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云云信箱4-9,被妒、跳槽畏难和女性消费主义~
4-9日信箱
问题一:男朋友喜欢给花钱,室友内涵是“捞女”,有错吗?
大四生跟男友在一起四年,家里经济一般,男朋友经济比较好工作了,经常给她花钱,室友比较喜欢付出,在爱情中妈妈型,内涵她“捞女”,爱一个人最直接的体现不就是物质付出吗?

个人思考:
大学生的确会为这种事情烦恼,如果工作十几年,这种苦恼就会。。。少很多。。。
这个问题要从什么角度来说呢,首先从个人,大家都是按自己的心意来生活,是自己的权利,也是精神生命的必须,她男朋友愿意给钱花,那是他男朋友的精神意志,在这个年龄,遇到这个愿意给与的人,与别人什么相关呢?
然后从室友,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不主动伤害别人的基础上自由生活,前提看好,内涵别人那其实是,嫉妒,还好,不是羡慕嫉妒恨,只是别人有个好东西,自己想要——如果觉得自己比她过得好,那就应该分享自己的做法, 而不是说别人捞女。。。所以还是嫉妒
所以识别下有破坏力的嫉羡人士——像那种大学生出国留学考试准考证被偷毁掉的,就是遇到了嫉羡人士。。。。学会识别并自我保护,也不用太憋屈自己,度是最难也最有价值的
最后,关于爱,武老师说,付出,是拿出全部的自我,与另一个世物相遇,发现本质,感受到幸福——感觉幸福吗?按你认为的认知去生活去实践,去复盘去迭代,就好了吧

云云说:
别人得到了好东西,不是祝福,而是各种角度diss,实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嫉妒使人丑陋
道德是用来律己的,只要没有伤害别人和公众利益,别人就没资格指摘
关系好不好,可以简单用“当事人有没有变好”来评估,身心无害,经济无损,考研助力,没毛病
关系中的付出有很多维度,金钱,情绪,心理上给与优越感也可以
最后,得了好处保持低调,保护他人情绪

再次思考:
给云云点赞!!!讲的太好了,我有的讲到了,关于嫉妒,关于不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由生活
学习到了后面三个点,并想提取下整个回答的维度逻辑,感觉非常全面
首先学习到的点,关系好不好,用“当事人有么有变好”来评估,变好的维度提取下:身心健康上,经济上,成长上,应该能记得住qaq
关系付出的维度,金钱,情绪,心理上的优越感,这个维度,先细说说,情绪,我的闺蜜就给了我情感维度扩充力,非常重要!心理上的优越感——这适用于全能自恋者,需要维持自恋高度,这也是一种需要嘛——嘿嘿嘿,关系上付出维度不是对应收获嘛,找伴侣武老师说是想要更大的心理空间,其实就是人性维度的反面维度啦,自恋维度,情感维度这是人性上的维度,那关系中的付出还有上面的变好收获维度:身心健康啦,经济啦,成长啦,都是付出维度啦
最后,保持低调,这个避免伤害高度自恋者——室友以付出来维护自己的高度自恋,但其实应该是更想用心理优越感来维护的。。。这被比下去了,就嫉妒了。。。
最后的最后,逻辑点抽取,关于关系:关系双方的收获和付出,关系与外界之间的关系
yes,开心!!

问题二:副科教师疫情之下跳槽可行吗?
上海排名前几的民办国际学校副科老师,工资待遇同比不错,工作清闲,但小科目不受重视,在考虑去公立,但担心工资待遇下降,工作增多还是发展受限

个人思考:
首先,公办学校工资肯定没民办高,至于发展。。。说实话,学校里面的发展,老师-班主任-。。。-副校长。。。不过可以评职称,民办可以吗?
公立如果是高中的话,那是比较辛苦的,不过不知道副科老师会怎么样,感觉还是要去主科啊,副科老师在公司里打比方,就是天然的非主业部门,这怎么发展呢?等这个副科变成主科?
如果是热爱的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看起来也并没有。。。

云云说:
要做难而正确的是,知道对的方向但是畏难和侥幸心理
但云云的根本认知是“钱难挣”,如果钱来的太轻松,“钻了空子”。。。利润一定会“均衡”
挣轻松的钱会带来“成功路径依赖”
拥有穿越周期的认知能力,是最高的能力

