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恋爱烦恼千千万,《辉夜大小姐》占一半

2020-05-22 10:38 作者:动画学术趴  | 我要投稿


作者/ 思考姬

编辑/ 彼方
排版/ 饮川


在「恋爱与人际中发挥失常」的经历,才是《辉夜》的精华。


在人际场中出过糗的人,在装×时刻闪过腰的人,在恋爱套路里中过招儿的人,欢迎你们来看《辉夜大小姐想让我告白》的漫画(以下简称《辉夜》)。

当然,你可能更熟悉的,应该是它经费充足与厨力满满的动画版:第一、二季豆瓣评分一骑绝尘,火出圈的“书记舞”几乎地球人都知道。

然而,抛开动画华丽的视听,暂且忘却各色沙雕梗,如果你静心翻开《辉夜》的原作漫画,进入原作者赤坂明用一个个画格串联起来的“辉夜世界”,也许,你就可以倍加深入地体会到《辉夜》的原味与深意。

在哔哩哔哩漫画端霸榜的《辉夜》漫画

并被深深治愈。

回看《辉夜》漫画简介:秀知院学园精英云集,学生会的副会长辉夜与会长白银互相喜欢,但傲娇的两人,认为自己只要先告白就输了,于是每天都在想方设法让对方先告白。”
白银与辉夜

为什么说被治愈?简介看起来明明是赤裸裸的狗粮剧,漫画的副标题也是「天才们的恋爱头脑战」,作为恋爱喜剧,选它也许是消磨时间的神器,但是治愈现实中人心的力量,它也有吗?

我们原本印象中的恋爱喜剧,多数都是和现实生活有着距离美,架空的世界和理想的人设,让我们可以安心沉浸,并短暂忘却现实中的一些小失败:

比如,我暗恋的那个谁,为啥微信已读不回?

我今天是不是对那件事,反应太过度了?

我今天,好像感觉被排挤了……

我今天,是不是对某些问题睁只眼闭只眼才对?

……


但以上这些来自现实中的、无比接地气的消极小情绪,却在《辉夜》中俯拾皆是,全成了梗,并且看起来无比舒爽。


而设计出《辉夜》中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人际交往失败时刻大集锦的原作者赤坂明,也是一枚诚信老社恐。


△以下少量剧透,无关键剧透△


人际交往中的100万个小禁忌,他们都犯了

《辉夜》的故事,大部分都发生在秀知院学园的学生会活动室内,主要由会长白银,副会长辉夜,书记藤原,会计石上这四人(后期加入的伊井野暂且不提)上演。

辉夜与白银每日都费尽心思地「设局」,想将对方逼入绝境,并最终希望对方主动向自己告白,这样的切入点,作为恋爱喜剧无疑是新颖有趣的。

然而,为逼迫对方而设好的「局」(或是头脑战),却不是《辉夜》最大的看点,过程中,学生会四人间出人意料、但是又合乎情理的人际大碰撞,而导致的各色「情绪失去控制的场面」,才是《辉夜》最令人称道的地方。


因为这四位,在人格缺陷上都各有千秋。

学生会会长白银,死要面子活受罪。

作为秀知院学园(历史悠久的名门学校)的学生会会长,白银御行是个人前有威严,人后有口碑的人物,因出色的成绩和人格魅力而备受尊敬。

然而,这一切都是白银自己靠着极端的努力才得到的,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家境贫寒,资质普通,甚至还有着各色身体素质缺陷。

害怕虫子


跳舞神经诡异

但这些缺陷,他却用超人般的努力弥补过来了!365天风雨不误地疯狂学习和打工(补贴家用),几乎没有睡觉时间(因此黑眼圈极其重)。

也因此,尽管他喜欢辉夜,但是由于对方是名门大小姐,考虑到自己维持住现状已经拼尽全力,如果不是辉夜向自己主动告白,那么自己是「配不上」那位高岭之花的。

纠结于此的白银,只能更加上进,来维持自己的「精英」人设,且不能在别人面前破功,因此每日都过得筋疲力尽。


学生会副会长辉夜,没有常识。

四宫辉夜,秀知院学园学生会副会长,货真价实的千金小姐,文艺体美万能的天才。

同时,也许是受到本家严格的「帝王」教育的影响,她与人交往,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办法利用人家。

