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86版《西游记》,杨洁十年的痛

2018-12-23 19:00 作者:扎西_Tashi  | 我要投稿

原以为《西游记》的外景已经拍完,只剩下后期工作;真经已经取到,大功即将告成,我的担子应该轻松了,没想到更大的磨难还在等着我。

1987年的11月底,正在紧锣密鼓的后期制作阶段,许镜清来找我。他有一位姓陈的朋友向他提出要求:新加坡对《西游记》反响非常强烈,希望能请《西游记》的演员到新加坡去演出几场。那时,东方歌舞团刚刚结束在新加坡的演出,他们要求团长王昆帮助邀请。王昆回来后就和老许联系请剧组去演出的事。老许找我问这事是否可行?他的意思是让师徒四人和别的演出单位合搞一个晚会。我同意出国演出,但不同意与别人合搞。要去,就由我们《西游记》剧组自己组团前往。我想借这个机会,在国际上造成影响,同时也让一些长年辛苦的同志们出出国,作为奖励。

12月18日,我向台领导打了报告。台领导批示同意。

老许把这个意见传达给他在新加坡的朋友,对方非常欢迎这个《西游记》演出团,他们痛快地答应我提出的一些条件:诸如给演出团(CC*V)的报酬、演员个人每天的补贴、吃饭标准、住宿条件等。据老许说,这些都超过了东方歌舞团的待遇。演出时间定在1988年6月。

既然是出国演出,节目必须有所提高,才能代表国家,代表《西游记》剧组的水平。(齐天乐)春节晚会的阵容是不行了,因为人员名额有限。我想随着《西游记》的热播,这样的事以后只怕少不了,因此排练些新的节目势在必行。我组建了一个十多人的“出国演出组”,除了师徒四人外,还加上已经离开剧组的几个演员。当时,我还在做后期工作,希望他们自己在副导演的带领下,抓紧时间排练,在去新加坡前,把节目排好。为了节目多样化,我请一个歌唱演员及两个杂技演员参加,演出有关《西游记》的歌曲和小品节目。

春节期间,那些外地来排练的演员正集中在招待所,三个徒弟却同时请了假:闫怀礼病假,金(cheng)莱(en)和马德华是事假,我同意了,出国节目只好暂时停止排练。

一个从山东来的熟人到剪接机房来看我。他告诉我,师徒四人现在济南演出,大受欢迎。我不相信,迟重瑞还在家里,他们能去演出?但他拿出了演出的宣传海报。我才相信他们真是应邀去演出了。唐僧没去,因为那里还有一个唐僧——徐少华!

我很吃惊——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他们回来后,我在会上批评了他们:“不该抛下大家去赚钱,让大家在家里吃方便面等待你们,难道把节目排好,大家一同去演出不行吗?”这次批评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我实在是太无知了。镜头一旦拍完,导演就没有控制演员的权利了。尤其那时,他们苦干穷干了好几年,一朝成名,心态完全不同了:满天的票子在飞舞,轻易得到的财富在招手,鲜花、掌声、欢呼……他们怎能抵抗得住着巨大的诱惑?我不知道在他们眼里,我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我了。

我仍然忙于后期工作,无暇顾及出国演出的事。1988年的春节,二十五集《西游记》完整播出的时间来到了。

12月底的一天,部长艾知生和阮若琳两位领导审看了《西游记》。部长亲自审查,但审看会只通知了三家媒体:xin华社、ren民日报国外版和广播电视报,每家一人。

我不了解,记者招待会为什么只请三家报纸?如果说以前是为了怕自我吹嘘,可是《西游记》的完整播出,是观众期待已久的,为什么这样低调?难道《西游记》的播出是件见不得人的事情?

几位记者也讶异——记者招待会人数这样少?

看完播放,几位记者急于发稿宣传:“艾部长,我们马上去发宣传稿……”

但是艾部长制止了:“只发通稿,报导一下春节要播出全部《西游记》就行了。”

记者们奇怪地问:“为什么不宣传?”

艾部长摇着头:“让观众自己去判断。他们说好,才算好!”

