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分析】东华大学管理学专业考研考情分析
学校优势
1.211院校,双一流;
2.地处上海,地理位置优越;
3.不歧视双非,保护一志愿;
4.根据历年录取分数,专业课难度不确定;
5.学校排名:校友会:62;软科:77;U.S.News:688;QS:801-1000;泰晤士:801-1000;
6.上岸难度较大。
关注WX公主号,回复关键词:东华管理学,可领东华历年管理学真题
学校介绍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2年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1951年建校,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2017年,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中国上海,现有松江校区、延安路校区和新华路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学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和“上海市文明校园”。松江校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学校全校教职工2289人,专任教师1462人,其中专职院士2人,资深院士2人,兼职院士17人,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60余人次,其他高级职称教师900余名。全校本科生14422人,硕士研究生7255人,博士研究生1404人,学历留学生705人。
学校现设有18个学院(部),拥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5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1个上海高校Ι类高峰学科。
近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6%,薪资位于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16-21位,近五年,学生自主创业420余人。建校至今,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6万余人,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和栋梁。
学院介绍
学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00工商管理。
简介: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前身为1953年建立的管理工程教研室。1959年设立工业管理工程本科专业,1979年招收工业管理工程专业的研究生,1983年9月获得工业管理工程硕士点。1983年12月成立工业管理工程系,1993年扩建为经贸管理学院。1994年由香港旭日集团参与共建,同时更名为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学院跨越经济和管理两大学科门类,下设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应用经济学三个系。学院重点建设城市创意经济与创新服务、互联网+供应链管理、营销与组织变革、大数据与算法、金融创新管理、以及时尚管理等研究方向。
学院构建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等三个一级学术学位硕士点,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金融硕士(MF)、工程管理硕士(MEM)、国际商务硕士(MIB)等五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及10个本科专业,并于2017年通过英国工商管理协会(简称AMBA)认证。
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余人,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名,上海市曙光学者1名,德国洪堡学者1人,上海市浦江人才8人。学院现有各类学生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近1000人,MBA、工程硕士与国际合作办学等学生近1000人。
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学科均获评B级(前20-30%)。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名称:120400公共管理。
简介:学院1999年成立,前身为社会科学系。现由公共管理与法学系、传播系、人文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等组成,拥有法学、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教育技术学(媒体制作与传播)、传播学五个本科专业;科学技术史、中国史、公共管理、新闻传播四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公共管理硕士(MPA)、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二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纺织科技史交叉学科博士点一个,其中科学技术史为学校重点学科。学院建有上海市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以及人文研究所、历史研究所、时尚传播研究中心、中华文明及其现代转型研究基地,历史视域下的纺织文化研究基地等学术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7人;在校学生1308人,其中本科生919人、硕士研究生180人、MPA 184人、博士研究生15人、留学生10人。
五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超过95%以上。
学科评估
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该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为B(前20%-30%);工商管理为B(前20%-30%)。

关注WX公主号,回复关键词:东华管理学,可领东华历年管理学真题
考情分析
管理学专业招生学院主要有: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和人文学院,其中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和120200工商管理为旭日工商管理学院的招生专业,120400公共管理为人文学院的招生专业。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复试分数线:

历年报录人数:

录取成绩分布:

历年录取不同分数段人数:

120200工商管理
复试分数线:

历年报录人数:

历年分数:

历年录取不同分数段人数:

120400公共管理
复试分数线:

历年报录人数:

历年不同分数段人数:

历年录取不同分数段人数:

