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执手游记(连载5)

2023-08-19 16:59 作者:李季秃  | 我要投稿

洛阳——孟州

孟州即洛阳黄河大桥北岸的原孟县;也是《水浒传》里武松发配地的孟州。

也许是天意。我们跑到新安县时,唯恐电量不足,只好在一家旅社的钟点房休息充电。就在这个当儿,接到同事也是大我三岁称之为兄长的曹宏钦的大儿子普轩的电话,他说他现在他和他父亲还有我的另一位好友侯书堂的小儿子同顺在一起。电话里,他问能不能见见面。这个嘛,好朋友、老上级哪有能不能的,自然是说好便好,只是这趁机充电,怕没满足。一句话,到了洛阳也就到了同顺的家,还怕没地方充电?

俩孩子对我们也像像侍奉长辈那样,给我们不但安排好了吃喝,还有洗澡和住宿,。

闲谈中,同顺说起了他的发迹史。

还在单位时,有燕某者,由于离市区太远,其父是个老学究,要和儿子书信往返,信的内容都是用蝇头小楷写的家书。字迹规整,的是大家风范。

这个情况被有眼光又有睿智的同顺知道了,就对燕某的父亲说,你的一幅字能卖多少钱?

燕父哭丧着脸说,顶多买个块把钱。

那好,同顺毫不犹豫地说,我给你一幅三块钱,整张的宣纸,尽情写吧,有多少我收多少。

后来我们的厂子倒闭。同顺带着这些字到洛阳发展,卖了其中一部分字,就买了一套房子!

同顺,还真有远见!而他的父亲却没有也不可能有什么远见。我的这位老友老侯者,车钳刨磨铣无一不精(可知那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整个单位的机修车间都是他一手创建的。那时候的厂广播站无时不在播他的创新和勋劳。可惜,一个能人一位师傅技术上样样精通,唯有不知道怎样讨人欢心也就是不知道或者不愿意更进一步即入门儿。当年轻人都学会并替代了他,没有背景的他却被打到生产车间专业修理双胶轮车。在很多人都为他鸣不平的时候,他却并无半句怨言。因为他的挚友,只有一个字:酒!

据他说,他的师傅是解放前后有数的几个修理自行车者之一,人称于老大。他满师后,无论哪国产的自行车(国产自行车委实不多),他都精通。那时候有自行车的都是那几家富豪及其子弟,修车自然都是找她。至于骑车更是行家里手,据他说,他骑车从不按车铃更不下车,连脚尖点地暂停也不会有;竟然是用车子前轮拨开个人缝儿超越过去。车轮拨开人群?笑话吧!不。他说车子只能让前面的人感到后面有车而自动避让,可见骑车技之精熟。

话扯远了。回来!

言谈之间,他还说他的儿子已经长成了个挺帅气的小伙子,只是高不就低不愿的,至今“待字”。他只管说他的,我的心却飘到了故乡,记得我二侄女有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女儿,曾托我给找个婆家。就同顺家的条件——满屋子的老古董——还不是门当户对!于是,我就把这个意思说了,同顺却叹了口气,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好说呀,老叔,心志高远那!


执手游记(连载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