记者们追问:“我们发表点看法都不行吗?”

艾部长有些不耐烦了:“不要发表!一篇通稿就够了,不要再说了!”

一位记者追问:“艾部长,你自己认为这部《西游记》好不好呢?”

艾部长以不变应万变:“我没有看法,群众说了算。我们这些人就别讲了。”

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部长连个“好”“坏”都不敢说了?

部长不愿表态,也不许记者宣传,就在只有一篇“即将播出”的通稿报导下,《西游记》在1988年的春节播出了。

那个时代虽然不像今天这样狂热地造势,但同时期的其他几个大型节目播出前,还是召开了记者招待会,组织了报纸宣传,发布各种消息,播出后组织研讨会等,搞得挺热闹,对《西游记》却如此冷漠,为什么?

台里认为《西游记》的前十一集已经播出过,算是重播节目,就把它放在九点半以后播出。许多观众对播出时间太晚不满,提出了抗议。他们纷纷用电话、写信甚至来访等方式向电视台要求把《西游记》的播出时间提前。

一次,我到总编室去,偶然听见赵群正在接一个电话。

赵群耐心地对着电话解释:“这个是播出过的节目,属于旧节目,按台里规定,重播节目不能放在黄金时间……”

他的话立即被对方打断了:“你们有什么好节目?你们知不知道我们等《西游记》等了多久?……”

电话声音很大,我可以清晰地听见对方语气强硬,言辞激烈。赵群的态度上显然有些软化:“是,是,我马上汇报领导,调整时间……”

我怕赵群尴尬,赶紧退了出来。

就这样,《西游记》的播出时间一再提前,一直提到了“黄金时间”。

《西游记》的热播与我当时的心态形成极大的反差,当我回过头来注意“出国演出组”时,发现情况有了极大的变化。他们不再安心于排练节目,而是急于出去“走穴”。社会上对师徒四人,尤其是孙(zhang)悟(cheng)空(en)的关注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他们再也坐不住了,要想拉住他们,那就是个傻瓜!我曾经是那个傻瓜,因而成了他们急于摆脱的人。

【每日六学时间】

有一天我去开会,到场的有上万人,我问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小朋友 ,我这版《西游记》一集都没有看过的请举手,没有一个人举手,什么叫国际影星啊?(战术后仰)正说到这时,有位髭毛乍鬼叫七龙珠的小朋友手扛着金箍棒走过,我说:如果是这么走的 那就不是孙悟空了,结果那位小朋友就上来问我:六爷爷,孙悟空有几个妖怪女朋友啊。我回答:我演吴承恩从他28岁演到82岁去世,我太了解他了。说完我把小朋友扛在肩上,走了两圈,说:小朋友,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你这样是要向全国人民谢罪的。说罢,把小朋友掷在地上摩擦摩擦。结果这个小朋友有拼搏进取,不屈不挠,永不言败,乐观向上的猴王精神护体。后来这个小朋友按着玄奘法师取经的时间,十七年内去医院拍了25个片子,医生把小朋友的病情告诉了他,小朋友噗呲一下就笑了,说这个医生太像孙悟空了。就这样,每个片子70元,拍了6年,总共不到2000元,所以我现在偶尔会看到小朋友说出了存在个别的影视作品的台词,认为白骨精叫孙悟空为空空,孙悟空叫白骨精为晶晶,后来记者采访了我,说你当时扛着小朋友并掷在地上最大感受是什么?要我说:那位小朋友当时的情况就像孙悟空大战红孩儿那些戏一样,无数遍的体验了人被烧死前的感觉。这件事之后在网上有人喷我,以前没有,现在是有那么几个,那些年轻人还在笑,反正我肚子眼泪里,我是笑不出来,我觉得很不理解,很委屈,那么你完全是对我的人格的一种曲解,不应该是这样。结果那天我准备去登机,从北京到上海,突然警察就在我过安检的时候找上门来抓我,大家都知道拍摄《西游记》前6集的时候,我是近视眼,等于600度的近视和200度的散光,所以一看这女警察,上下一打量,哇,这女的太漂亮啦! 她说要抓我,我一拍桌子:你这是人妖不分是非颠倒!简直就像让孙悟空和白骨精谈恋爱!现在由我领衔主演斥七亿巨资中美合拍的电影正在推进,2022年冬奥会都要用我的商标孙悟空当吉祥物,这不是特权,这是工作需要,你怎么敢抓我呢!她说要抓的就是六小龄童,于是我拿出全国唯一的第二张身份证,你们要抓的是六小龄童,和我章金莱有什么关系?!后来那位女警察看了我的身份证后,说您这身份证是假的吧?你不是姓六吗?大家都以为我姓六,要么就叫我六老师,六小先生,龄童爷爷,什么称呼都有。我说我叫章承恩,大家别叫错了。