科目信息
招生人数含推免。

学费学制

奖助学金体系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设三个等级。一等奖1万元/生/年,名额不多于参评人数的10%;二等奖0.8万元/生/年,名额不多于参评人数的80%;三等奖0.6万元/生/年,名额不多于参评人数的10%。
长学制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单独评选,一等学业奖学金名额不多于参评人数的35%,二等学业奖学金名额不多于参评人数的65%。
国家助学金
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6000元/生/年。
初试专业课
专业课根据不同专业共有四门,接下来通过考试总体要求,考试主要内容,复习参考资料,试卷类型,考试形式及时间分别对三门专业课进行分析,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查看。
802运筹学
专业: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考试大纲:
一、考试总体要求
运筹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理论与方法基础,运筹学又称为决策数学,其主要内容为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模型和方法。本科目要求考生了解定量管理和定量决策的基本原理,掌握运用运筹学分析、解决实际管理决策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考试主要内容
本科目考试总分共计为150分,主要考试内容如下。
1) 线性规划,包括线性规划问题建模,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单纯形法,大M法等),灵敏度分析,凸集的证明与性质等;
2)对偶理论,包括对偶问题的表示、对偶理论的性质、对偶单纯形法、对偶定理的灵活应用等;
3) 整数规划,包括整数规划的建模、求解方法(分支定界法与割平面法)、典型的整数规划问题的应用(背包问题的贪婪算法、工件排序问题等)等;
4) 非线性规划,包括凸函数的性质及判断、无约束优化的求解方法(仅限梯度法、牛顿法),有约束优化的求解方法(仅限Karush-Kuhn-Tucker,即KKT方法),凸规划、拉格朗日乘子概念。
5) 动态规划。
三、复习参考资料
主用教材:《运筹学教程》(第5版),胡运权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版。
参考书:运筹学(原书第2版),罗纳德 L.拉丁(Ronald L.Rardin)著;肖勇波,梁湧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
四、试卷类型
应用题、计算题、证明题等。
五、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每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
806管理学原理
专业:120200工商管理
考试大纲:
一、考试总体要求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人类管理活动基本原理和普遍规律,为管理活动提供一般理论、思想和方法的学科。作为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管理概念、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管理发展史与管理理论主要流派,以及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要求考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管理思想的演变,能够综合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认识管理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一)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基本原理(10%)
1. 掌握和理解管理的概念与管理的性质
2. 掌握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3. 熟悉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二)管理的历史与管理思想 (20%)
1.古典管理理论。
(1)了解史前的积累a. 历史上管理实践的主要领域;b.史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
(2)掌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a.泰勒简况;b. 泰勒制的要点;c. 泰勒最根本的贡献。
(3)掌握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及一般管理a. 法约尔简况及其贡献;b.六种经营活动和五大管理职能;c.管理的一般性;d.14 条管理原则。
(4)掌握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a.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b.权威的基础;c. 官僚制的特征;d.官僚制的优越性。
2.近代管理的发展
(1)了解巴纳德的一般组织管理原理a.巴纳德及其代表作;b. 组织论的管理论;c.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理论;d.组织平衡理论;e.管理人员的职能;f.巴纳德的重要影响。
(2)掌握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a. 梅奥简况;b. 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3)熟悉行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3.当代管理理论
(1)了解管理理论中的主要流派 a. 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b.管理过程流派研究的重点和主要代表人物;c.管理科学流派的主张, 运筹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d.组织管理流派关心的主要问题, 巴纳德之后的丰富和发展;e.行为科学流派研究的角度和重点;f.经验管理流派。
(2)掌握理解管理发展的新趋势a.企业文化理论;b.权变管理理论;c.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d. 管理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
(三)决策与计划(10%)
1. 掌握管理决策的定义、类型、过程和方法。
2. 计划
(1)掌握计划的含义;
(2)掌握计划工作的特点与原则;
(3)了解计划类型;
(4)掌握计划编制过程;
(5)掌握目标管理;
(6)了解滚动计划法;
(7)了解网络计划技术
(四)组织管理(10%)
1. 掌握和理解组织设计
(1)分工关系a.基本职能和辅助职能;b.分工给组织带来的利益及弊端;c.组织分工程度的决定。
(2)部门化a.组成部门的意义;b.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c. 狭长型组织和扁平型组织;d.职能制组织和事业部制组织。
(3)权限关系a. 处理决策权限关系的基本原则;b.集权与分权各自的优缺点;c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2. 掌握和理解组织结构形式选择
(1)制约组织结构的因素a. 信息沟通;b.经营战略;c. 技术特点;d.管理体制;e.企业规模;f. 环境变化。
(2)组织设计的原则
(3)理想的组织结构
(4)直线制。直线制结构的优缺点。
(5)直线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的特点。
(6)事业部制a. 事业部制的特点;b.事业部制的优缺点。
