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短篇小说 明剑

2021-07-28 12:16 作者:doth_er  | 我要投稿

上古时代,湘君持玉剑与恶龙缠斗于苍梧,斩杀了恶龙,自己也羽化而去。


    一晃就过了数千年,苍梧也从一开始的叫法改成风雅的潇湘,而后又改叫永州,再之后是零陵,朱重八赶跑了鞑子后,又改做了永州。


    这么长的时间,永州作过文人墨客的潇湘,也捕过蛇,也历经离乱烽烟,就这样,飘飘摇摇的来到了永乐年间。

    后遂无问津者,此经一番


    永乐年间的成祖也不是个简单人,他打着清君侧的名号,一路浩浩荡荡从幽州开到了应天府。喊着《皇明祖训》里的“清君侧,靖国难”把自己大侄子朱允文的奉天宫给烧了。只留下了一片残垣断壁,三两焦黑尸体,谁也说不清这是不是建文帝。


    成祖不放心啊,他得确定这个问题。他想确定这个问题,在古时候只能用广撒网的方式来解决了,一说建文帝到了云贵当和尚,还有一说他去了海外。


    所以朱棣决定都去找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云贵虽远,仍是驿路疆土通达之处;大洋无垠,还需宝船高帆乘风而济。


    朱棣想起了那个在郑村坝立功,被他赐姓郑的太监。由此人带队去海外,明面上是宣扬大明天威,暗地里寻找朱允炆,一举两得,岂不美哉?而在永乐初年,说出海还有点遥远,第一步得把船先造好。


    要造船,在没有钣金工艺的大明,只有用木头了。而地处南方,树木茂密,隔金陵城也不算远的永州,自然也承担上了伐木造船的任务。


    小九就这样在饥一顿饱一顿中浑浑噩噩过了好久,他的阿娘在生下他后不久后就撒手人寰了。阿耶每天都上山伐木,家里的田也就这样荒了下来了。小九姓黄,学名黄九九;这套前朝鞑子的取名方法虽说是被废了,但对于斗大的字都不识的农民来说,这仍然不失为一个好的取名方法。也是小九没有学过柳公的《捕蛇者说》了,不然他可能会感慨“苛政猛于虎”了。


    只不过还好,虽然阿耶上山伐木给朝廷了,家里的老牛还陪着他。再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永乐年间太阳活动刚刚恢复,小冰期正好结束了,大地的出产支持成祖造宝船而不至于饿殍遍野。小九就每天在山中放牛,再自己摘点野菜野果,摸点鱼虾,田荒着一时半会儿也饿不死。


    还是一如即往的一天,小九牵着家中的老牛去河边放牧。还是一如既往的把老牛安顿好,小九便和几个搭伙一起玩的伴到河中玩疯了。还是一如即往的残阳如血,金红色的阳光照耀着苍翠的山林,穿透了碧绿的清溪,为柔软的藻荇镀上了舞动的流光;小九正一如即往的准备牵老牛回家,却看见了不如即往的一幕。


    往常吃好了草的老牛,应该正温情脉脉地等小九来牵它回家;现在它却被开膛破肚,躺倒在一片血污之中;原本用削尖了的树枝就能叉起来的鱼,变得比牛还大得多,甚者还长出了虾蟹一般的鳌肢,它正按着老牛撕咬。它看见了小九,眼中的血色更盛从前,便挥舞着鳌肢以一种灵活而又扭曲的姿态冲向了小九。


    小九哪里见过这种场面,他当场已经僵住了,浑身害怕的不能动弹。他只觉得眼前闪过了一道碧绿的光;之后便是漫长的愣神,恍惚间他好像听见自己的小伴们惊叫着跑远了,自己的耳朵也一直嗡嗡叫,心也砰砰跳。


