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所致急性肝衰竭有哪些表现?中医肝病专家陈燕力主任回答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一种罕见的严重的肝功能障碍,以快速发病、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急性肝衰竭是多种原因综合征,病因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特异性药物性肝损伤(DILI)、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Wilson病、肝性休克和妊娠急性脂肪肝等。
药物所致急性肝功能衰竭 (ALF)主要由抗菌药物、抗代谢药物、抗癫痫药、非甾类化合物以及他汀类药物导致。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症是急性肝功能衰竭 (ALF)最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和治疗。
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特征
1.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的程度从轻微的失眠、注意力不集中(1级)到深度昏迷(4级)不等。脑水肿(CE)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肝衰竭的神经系统合并症,其不同于慢性肝病相关的肝性脑病。它常见于大多数4级肝性脑病患者,是最常见的尸检死亡原因。病原菌尚不清楚,但血管源性和细胞毒性机制发挥了作用。脑水肿可以通过全身性高血压,如心动过缓、去脑强直、非共眼球运动、瞳孔反射消失和视乳头水肿的发生进行识别。

2.凝血功能障碍
肝脏合成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在止血中起着核心作用。凝血功能障碍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1.5)被认为是 ALF的一个主要特征。参与急性肝衰竭的止血和凝血过程的几个因素包括血小板功能障碍 (定量和定性)和缺乏凝血因子。急性肝衰竭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进而发生血栓事件,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倾向。相较于慢性肝衰竭,急性肝衰竭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较低,而凝血因子严重减少。
3.其他表现
急性肝衰竭可见几种系统和代谢紊乱,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低血糖和急性胰腺炎。40%~50%的急性肝衰竭患者合并肾功能衰竭,往往提示预后不良。它往往是多因素的,可能是由于肾前氮质血症、急性肾小管坏死、肝肾综合征或药物影响(如抗生素和静脉造影剂的直接毒性)。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系统并发症是急性肝衰竭的显著临床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