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百科【全书】》(天文探索)第十七期——火星为什么是红色的
美国科学家艾伯特一延最近的实验证明,火星表面呈现出红色很可能是落在火星地表的流星碎屑所致。科学界原来普遍接受的解释(水氧化了火星岩层中的铁元素而导致火星呈红色)很可能与事实不符。
此前天文学家们曾一致认为:火星呈红色是因为火星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的氧化铁。火星在幼年时期时曾是一颗尚未冰冻的“热星”,那时火星上的海洋、湖泊和河流溶解了大量火星岩石中的铁元素,这些氧化了的铁元素逐渐地沉积在火星表面,后来当火星表面的各种水源神秘消失后,便留下了一层红红的氧化铁尘土。
然而,自1997年“火星探路者”抵达火星进行探险后,来自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的艾伯特一延却对上述理论提出了质疑。那次探险结果表明,火星表层土壤中所含的铁和镁比岩石还要多。这就可以说明,火星的这一红色金属表层起源于不断沉积在火星表面的富含金属元素的小流星碎屑和其他太空尘埃。据艾伯特一延计算,这些流星碎屑和太空尘埃每十亿年就可以在火星表面沉积达5厘米厚。
如果事实真的像艾伯特一延所推测的那样,那么火星就并不见得一定要是一块“湿润之地”才能发生氧化反应而呈现出红色。为了检验上述推测,艾伯特一延还特地进行了一次实验:他将铁放置在火星环境模拟实验室中进行紫外线照射(模拟太阳光、火星大气及温度),结果只用了一周红色的氧化铁就已经产生了。艾伯特一延因此而表示,他并不排除火星上曾经有过水,但同时他也认为,液态水对火星外形的形成产生的作用微乎其微,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