    等到他缓过神来,便看见怪鱼已经被拦腰斩断了,空气中满是腥臭。而在怪鱼被拦腰斩断的地方,插着一柄闪着盈盈碧光的长剑。


    这是一柄很奇怪的,华美的剑。它与小九之前见过的来抓阿耶阿叔们的官员所配的剑都不同:有的官员的剑剑身上锈迹斑斑,却让人看了不寒而栗。有的官员的剑剑柄末端有好看的流苏,但一看就不是什么实用的货色。但这些剑都是铁做的,还都有护手,有剑鞘。这一柄剑通体碧绿透亮,是玉做成;没有护手,剑身与剑柄浑然一体。在剑身最下方还写着几个小九不认识的字;但无论怎么说,这把剑是小九见过的最好看的剑。


    “这是湘君斩龙之仙剑,昔日湘君于苍梧斩杀妖龙,妖龙的血肉未免会被有些鱼虾走兽吃了,便化成嗜血妖兽。而这柄寄托了湘君羽化前神念的玉剑感应到妖兽,便自行飞纵,斩杀了这畜生,也算小友你与它有缘了。当今圣上要造宝船到海外去,一路上难免遇到各种妖魔鬼怪;这种有了灵智的器物,还非有缘人用不得。不知小友你是否愿拜我为师,与我一道随三宝太监下西洋呐?”


    等小九再次从剑的美丽中晃过神来,剑已经到了一玄衣僧人手中了。玄衣僧人端详了一下剑,便对小九说了这些话。可怜小九自小都在乡野茅草之中长大,他哪里听得懂什么“湘君”,什么“圣上”,什么“下西洋”。他只听懂了“造宝船”,他的阿耶就是为了“造宝船”才每天被强迫伐木的,为此小九断定这应该不是什么好事。


    但小九看僧人气质雍容,也拿不定主意,只好跟僧人说:“等我回去问问我阿耶。”


    僧人就说:“也好,我一旬后来接你。”


    话音刚落,僧人已经不知所踪了,玉剑也到了小九的手中。天色不早了,小九便匆匆往家赶。


    到了家中,阿耶看见小九回来了,便奔上前去抱住小九,留下了泪水。


    “阿九啊,你知道今天村里都说你和牛都被妖怪吃了,大伙也不敢去河边看,怕那妖怪还没有走,我也怕啊,怕你和牛今天都没有了,那我该怎么办?”阿耶平日里沉默寡言,在这不寻常的一天一看见小九,话匣子就打开了。


    “阿耶,没事了,我被天仙的飞剑所救,但老牛就…就…已经被那妖怪所吃了。”


    听闻老牛被吃了,阿耶的脸色立马灰暗了下来,几番挣扎后,又恢复了常态,和小九说他人没有事就好。


    这时,父子俩才注意到了小九带回来的玉剑。阿耶看到了玉剑华美异常,却也想不到拿这剑去买了换钱,一是深山老林,没有经贸流通之所;二是人心难防,尽是狼心狗肺之辈。正好今天他的斧子崩坏了,要第二天一早才能拿到新的。眼下还没有烧火做饭,可以拿玉剑先劈柴烧火做饭。


    阿耶取过小九的玉剑,感觉剑身冰凉,轻若无物,暗自感叹的确不是凡物。虽然老牛死了,但自家小子也算福缘了得,得了此等神异之物。对着柴一剑劈下,破木竟然如同划开水一般轻松。阿耶当时就不禁想到如果拿这把剑去伐木,自家怕不是能够以一当十,说不定还能砍倒那棵千年老柏,献给长官大人,也是一大笔赏赐。


    在喝稀得跟水一样的粥时,阿耶便吩咐小九要把玉剑藏好,最好把玉剑放到灶台里用烟熏黑,以免被人认出来。小九满口答应。第二天阿耶去找张铁匠取斧头的时候又多要了些用来缠斧柄的布条。等到第二天晚上,阿耶跟小九说,既然老牛已经没有了,那就跟着他一起上山伐木。


    就这样小九也加入了伐木的人中,当然上山伐木肯定不似现如今的流水线生产一般大家在一块场地一同开工,而是各家砍各家的,最后拉下山去由官员清点,最后通过漕运运到金陵城。


    这时阿耶就把已经熏黑了的玉剑剑柄裹上了布条,把剑交给小九,让小九试试去砍倒一棵树,小九一开始不愿意,因为他不觉得他能有这个力气。但当他卯足了劲,却极为轻松地砍倒了第一棵树的时候,小九也来了兴趣。而阿耶也在想到,之前云游的方士说的果然没毛病,这种神异之物要给它真正的主人才能发挥出威力。


