东西了。所以我们这次换一个画风,我说一个有关我自己的故事。
你们懂的,我这人一旦说起故事就会特别多嘴,不想看的跳过就行了。

大家可能有一个疑问,就是我为什么每天都有不同的知识或者故事对你们讲,那是因为我在做翻译这个职业以及普通休闲上网的时候,会有意识地收集这些东西
而为什么我要去收集这些东西,是我对互联网这个东西的看法使然的。


对我来说,互联网就是个大型的图书馆加聊天室,所以将图书馆里面的书的内容翻译并传播,是一件好事。这也是我为何最终将翻译选择成为我主业之一的原因(另外一个是游戏制作)


那么再追根朔源呢?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看法?

大概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的小学班主任布置下作业,让我们收集一些有关“自我保护”的知识,然后做成小报摘抄交上来。


其他同学们大多数都去了图书馆,很快就将图书馆里面这种类的书都借空了(而且当时别的班似乎也在搞这个东西,所以不止我的同学们来借)


然后我就寻思着借空了无所谓,我就找班上同学的书看看咯,结果那货开口向我要10块钱作为借书费(请自行脑补对于2000年代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10块钱意味着什么)


那顺理成章地我就空手回了家,而且似乎之前全班同学都知道了我没有借到书的这个事情,大概第二天都准备看我笑话呢。而我们那时小学班主任也很常规,当然不会在这方面为我说话。

所以我就想到了,网上会不会有这方面的东西呢?(毕竟我是从Win3.1一路玩着电脑长大的)


于是好说歹说求着老爸给我开了网,当时连我老爸都不相信我能在网上找到这方面的玩意(同样,请自行脑补2000年代的国内网络环境)


当时Google这玩意可是才出现没几年,肯定不好用的,更别说百度了。我是去雅虎然后进他们分类目录一个个找的


找了四十多分钟后,我家人都准备让我放弃了(拨号上网,同样请自行脑补),给我找到了。


现在这网站肯定是没了,就是很2000风格的一个网站,二级域名告诉我这是建在当时某个网页空间上的,内容还很齐全。于是我就找了几篇文章,开了Word就排版上去了。我当时印象很深刻的是拿剪贴画功能里面的一个非常素材的炸弹图片填了空缺,将整个页面排得特别满。

第二天,我将这个小报交了上去,因为是专门排版后打印的,结果是全班做的最好看的,后来被贴去学校门口展览了。


我不知道建立这个网站的人有什么想法,这不是什么政府网站,就是个很简单的几十个静态页面互相链接的站点,照着当时街上卖的傻瓜Frontpage使用教程,然后随便找个提供免费空间的服务(当时一大堆)就能做出来的那种,大概他也是闲着发慌或者只是想放点什么信息吧。


但是,在那天晚上,这个网站,以及其分享的知识,毫不夸张地说,确确实实地拯救了一个小学生的自尊。而大家应该知道,有的时候这玩意比命还重要,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

在那之后,我就坚信,互联网就是为了分享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想法而存在的,它不会因为“书被借完了”或者“收保护费”这种可笑的理由而拒绝知识和想法的流通,而我将尽可能地分享它们,如果有语言隔阂,那我将尽我所能地跨越以及帮人跨越它。这也是我现在在做翻译以及电脑游戏的原因(后者是因为我的大学教授总是在唠叨gaming is media而我也很信他,这个有机会另外说)

前几天,743给我看了个东西,是来自某位订阅者的留言,他说豆知识每天都在看,记住的也会去和别人说。这就是我创办这个栏目的初心所在了。我十分感谢他。
无论他是用来吹逼或者单纯地分享,只要这些知识能被更多的人看到,那么没准就会在某个时刻,我写出的某段文字就会像十几年前那个简陋的网站那样,帮上某个人的忙(救人一命就算了吧)。


基本上如果不是一图流,那么我的豆知识肯定是认真验证过的,也是为了以防万一不误人子弟。 


而只要条件允许,豆知识我会一直做下去


——AC大逃杀阿卡林

https://dts.momobako.com

PS:本文来自 芦苇娘的胖次 微信公众号

看完之后挺感动的

阿卡林的豆知识 NO.319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