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A管理在六西格玛改进项目中的“地位”
为什么我说FMEA管理在六西格玛改进项目中的“地位”,而没有说“应用”?FMEA管理本身是一个定性的分析工具,但是在大多数六西格玛项目中,FMEA都承担了一个它不该承担的“角色”--筛选因子!!!
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去思考,PFMEA该不该放在M阶段进行因子筛选?

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偶尔会不小心撞到玻璃(以为是门)上?又或者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水,结果“烫”到自己的舌头?又或者你居然把洗面奶当成牙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似乎这样类似的问题接二连三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我们有时候还会“重复”出现类似的我们认为比较“愚蠢”的“错误”,为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出现这些错误呢?那么在日常的工作中难免也会出现一系列这样类似的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FMEA在六西格玛改进项目中的地位
你带领你的团队,经过上2节课的组合拳以及因果矩阵,一阵神操作,差点没“累死”在会议室,不管怎样总算找到了一些“关键”因子了(思考,这些真的的关键的吗?),那么接下来该干点什么比较好呢?
第一:IPO+C&E+PFMEA 标准模板,进入FMEA进一步的筛选关键因子,毕竟比起因果矩阵,FMEA有其优势的一面,严重度,频度,探测度,RPN(旧版)等更加全面的分析和筛选,同时发现一些快赢机会进行改善。(初学或者质量类六西格玛的朋友可以按照这个模式照葫芦画瓢。)
第二:IPO+C&E后,运用一些定性(定量)工具快速分析根本原因,发现机会并改善。FMEA可以放到分析阶段进行假设检验前的分析(毕竟FMEA属于定性分析工具)
第三:对于管理类和精益类六西格玛项目,在测量阶段不建议使用FMEA工具,而是在分析阶段分析根本原因的时候和5why、冰山分析法、等工具联合使用,寻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以上就是FMEA在六西格玛项目中的“地位”当然工具还是我们的手段和方法,并非我们的目的,如果能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运用合理的工具分析和解决问题才是我们的学习工具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