这样一位已经早早掌握了「厚黑学」的千金小姐,人生本该是开了金手指一般顺利,然而,由于自小远离双亲,且只被灌输了「帝王」教育,因此她会在一些莫名其妙之处不谙世事。

两性知识几乎为零,曾在众人面前表示自己「初体验」丰富这样羞耻的洋相,她出过不少。

认为大家谈论的「初体验」,就是接吻



第一次了解「初体验」真实意味的辉夜,三观受到了冲击的样子非常真实

内心其实渴望普通的亲情与友情,面对着拥有着自己所向往着的东西的朋友,总是会呈现出嫉妒心爆棚的样子,同时也厌恶着这样真实的自己。

“没有与一般人交往的常识,只有贵族的龌龊,这样的自己一定让别人无法喜欢”,如此优越的高岭之花却因为角度刁钻的自卑,而也总是无法在关键时刻,推动恋情。

藤原书记,完全不会「读空气」。

学生会书记藤原千花,出生于政治世家,却天真烂漫(地做出各种腹黑的事),虽然比以上两位主人公更有常识,但是完全不会「读空气」

总是在各种气氛绝佳的时刻,突然闯入并带偏节奏,同时也是本作中极少数从未出现过「内心独白」的角色之一,无论对于学生会其他人,还是读者来说,都是个“完全不知道下一秒会做出何等行为”的生物。

石上会计已经「社会性死亡」。

石上优,小其他人一届的学生会的一年级后辈生,负责会计事务。

观察力很强,能注意到常人难以注意到的细节,加上性格有些阴沉,很多时候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和发言都没有自觉。

以至于在与人交流时,总是产生一些出乎意料的悲剧效果。

同时,他有着不可言说的过去,被几乎所有一年级女生极度厌恶。

……

就是以上这四位在社交上都有着各色致命缺陷的「人才」,在漫画每一话的不同社交主题下,为其中的某个明明无关紧要的点,总是会表现出各具特色的、稀奇古怪的连锁反应(颜艺)。

此外,不只这四人,学生会外部的其他人群也让整个故事更加丰满:人格健全的现充情侣、身份神秘的女仆,一本正经的风纪委员等等,再从这些人的视点,来审视学生会的那几个「问题儿童」们,又是一番有趣的景色。

其结果,是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页是哪个角色,又要被戳到了哪个痛处了。


《辉夜》看得人,好像在玩儿恋爱模拟游戏

在这个娱乐方式多姿多彩的时代,黑白纸质漫画愈发不够劲了。

如果仍用较为老套的叙事方法来讲故事,漫画所带来的冲击感,可能还是与游戏等娱乐刺激感差得远。

同样的娱乐时间,玩儿游戏不更好吗?

但是《辉夜》漫画的观感,却没有让笔者这个老二次元失望,而且,几乎每一话都让我及其他读者,觉得“够刺激”。

购买了《辉夜》漫画纸质版的11区网友

这不仅是因为《辉夜》新颖的故事切入点,即节奏快准狠,开局就让二人关系一戳就破,并且聚焦于「告白」这一自古以来最让人激动的要素上,使得每一话的氛围都是紧张激烈的。

人物的情绪几乎在每一P都要大起大落一下

不过,更重要的是,阅读漫画每一话的体验,都像是在玩儿「模拟恋爱」游戏一样,令人心跳不已,且不知面对的角色会做出何种行为。

因为每一话的叙述者视点几乎都不同,而原作者赤坂明又在此基础上极其重视一项元素的配置——「角色的内心独白」

赤坂:我一直的设计都是,要格外认真地设计好「有独白的角色」的配置呢。因为《辉夜》是一部恋爱喜剧,那么剧情中作为「玩家」的角色,就给TA加上内心独白,除此以外的角色,就不加,是这样设计的。
采访者:就像恋爱模拟游戏那样的感觉,是吗?
赤坂:对对。现实的恋爱也是如此呢,因为根本无法读懂对方的心情,因为才会有紧张感,这样才会有意思。

即,在该话数中担当主叙述者的角色,其内心独白是「读者可见的」,比如主角的辉夜与白银,在漫画前期的思考回路,对读者几乎是透明的,有时甚至连理性思考与感性思考都一同呈现出来了:

大字为辉夜的感性所思,小字为辉夜的理性所思;
大字在干扰小字,感性在干扰理性


白银为叙述者的话数中,他的所思也几乎是透明的

而作为「非叙述者」一方,其所思所想,在漫画中没有任何文字框提示,因此,读者本人会与「叙述者」融为一体,好像在玩儿恋爱冒险游戏一样,去体验《辉夜》中那些“人格不健全”的NPC们。

此外,赤坂明还偏偏设计了两几位,几乎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内心独白的角色,比如学生会书记藤原千花,与后来新加入学生会的伊井野弥子


没有任何内心独白的角色,也成为了整个故事的最不可控要素,她们总是能在每一话故事场面最无法收拾的时刻,突然杀出,让读者和叙事者都大吃一惊,每每意料之外,却是理所当然。


