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雅称 | 「月亮」那些美到不可方物的名字
清质、冰魄、碧华、青蟾兔、千里烛...... | 还有多少美到不可方物的月亮别称?【摘抄/文学积累】
「清质」
指月亮。
南朝宋·谢庄《月赋》:“升清质之悠悠,降澄晖之蔼蔼。”
「清标」
俊逸,谓清美出众。借指明月。
宋·范成大《次诸葛伯山赡军赠别韵》:“清标照人寒,玉笋森积雪。”
「莹魄」
指明月。
唐·常建《第三峰》:“莹魄澄玉虚,以求鸾鹤踪。”
「冰魄」
冰魂,比喻清高洁亮的精神或灵魂。指月亮。
宋·楼枎《水龙吟·次清真梨花韵》:“象床困倚,冰魄微醒,莺声唤起。”
「寒璧」
清凉皎洁的璧玉,多喻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其状似璧,故名。
宋·陆游《大醉梅花下走笔赋此》:“酒阑江月上,珠树挂寒璧。”
「金波」
谓月光。借指月亮。
唐·白居易《对琴待月》:“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
「碧华」
皎洁的月亮。
唐·李贺《古悠悠行》:“白景归西山,碧华上迢迢。”
「玉娇」
指明月。
宋·晏几道《清平乐》:“恰是可怜时候,玉娇今夜初圆。”
「银葩」
指月亮。
元本·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玉作人间秋万顷,银葩点破琉璃。”
钱南扬校注:“银葩,也即指月。”
「轮彩」
指月亮。
唐·许浑《鹤林寺中秋夜翫月》:“轮彩渐移金殿外,镜光犹挂玉楼前。”
「晚照」
指夕阳的余晖、夕阳。也指月亮。
宋·苏辙《和韩宗弼暴雨》:“晚照上东轩,清风袭虚庑。”
「夜光」
指夜晚某些大自然物体发光,包含星月之光、萤火虫、夜明珠、荧光粉等物体的闪光现象。也指月亮。
战国·屈原《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王逸注:“夜光,月也。”
「宵晖」
指夜间发光。也指月亮。
唐·元稹《春》:“昼漏频加箭,宵晖欲半弓。”
「玄度」
月亮。
汉·刘向《列仙传·关令尹赞》:“尹喜抱关,含德为务,挹漱日华,仰玩玄度。”
「朏魄」
新月的月光,亦用为农历每月初三日的代称。借指月亮。
宋·梅尧臣《寄维阳许待制》诗序:“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树婆娑而枝虬。”
「玉钩」
玉制的挂钩,亦为挂钩的美称。喻新月。
唐·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怀》:“倏忽城西郭,青天怀玉钩。”
「玉弓」
比喻新月。
唐·李贺《南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半璧」
即璜,半圆形的玉器。指弦月。
北周·庾信《望月》:“蓂新半璧上,桂满独轮斜。”
「团栾」
指圆月。借指月光。
宋·林逋《又咏小梅》:“摘索又开三两朵,团栾空绕百千回。”
「冰轮」
指明月。
宋·苏轼《宿九仙山》:“夜半老僧呼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瑶轮」
玉轮。指月亮。
明·夏完淳《大哀赋》:“不意瑶轮无长炯之期,玉历有中屯之会。”
「卿月」
月亮的美称。亦借指百官。
唐·岑参《西河太守杜公挽歌》:“惟馀卿月在,留向杜陵悬。”
「瑞月」
象征吉祥的月亮。
唐·张仲素《圣明乐》:“九陌祥烟合,千春瑞月明。”
「麝月」
对月亮的美称。
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金星将婺女争华,麝月与嫦娥竞爽。”
「太阴」
太阴,常指月亮。日月对举,日称太阳,故月称太阴。在中国民间也把太阴星君看成嫦娥。
唐·杨炯《盂兰盆赋》:“太阴望兮圆魄皎,阊阖开兮凉风袅。”
「姮娥」「素女」
嫦娥,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借指月亮。
宋·王安石《试院中五绝句》之三:“咫尺淹留可奈何,东西虚共一姮娥。”
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青娥羞艳,素女惭光。”
「仪景」
仪,通娥,嫦娥。指月亮。
