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戏曲人的“三堂课” 浙江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献上别样毕业典礼
近日,《我们的三堂课》——浙江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戏剧汇报演出暨毕业典礼在杭州蝴蝶剧场上演。
“浙江省文艺名家孵化计划”是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推出的艺术人才孵化培养项目,于2020年启动,旨在扎实推进“文化浙江”建设,壮大浙江省文艺发展领军人物队伍。其中,浙江戏剧名家孵化计划由10位浙江省传统戏剧演员组成,剧种涵盖越剧、婺剧、京剧、昆曲、瓯剧、台州乱弹,入选孵化对象基本是各剧种的代表性人物。

在三年孵化期间内,戏剧名家孵化计划成效显著,连续两年在杭州蝴蝶剧场举办“戏文里的青春”主题展演,涵盖10余场大戏或折子戏专场演出与1场汇报演出,并开办全网直播、专题研讨会等。浙江的中青年戏曲表演艺术家,已成为中国戏剧界的一个“浙江现象”,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
此次汇报演出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担任艺术总监,由国家一级导演黄依群执导,著名节目主持人白燕升担任演出的讲述人。
演出以“我们的三堂课”命名。对此,茅威涛这样诠释:在汉语中“课”既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既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形而上的;而早、午、晚三堂课则既是针对戏剧人的,更是能引发普通人从青年到中年至晚年三个不同生命阶段的共情。

在鸟叫声中、演员的吊嗓声中,讲述人白燕升出场,开启了第一堂课——早课。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张琳以一出《玉簪记·逼侄赴试》,向自己的恩师岳美缇老师致敬。

优秀的戏曲人,功夫更在午间的练功房里。这就是“午课”的主要内容。章益清、黄燕舞和鲍陈热带来新版《梁祝·英台哭坟》、越剧《藏书之家·三跪求书》和台州乱弹《心·痴梦》,感恩茅威涛老师的指点和教导。
晚上七点,正是晚课时间。作为一天当中的最后一课,演员也要对自己的付出和功课做一个收尾。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蔡浙飞献上一段《苏秦·六方印》,感谢杨小青老师的鼓励和打磨。婺剧演员楼胜则用一出《临江会》向汪世瑜老师汇报。

精彩的现场表演后,是庄重的“文艺名家孵化计划”毕业典礼。作为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孵化计划戏剧组的责任人,茅威涛上台作结语。她用“艺无止境”四个字作为贺词,祝贺戏剧组孵化对象圆满结业。而这言简意赅、寓意深远的四个字,正是茅威涛的恩师、越剧尹派艺术创始人尹桂芳当年写给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