藤原千花总在高潮搅局


伊井野弥子总是开门杀

“没有内心独白的角色,也许也是某些人的暗恋的对象呢”,赤坂笑称到。


重度社恐的赤坂明喜欢研究心理学

以上的这些精妙设计,并不是赤坂明自己的“突发奇想”,而是在连载初期不断完善故事,加上在连载过程中,不断试错而得到的结果。

最开始,赤坂甚至没有想过要画《辉夜》那样的恋爱沙雕喜剧,而是带了十多个忧郁灰暗的故事大纲去了集英社。

1988年出生的赤坂明 ,外表很年轻

但是漫画编辑们的反应都很一般,“你就没有活泼点儿的故事吗,比如画一下「恋爱喜剧」?”,由此,赤坂才开始思考《辉夜》的雏形。

而正好,当时的赤坂被女朋友耍的团团转,老是想着怎样才能在恋爱中占上风,于是这种心情,就自然而然成为了《辉夜》的角度。

我在高中时代时,并没有和同年纪的女孩子交往过,所以我自己也没有经历过穿着校服约会这种事。

当然,像是学园恋爱喜剧那样的生活,我更是没有体验过啦。

现在却非要画这个题材不可,所以我只能在内心硬生生得「熏制」出故事,这听起来有点儿悲伤,我想描绘的青春竟然和我的现实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啊……

所以,就用漫画来讨回青春吧!《辉夜》中的设定,完全是我个人的愿望、妄想。我自己,也是抱着这样的感情,为创作动力的根源的。

但是为了讨回青春,赤坂却并没有从美好的感情下手,而是竭尽全力地让全角色展现出「消极」情感的一面,比如嫉妒、愤怒、猜忌、怨恨等等。

不仅如此,赤坂甚至为各种各种的负面情感做了无限细分,“就算是同一种名字的情感,在不同的角色、环境下,表现出来的状况就全部一样了呢”。

赤坂也无比珍惜灵光一现的各类消极情感,并把它们储存起来,作为灵感。

墙上和笔记中,不断增加着个各类「消极情绪」记录

就这样,《辉夜》中几乎满篇都是「经过精心计算过的」消极情感。然而,这种描写却没有被读者讨厌,反而让读者们对某些角色爱的不行。

究其原因,赤坂也很坦诚地在采访中给与了回答,即他只是全程都意识到了「不可以刻画令读者感到恶心的情感」

赤坂:“我一直觉得,人类如果被逼入绝境的话,才会暴露出人性的本来面貌。

举个不好例子就是,如果在金钱问题上陷入绝境的话,有的人会选择去工作挣钱,有的人会去借钱,而有的人会去偷钱,这样人类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

「逼入绝境」的方向变为可爱又积极的话,就是《辉夜》了。将角色在可爱的方向上逼入绝境所展现出的角色情感也是十分真实的,我就是想要描写这样的东西。”
日常被逼入绝境的辉夜


赤坂的工作室中心理学相关参考书籍很多

但是,有时想法可能很有趣,但是画出来就没内味儿;但是有时想法或文字很难传达的东西,画出来就特别有趣。所以,在最后画出来之前,“我都没有自信知道这个梗到底好笑不好笑”。

赤坂如是说道,并且由于重度社恐(赤坂明自称),几乎与采访者没啥眼神交流。


结语

赤坂明在多次访谈中坦言,《辉夜》的喜剧构造,就是将人类的出糗的一面,发挥失常、做事失败的一面等,来作为梗进行喜剧刻画的。

但是,《辉夜》最后呈现出的阅读体验,却是无比爆笑和舒心。

尤其是在漫画中期突然出现的几个严肃章节——有关已经「社会性」死亡的石上优的背后故事,可以说是感人至深,此外,在恋爱喜剧中看到如此严肃又完整的人物传,可以称之为神来之笔,很多读者也表示既惊艳,又收获了某种救赎。

有关这一点,在访谈者询问时,原作者赤坂明也给予了解答:

采访者:角色的内心都有着黑暗面,而且也经常出口伤人,但是尽管这样,仍然没有一个角色令人讨厌,这真的很厉害啊。

赤坂:简单来说,因为给予了这些消极要素以肯定,所以才会才会有「救赎」感。无论什么人,都会有自己的缺点,无论什么人都有着阴暗面,但是“没有关系哟”这样——我想把这种讯息传递出去。

「沙雕恋爱」标签下的《辉夜》,浸透了真实的人性,它是作者赤坂明编织给自己与广大读者的一份青春美梦;同时也是对于作为人类本身的,那些「发挥失常」的苦涩经历的,释然一乐。



本文来自「动画学术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恋爱烦恼千千万,《辉夜大小姐》占一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