以前我的拥挤不堪的家,现在变得冷冷清清;那几个经常在我家“改善生活”的演员也不来了,因为那三个“主演”不许他们上我家里来,如果来了就不许去新加坡;还听说他们到(副台长)老阮(阮若琳)、王(枫)台长那里去告我。老阮责问他们“以前你们一直说杨洁这好那好,怎么现在杨洁一下子什么都不好了呢……”王台长对他们的话却照单全收,完全相信。后来个别演员悄悄在夜里上我家里来,告诉了我这一切。我避之唯恐不及地离开了他们,再也不去“演出组”了。

王台长对他们的话语是深信不疑,根本不向我了解情况。即使我还没有做完剧组的结尾工作,王台长就急不可耐地解散了剧组;我还在做着《西游记》的国际声版,却已经不再是《西游记》剧组的人了!但《西游记》“演出组”还存在,那些人在王枫的庇护下,得意洋洋地享受着《西游记》的光环所带来的种种好处。

【每日六学时间】

早晨起床吃上一碗我最喜欢六小龄童零糖麦片,穿上新买的金猴皮鞋去电影院看我期待了很久的3D神话电影《敢问路在何方》。看完电影之后到肯德基点了一份闻鸡起舞套餐做午餐。吃完午餐之后去新华书店买我最喜欢世界名著《六小龄童品西游》,买完书我高高兴兴的回到家。刚到家我的快递就到货了,我打开快递一看是我花了12000元买的章承恩版美猴王手办。到了晚上来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营养钙面之后掏出手机玩一会当下最热门的手艺“大圣轮回”再用天普太阳能热水器洗个澡。临睡觉之前再看上一段大型3D古装神话写实毫无戏说改编恶搞成分的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这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  

我不明白,《西游记》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我这个导演,没有功劳也有点苦劳吧?领导不但没有对我道过一句“辛苦”,我反倒成了个罪人?王台长急急忙忙地“解除”了我对剧组的领导权。我被“解除”了,但剧组的许多工作还没收尾,除了修改镜头、国际声版外,清点回收物资的事根本无人管理,一大批精彩剧照连同底片一起流失了,一大批道具、景片被运走了……这所谓的“解散”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和王台长在电话里大吵了一架。他责备我:“这么大一部戏也不建立个基地,到处乱跑!一个戏拍完了,什么也没有留下,看《红楼梦》就留下了‘大观园’……剧组搞得乱七八糟,为什么这么多演员都反对你……”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我痛切陈词:“你guan僚主义!为什么不调查了解具体情况?为什么偏听偏信?……《西游记》和《红楼梦》能一样吗?搞出什么基地能装得下它的内容?……这些演员在拍摄中和拍摄完后有这么大的变化,你想过是什么原因吗?……”我和他在电话里一直吵了半个多小时,放下电话,我仍然怒气不息。

去新加坡的日子近了。

台领导于广华是去新加坡的代言人。他受部领导之托,两次来劝我和大家一起去新加坡:“新加坡已经宣传出去了——导演带队去,你不去影响不好。你辛苦了六年,就当做玩一次,当个不管事的副团长……”

我苦笑着问他:“不去没有杀头的罪过吧?”

老于笑了:“这是怎么说的?有什么罪过!”