(7)矩阵制a.矩阵制结构的特点;b. 矩阵制结构的优缺点。
(8)子公司, 分公司。子公司与分公司制各自的特点。
3. 熟悉和了解人员配备
(1)人员配置的重要性a.人员配置及其作用;b.人员配置的基本原则;c人员配置的程序。
(2)管理人员配置a.管理人员的配置的重要性;b.管理人员的选聘;c. 管理人员的考评;d.管理人员的培训。
(3)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五)领导理论(10%)
1. 掌握和理解领导的功能
(1)什么是领导a.领导的涵义;b.权力, 影响, 职权;c. 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d. 领导与管理的差异, 管理者与领导者。
(2) 领导的功能a. 卓越的企业领导者是企业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b. 领导的主要功能。
2. 熟悉和了解领导的权力与影响
(1)领导权力a.领导权力;b.企业内部领导权力的表现形式。
3. 熟悉和理解领导理论
(1)领导的有效性a.领导有效性;b. 领导者、被领导者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和协调。
(2)领导素质理论a.领导者素质的作用和限度;b.企业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3)领导方式理论a. 领导方式(领导风格);b. 领导方式的类型;c.管理方格图理论。
(4)权变领导理论a.连续统一体理论;b.菲德勒模型
(六)激励理论(10%)
1. 掌握和理解激励的作用
(1) 激励的实质和功能a. 激励;b.激励与行为的正相关关系;c.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激励过程a. 需要与动机;b.完整的激励过程;c.激励的特点。
2. 掌握和理解激励理论模式
(1)内容型激励理论a.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b.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2)过程型激励理论a.弗鲁姆的期望理论;b.亚当斯的公平理论;c.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3. 熟悉和了解激励的实践
(1)工作丰富化;
(2)职工参与管理;
(3)奖酬;
(4)精神激励等。
(七)管理沟通(10%)
1. 掌握和理解沟通的基本原理
(1)沟通的概念与要素;
(2)沟通的过程;
(3)管理沟通的特点掌握
2. 熟悉和了解沟通方式
(1)沟通方式的划分;
(2)不同沟通方式的特点
3. 熟悉和了解组织沟通网络
(1)组织沟通网络建设的意义;
(2)常见的沟通网络方式
4. 熟悉和了解组织沟通的障碍
(1)沟通的困难;
(2)信息失真。
(八) 管理控制(10%)
1. 掌握和理解控制的基本原理
(1)控制的概念、控制的分类、管理控制的特点;
(2)主要控制类型的特点。a. 事前控制;b. 事中控制;c.事后控制。
2. 掌握和理解控制过程
(1)制定控制标准;
(2)衡量实际情况;
(3)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3. 熟悉和了解控制的方法
(1)预算控制;
(2)非预算控制;
(3)成本控制
(九)管理创新(10%)
1.熟悉和了解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2.熟悉和了解现代管理思想、理论与方法的最新发展;
3.熟悉和了解我国企业改革与管理的实践。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 判断题和选择题:20%
2. 简答题:20%
3. 论述题:40%
4. 案例分析题:2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每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
629行政管理学
专业:120400公共管理
考试大纲:
一、考试总体要求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立法、行政文化、财务行政、行政决策与行政目标、行政执行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行政公共关系与行政协调、行政监督、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行政效率、行政改革等。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一)行政和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在中国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政管理学
(二)行政环境
1.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分析
2.经济和政治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3.文化民族和宗教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4.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
5.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行政职能
1.行政职能概述
2.西方国家行政职能的演变
3.转轨时期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
(四)行政组织
1.行政组织概述
2.行政组织理论
3.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省略)
(五)行政领导
1.行政领导概述
2.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和责任
3.行政领导制度
4.行政领导的方法、方式与艺术
5.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及其结构优化
(六)人事行政
1.人事管理、人事行政和人力资源开发
2.国家公务员制度
3.当地人事行政变革
(七)行政信息
1.行政信息概述
2.行政信息的内容
3.行政信息开发利用(省略)
4.行政精神
(八)政策过程与政策分析方法
1.政策过程
2.政策分析方法
(九)行政伦理
1.行政伦理概述
2.行政伦理的结构与内容
3.行政伦理的基本问题
4.当代中国行政伦理
(十)行政法治
1.行政法治概述
2.行政立法
3.我国行政管理的法制化
(十一)行政监督
1.行政监督概述
2.行政监督体系
3.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完善
(十二)公共危机管理
1.公共危机管理概述
2.公共危机管理体制
3.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十三)政府绩效管理
1.政府绩效管理概述
2.政府部门绩效计划与实施
3.政府部门绩效考核
4.中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
(十四)行政改革与发展
1.行政改革概述
2.当代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
3.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 名词解释:20%
2. 辨析题:20%
3. 简答题:25%
4. 论述题:3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笔试;
考试时间:每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
835政治学原理
专业:120400公共管理
考试大纲:
