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舟十二号回家啦!为何美国越是封锁,我国航天做得越好?

2021-09-17 19:43 作者:探索宇宙科普  | 我要投稿

美国想不通,为何越是封锁,我国航天做得越好?

神舟十二号回家啦!在我国空间站“出差”3个月之久的3名航天员,即将降落东风着陆场,由于此次神舟12号将首次着陆在我国的东风着陆场,为了让飞船能够更加精确地瞄准着陆区域,技术人员需要实时对飞船飞行的轨道位置及轨道高度进行测定。同时地面搜索搜救团队已经做好准备。在航天领域中,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果。尤其是最近两年,中国的航天事业就像开了挂一样,一个接一个的航天成果接连诞生。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嫦娥五号月球土壤采样返回,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自主空间站的建立。每一个都足以让世界震惊。

但其实了解中国航天的人就知道,我们一路走来有太多的困难和压力,尤其是面临着别国所未经历过的打压和封锁。为了限制中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美国出台了一项法案。禁止中美中两国之间。任何与美国航天局有关的事,包括禁止美国航天局所有设施接待中国官方访问者。简单来说,这就是一项技术封锁的法案,主要就是为了限制中国参与到国际中的航天合作领域。以国际空间站为例,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且涉及国家最多的空间国际合作项目。一共有十六个国家参与了建造。运行和使用。然而,作为航天大国的中国,却被排除在外了,其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于美国。正是由于美国的排斥,才促使中国走向了自主创新的道路,开始了自己的载人航天和登月计划。中国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估计美国也感到非常疑惑,为何越封锁中国,中国的技术进步却越快?

一: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史。

谈及中国的空间站项目,其实最早可以追溯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从载人飞船顺利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到交会对接技术的顺利实现,再到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与载人空间站的最终建立,中国始终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步走向太空。自2011年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发射起,空间站不断走进社会公众的视野。2014年杨利伟在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上称中国将在2022年左右建成空间站,这时中国空间站项目已经逐渐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此后,中国始终稳步推进空间站项目的进程,而2021年中国空间站项目真正进入了关键的实施阶段。中国将在今明两年进行多次发射,为中国空间站的正式建成做好最后的准备。

二:为什么要发展自己的国际空间站。

空间站的建立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项复杂工程,所以大多数国家都更愿意以合作的方式建立。目前,太空中唯一的空间站便是国际空间站,而中国之所以自始至终坚持建立属于自己的空间站,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国发展自己的国际空间站,不仅能够掌握完整的主动权,而且还能掌握在这一领域上面的话语权。因为建设国际空间站不仅是大国形象的集成表现,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技术的对外展示。因为一个国家想要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建设属于自己的空间站。这里面不仅有大量金钱的投入,更多的是对于技术的自信。除自身原因以外,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围堵也对中国独立自主发展空间站的决心产生催化作用。中国空间站项目刚刚起步时,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肆意围堵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甚至以“技术问题”“安全问题”等理由拒绝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项目。除此以外,美国还意欲通过其他方式打压中国航天事业的自主发展,甚至通过出台相关法案等方式拒绝与中国航天工程展开合作。这对中国来说,虽然有些无奈,但是也激发了中国航天人自主研发的决心。

三:空间站的作用。

众所周知,空间站是人类研究外太空的尖端科技,空间站将作为科学研究和开发太空资源的手段,为人类提供一个长期在太空轨道上,进行对地球观测和天文观测的机会。在对地观测方面,空间站比遥感卫星要优越。首先它是有人参与到遥感任务之中,因而当地球上发生地震、海啸或火山喷发等事件时,在站上的航天员可以及时调整遥感器的各种参数,以获得最佳观测效果;当遥感器等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又可随时维修到正常工作状态;它还可以通过航天飞机或飞船更换遥感仪器设备,使新技术及时得到应用而又节省经费。用它对地球大气质量进行监测,可长期预报气候变化。在陆地资源开发,海洋资源利用等方面,也都会从中受益。空间站在天文观测上要比其他航天器优越得多,是了解宇宙天体位置、分布、运动结构、物理状态、化学组成及其演变规律的重要手段。因为有人参与观测,再加上空间站在太空的活动位置和多方向性,以及机动的观察测定方法,因而可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通过空间站,天文学家不仅能获得宇宙射线,亚原子粒子等重要信息,了解宇宙奥秘,而且还能对影响地球环境的天文事件。作出快速反应,及时保护地球,保护在太空飞行的航天器及其成员。空间站也能给研究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航天医学、材料科学、流体物理、燃烧科学等提供比地球上好得多,甚至在地球上无法提供的优越条件,直接促进这些科学的进步。

四:中国航天未来规划。

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再到2021年的祝融火星车以及空间站代表着中国的航天水平,中国航天从无到有,如今一跃成为航天大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不得不说,在近几年的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中国交出了一份非常厚重的答卷。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航天也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有一份“路线图”指出,到2030年中国将建设成世界一流的航天企业集团,到2045年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发展的一流航天企业集团基础上,推动我国成为世界航天强国。由此可见,中国航天不仅现在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同时对于未来的计划也充满了雄心。在未来,太空领域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可以想象的是。人类如今已经进入了星际时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未来必将脱离地球进入太空,谁能够在航空领域取得先进地位,谁就能够在未来掌握话语权。

五:总结。

中国的航天科技起步虽然晚了一点,而且还遭到了技术和材料的封锁,但是中国航天科工人员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国的航天科技大踏步地前进。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非常骄傲与自豪,相信大家也是无比的兴奋,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我们不能忘记先辈的付出与努力,不能忘记背后许许多多无名英雄的付出,正是因为他们在背后默默的付出,才有我们现在稳定幸福的生活。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中国航天的好消息!


神舟十二号回家啦!为何美国越是封锁,我国航天做得越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