    小九第一天上山伐木,他和阿耶两个人完成的量居然已经远远超出阿叔一家五口人的量。在场清点的官员一见这么多木材很开心,夸奖小九和阿耶能干,还奖励了他们半石小米,以资鼓励。


    就这样小九和阿耶一起上山伐木,每天砍的树都是最多的,在此期间小九注意到剑身上多了很多小的缺口,每个缺口之间还隐隐约约有细密的裂纹。想来也是,玉本脆硬之物,若不是湘君的神力加持,别说劈柴了,怕是裁纸都可能碎掉。小九间见此情景心疼不已,希望阿耶别再叫自己用玉剑砍树了,又把自己和僧人的一旬之约和阿耶说了,阿耶说跟一个大和尚走了有什么意思,再说此等神物也没那么容易坏,你闲着也是闲着,帮助我砍更多树不是更好么?小九无从反驳,只好乖乖照做。


    第九天,阿耶带着小九来到了千年老柏之前,叫小九拿剑把这柏树砍了,献给官员,这样他们爷俩就可以拿到很多很多的赏赐,也再也不用伐树了。可这一次小九对着那已经凝聚了大量天地灵气的老树砍下去时,只听闻一生脆响,好似香兰啼哭,鲛人泣露一般的脆响——玉剑碎了,断作了好几段。小九当场就哭了出来,而阿耶也脸色昏暗,把碎片拾起来包好,也没有交木材,和小九一道早早回到了家中。


    第二天一早,小九和阿耶就被县令找上了门来,阿耶大惊,莫不是昨天没有交木材要受罚了,但怎么是县令亲自来,而不是衙役?


    苏县令说小九和阿耶摊上大好事了,当朝太子少师要收小九为徒。这何止是步步高升啊,简直是飞黄腾达!太子少师又刚好要随宝船船队一道出海,期间又是多少油水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小九这野孩子是怎么入了太子少师的法眼的。苏县令亲自来找小九爷俩,也是抱有巴结之的想法的。


    到了县令的府上,小九懵懵懂懂,觉得没有好事要发生。等到县令口中的太子少师出来,小九就陷入了慌张中,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


    而阿耶见到此等大人物,也早早地跪了下去。当他看见一个身着玄衣的和尚走出来时,也惊掉了下巴,小九的一旬之约不是跟什么大和尚的,而是跟当朝的“黑衣宰相”姚广孝的!


    关于姚广孝的事迹就算是小九的阿耶这种乡野莽夫也是有所了解的,毕竟就是他策划了“靖难之变”成就了当今圣上的。


    “小友啊,你的湘君仙剑呢?带上它和老夫一起去金陵的船坞,我带你去看看当今大明的宝船吧。”玄衣僧人一开口便提及玉剑。可现在的小九已经拿不出玉剑了。


    一旁的阿耶颤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一个脏兮兮的布包,他缓缓地把布包打开,里面是被烟熏的黑乎乎的,在一堆浸透了汗臭味的布条中的玉剑碎片。


    姚广孝见状神色微微一凛,随即又恢复了正常。缓缓开口到:“小友啊,湘君仙剑怎么被你用碎了?这可是斩杀了恶龙的神兵啊。”


    小九吧这几天的经历和姚广孝一五一十地说了,姚广孝听了之后淡淡地叹了口气。


    “小友啊,要论砍树,肯定是斧子比玉剑适合的多啊!”


    姚广孝走了,小九和阿耶也被苏县令赶了出来。回到家中阿耶又只能用铁斧子砍树了……又想到家中的老黄牛也没了,阿耶更加郁闷了。


    再之后宝船造好了,不需要继续砍树了,没有了黄牛的小九和阿耶也不好继续种田了,阿耶就这样一病不起,不行了。


    最终朱棣也没有找到朱允炆,但这不妨碍他修订了永乐大典,加固了云贵的军屯,迁都了北京,明王朝也就继续运转了,但阿九最终流落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了。


短篇小说 明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