再次思考:
我之前的考虑,还是太高度自恋了。。。。我认为很多人都没有深度思考,没有结构化的能力,很难有什么“发展”,这问题其实还挺严重的,我现在到了的程度是,我和你的程度,而你我他都很好的程度,还是慢慢经历,然后慢慢改吧
云云回答的角度,就是迎难而上,我很认可很认可,我的认知是:做难的事情高的目标,和做容易的事情低的目标,其实人生经历的痛苦这些,是差不多的,所以还是去做难的事情吧,高一点的目标
我曾经从大公司里折腾出来,就是觉得那不可能会长久。。。
我想先去能看清楚周期,然后才说学会穿越周期。。。

问题三、关于消费主义下背景下的“女性自信”
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课程笔记的整理——话说,我现在也想做这样的整理
有一种有毒的洗脑:买了这个包就经济独立了,再瘦10斤就有人爱了,隆个胸就变成女神了,新女性只要自我消费就不比男性差哦。。。

个人思考:
有很多想说的,首先是关于女性自信。。。先把女性抛一边,说自信
自信是啥,好像还没有见过定义,我认为,就是在不断的按照自己心意选择和生活,并且学习必要的目标相关的认知,积极行动,然后对结果不断迭代——这循环不断重复之后,生出的对自己选择和判断的信心——不一定正确,但是一定是不断的在活出精神自我,比较彻底的杀灭焦虑
而所谓的男性女性啥的——说实话,我生于重男轻女的农村,老一辈的人,大部分其实就是很勤劳,挣的辛苦钱全部给儿子买房做生意娶媳妇生孩子,什么是辛苦钱,做熟食生意,做基础普工这种,一天除了睡觉之外基本都在忙碌,然后他们自己就很骄傲
这种自信,第一个是基于自己能挣钱,不管多辛苦,第二个是完成传宗接代的骄傲。。。
然后他们的儿子呢。。。厄,怎么说,被催婚就相亲结婚,掏光一家积蓄付首付,靠老人家付房贷买奶粉带娃。。。这种他们就自信了?
的确,在往上数的年代,男性是田里的劳动力,到了现在,需要力气活的还是挺多的
男性这就自信了?这是父母给的迷之自信吧——就因为是个儿子,就各种可以自信。。。?
独立应该是一个时代话题,而不是女性话题
关于女性消费自信,其逻辑是“有了什么就自信”:有奢侈品就自信,有好身材就自信——给自己花钱就自信——不过首先,来定义下什么叫变好
可以参考之前的一个云云信箱里面关于关系中的付出和收获,金钱,情绪,身心健康,财物安全,成长,心理优越感,如果这些收获都能叫变好的话。。。
再来看一下效用持续度:买奢侈品,买减肥套餐,隆胸。。。这些貌似只有心理优越感这一个收获吧,能持续多久?又多大范围?如果这些能解决焦虑——那根本问题是。。。人格不独立
不过其实学会“有度消费”的话,比如买包不要超过自己的赚钱存钱速度。。。而且能有科学认知的话,这些想做的都可以去做,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活——前提是有科学认知,举个例子,比较贵的那减肥饼干就是有害的,不正规的美容医院是可能致残的。。。有科学认知基础上,按照想法和感受活,才有精神生命,才能走出焦虑
按想法去活,还要学会迭代,有反思复盘的行动多了,自然知道这个法子不是对的路——譬如我曾经以为买车就有安全感,然后买了车。。。发现对我是个负担,我曾经也买过很多衣服,也化妆搞的很漂亮去参加活动,也自己开店,也去争到第一名——都是我想尝试的,但最后发现,都不过如此,所以再继续探索方向——现在依然
所以,这些事情都可以去做,但是做的目标是发现这些想法不对。。。继续吃苦努力探索才行

云云笔记:
女性进行自我消费是因为,她和自己的关系,属于她自己的东西:她的皮肤,她的眼光,都不能给她自信
女性变成了一种更高级的消费品,并不是在与男性竞争资源,而是和其他女性竞争:“不涂口红的你,和男人有什么区别”
表象的“自信”比聪明更显性,和更容易获得

再次思考:
不用自己要变聪明就能获得的东西。。。就很彩票了。。。
我觉得云云的这个课。。。有点奇怪
不过卖家的广告学嘛,当然做这种显性的,比较好判断和拿出来效果做引流和转换啦
作为三年销售从业经验的topsale级打工人,觉得课程认知有点片面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