清·魏源《出都前夕夜步月下》:“仪景圆缺间,迹留影忽逝。”
「望舒」「纤阿」
望舒,也作明舒、素舒、圆舒。中国神话传说中为月驾车之神,也可借指月亮。
纤阿,中国神话中御月运行之女神,亦借指月亮。
晋·张协《杂诗》之八:“下车如昨日,望舒四五圆。”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阳子骖乘,纤阿为御。”
「婵娟」
释义为形容姿态美好;古诗文里多用来形容女子,也形容花木秀美动人,指代明月或月光,形容月色明媚。
宋·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桂枝」
传说月中有桂树,因以“桂枝”指月。
唐·卢照邻《明月引》:“横桂枝于西第,绕菱花于北堂。”
「桂丛」
桂树林,多指隐居之地。也指月宫。
唐·李商隐《和友人戏赠》:“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冯浩注:“桂丛,指月殿。”
「凉蟾」
指秋月。
唐·李商隐《燕台诗·秋》:“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疎星入。”
「琼蟾」
指明月。
明·陈子龙《秋月篇》:“海上琼蟾浴已过,天边玉蓂叶还多。”
「顾兔」
亦作“顾菟”。古代神话传说月中阴精积成兔形,后因以为月的别名。
战国·屈原《楚辞·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
洪兴祖补注:“菟,与兔同。《灵宪》曰: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阴之类,其数偶。”
「坠兔」
指落月。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
《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逡巡间,坠兔收光,远鸡戒晓。”
「兔影」
玉兔的影子,即月亮上的阴影。也指月影。月之异名。
唐·韦琮《月明星稀赋》:“兔影高辉,榆光潜霭。”
「青蟾兔」
指月亮。中国神话传说谓月宫有蟾蜍和玉兔。
元·张翥《中秋望亭驿对月代祀北还》:“仙家刻玉青蟾兔,帝子吹笙白凤凰。”
「珠蚌」
能产珍珠的蚌。喻指明月。
北周·庾信《舟中望月》:“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
「珠龟」
足上有珠的龟。借指月。
明·杨慎《关山月》:“分弓营对珠龟缺,挂镜台临玉兔圆。”
「清虚」
指月宫。
五代·谭用之《江边秋夕》:“七色花虬一声鹤,几时乘兴上清虚。”
「广寒宫」
传说唐玄宗于八月望日游月中,见一大宫府,榜曰:“广寒清虚之府”。见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后因称月中仙宫为“广寒宫”。
唐·鲍溶《宿水亭》:“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水晶宫」
传说中海龙王居住的宫殿。也指传说中的月宫。
元·张可久《殿前欢·次韵桂婆婆》:“水晶宫,四围添上玉屏风。姮娥碎翦银河冻,搀尽春红。”
「白玉盘」
白瓷盆的美称。喻指圆月。
唐·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清·吴伟业《中秋看月有感》:“晚悟盈亏理,愁君白玉盘。”
「轩辕镜」
镜名,古人谓用之可以辟邪。喻月亮。
明·常伦《山坡羊·赏月》:“叹人世阴晴不定,想兔魄今宵偏莹。山衔树捧拥出轩辕镜。”
「千里烛」
指明月。
宋·陶谷《清异录·天文》:“道士王致一曰:‘我平生不曾使一文油钱,在家则为扇子灯,出路则为千里烛。’”
「七宝团圞」
圆月的美称。古代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故云。
清·洪升《长生殿·闻乐》:“七宝团圞,周三万六千年内;一轮皎洁,满一千二百里中。”
===
实际上还有很多没有被放进来的别称,就像是“夕、夜、晚、宵、初、清、明、冷、凉、寒、金、银、玉、冰、晶、霜”和“月、桂、蟾、兔、弓、牙、弦、盘、饼、团、轮、壶、镜、光、华、照、影、魂、魄”的排列组合......
真的做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