“我不去!今后无论上天堂下地狱,我都不会和他们走在一起。”

我没有去新加坡,但没想到连促成这事的许镜清也被拒之门外。因为老许知道这事的前前后后,曾为我大鸣不平。结果他也被三个主演开除出演出团。他想托美工带几盒《西游记》的录音带给他那姓陈的朋友,那美工都没敢到我家来取,因为怕来了就不让去新加坡。

【每日六学时间】

《章金莱正传》

上部: 

第一回:杨导演南下觅猴王,六龄童徇私荐逆子。 

第二回:棒打同事是何故,老父提水为哪般? 

第三回:拍摄路漫漫,片酬未两千。 

第四回:西游记大获成功,章金莱一朝成名。 

第五回:不排练走穴忙搂钱,哪记得恩师谆谆言。 

第六回:拉帮派孤立导演,新加坡唯我独尊。 

第七回:功臣被陷因恶猴,杨洁十年避西游。 

第八回:知续集开拍在即,求原谅跪地不起。 

第九回:杨导演不计前嫌,千禧年功德圆满。 

下部: 

第十回: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斗战胜佛难耐寂寞。 

第十一回:皮鞋面条热水器,罐头可乐复读机。 

第十二回:消费情怀四处演讲,光速签名天价卖书。 

第十二回:公众场合诋毁同行,低幼水平解读名著。 

第十三回:虚构西游拍摄往事,野生猴子戴铁链子。 

第十四回:饰吴承恩污蔑先贤,欲加冠冕垄断话权。 

第十五回:杨导演葬礼哀缅,章金莱灵堂卖片。 

第十六回:网友质疑把他尿(sui),一日清晨全拉黑。 

第十七回:代言垃圾手游爆赚钱财,总之乱编胡说只能“我”来。 

第十八回:少不更事孙大圣,饱经风霜终六学。

我和王台长结怨之深,是我没有想到的。我向来快人快语,事情过去就忘,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但领导的自尊心碰不得,你伤害了他的尊严,早晚会得到更重的报复。我曾几次顶撞他,他会不嫉恨?这时有人告诉了我一件事。

听说在头一年的春节晚会,王台长要用凌霄宝座前的两只仙鹤,派人来向《西游记》剧组要。来的人找到管道具的张瑞来,张瑞来是个木匠,说话简单,一口就回绝了:“不行!导演不让借。”当时王台长在演播大厅审查春节晚会的节目,当着许多审查节目的人,他大发雷霆:“叫她明天把仙鹤给我背来!我就不信我管不了她杨洁了!”

一年后我才知道这件事。真是冤哪!我是向张瑞来布置过任务:“管理好所有道具,一件也不要损坏。”这些道具都是用“米菠萝”(塑料泡沫)精雕细刻的,虽漂亮但不结实,为了以后能再用,必须好好保存。这有错吗?“借仙鹤”,我不会也不敢反对,但我不知道这事儿呀。这明明是王台长当众发泄对我的不满,存心羞辱我!他对我的盛怒,使我惊诧——自己几年辛苦换来的竟是他对我这样咬牙切齿的痛恨。我才恍然,一切都不是没有来头的,那些人所有的责难与背叛,都因有这位后台的扶持才滋生与发展,起因还是我的坚持己见,不讲策略,得罪了领导。我是自食其果,又能怨得了谁呢?

我遗憾的是,限于条件,粗陋的特技不得不在屏幕上留下瑕疵;我难过的是,找不到资金,不能把《西游记》的内容完整的拍出,遗漏了一些精彩的故事;我痛苦地是,六年中,因为工作忙碌,有些问题可能没有细致地调查研究,做了错误的决定或过分的批评,因而伤害了一些人的感情,并在我浑然不觉的时候,埋下了怨恨的种子;我伤心的是,为了达到我认为正确的目的,得罪了包括个别领导在内的上上下下的这些人。由于我的个性,坚持自己的意见,所以当《西游记》热播时,我被一脚踢出了局。

                                                                                ——杨洁《我的九九八十一难

86版《西游记》,杨洁十年的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