一、考试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以国家为中心的各种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包括国家理论、国家制度、国家建设与治理、政党政治、现代化理论、国际关系理论等内容。进而能运用政治学理论对当下国际、国内政治开展分析。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一)绪论
1、厘清政治学的内涵、外延及学术演进的脉络
2、政治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各阶段重点
3、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学发展的一般历程
(二)权力与权利
1、掌握权力、权利概念的基本内涵及相互关系
2、弄清权力、权威、暴力的区别及联系
3、掌握国家权力的内涵和特征
4、了解政治合法性、政治有效性的内涵、意义
(三)国家
1、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定义、国家起源的理论
2、掌握国家的一般特征、发展态势及福利国家的新动态
3、了解马克思关于国家与社会的重要论述
4、了解国家结构、复合制、单一制分类理论
5、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廉价政府”的理论
6、了解国家现代化理论
(四)国体与政体
1、掌握国体相关理论
2、掌握政体概念和政体类型的划分标准
3、比较各种类型的政体
4、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特点、结构
(五)政府
1、掌握现代政府基本职能
2、掌握新公共管理运动视野中的政府职能分析
3、弄清立法机构、司法机构、行政机构的结构和功能
(六)政党
1、厘清政党、政党制度的内涵
2、政党政治的一般特征及发展态势
3、掌握一党制、两党制、多党制的总体特点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
5、发达国家政党制度分析(主要是美国、英国)
(七)政治民主
1、掌握政治民主的基本内涵
2、掌握政治民主的类型
3、比较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关系
4、掌握精英民主与多元民主理论的主要内涵
5、分析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
(八)政治参与
1、理解政治参与的内涵
2、掌握政治参与的途径
3、掌握政治参与和政治现代化关系理论
(九)政治发展
1、掌握政治发展的概念
2、弄清政治发展的方式和类型
3、掌握政治发展的原则和趋势
4、分析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存在的问题
5、分析我国政治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十)政治文化
1、掌握政治文化的概念与结构
2、了解政治文化的类型及分类依据
3、理解政治社会化问题
4、弄清政治文化的发展问题
(十一)政府公信力
1、掌握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及意义
2、了解政治信任的内涵与外延
3、分析政府公信力与社会诚信的关系
4、分析中国政治信任的现状及其影响
(十二)国际政治
1、掌握国际政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理解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类型和一般特征
3、掌握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态势、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新变化
4、理解国际政治的基本动力
5、掌握全球化、区域化及全球治理等问题
6、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全球不同地区政治、经济动荡的原因
7、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当下国际热点问题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1. 概念题:20分
2. 简答题:40分
3、判断分析题:40分
4. 论述题:5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每年由教育部统一规定。
复试介绍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1、复试组织
学院成立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根据招生专业分布,学院成立 “工商管理”复试小组;“管理科学与工程”复试小组。每组由 5 位专家组成。
2、复试方式和内容
复试总分 220 分。采用口头问答方式综合考核考生的专业素质和潜力、综合素质和能力、外语能力。由专业导师组成的复试小组对考生进行不少于 20 分钟的面试。
学院在面试中对考生以下几方面进行打分:
1)、外语能力(30分):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运用英文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等。
2)、专业素质和潜力(90 分):考查学生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洞悉学科前沿发展的能力。
3)、综合素质和能力(100 分):考查学生本学科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科研规划等,考查学生个人的人文素养、举止礼仪、反应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
3、录取原则
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各专业按照总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总成绩相同的按初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复试总分 220 分,复试总分低于 132 分,视为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人文学院:
1、复试组织
复试专家小组由 5 位以上专家组成。
2、复试人选
复试为差额复试,按初试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名,以录取人数的 120%左右确定复试考生名单。
3、复试形式:现场复试
4、复试内容
方式为:考前考生随机抽取面试顺序及试题签,并作回答。
学术硕士内容主要包括:
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掌握程度(35 分)、本学科专业前沿知识、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25 分)、本学科专业的认识(含敬业精神)和发展潜力(25 分)、思维与反映能力(含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0 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0 分)、专业英语(35 分)、本科或工作阶段综合表现(30分)、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与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心理健康等(30分)。
每位考生的综合面试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学院所有专业复试结束后,2 个工作日内电话通知拟不录取考生。
5、录取原则
复试总成绩满分 220 分。按考生初试成绩与复试成绩的总和构成总成绩并排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总成绩相同的,按初试成绩排序。复试不合格,即复试成绩低于 132 分,不予录取,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