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4.14.6 公债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6、公债[i]
公债是国家按信用原则吸收资金的一种形式。国家通过发行公债,从公债购买者手中取得货币,作为预算的一项来源。公债的购买者有权按规定期限向国家取得公债的本息,公债券就是持有人索取本息的权利证明书。
公债的性质是由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它反映着一定的阶级内容。在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里,公债是统治阶级奴役和掠夺劳动者的手段之一,通过发行公债,统治者取得了为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所必需的一部分资金,而公债本息的偿还又完全担负在劳动人民的身上。
远在奴隶制时代公债便已产生。在封建社会,公债已经相当流行了。到了资本主义时代,公债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公债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最有力的杠杆之一。当时为了进行殖民掠夺和商业战争,需要庞大的经费支出,国家就大量募集公债。借债给国家的高利贷者从这上面赚得了巨量货币,他们从公债上获得了利息收入。公债券在资本主义的周转中能发挥着和现金一样的作用,同时公债的发行还促使有价证券的投机发展起来,投机者从证券交易中获得了巨大的财富。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确立以后,公债的发行额继续增加。1825年全世界的国家债务总额是三百二十亿法郎,1850年为四百七十亿法郎,1860年为五百六十亿法郎,1885年为一千零八十亿法郎,1895年为一千三百六十亿法郎,而在二十世纪初就增加到二千五百亿法郎。在帝国主义特别是资本主义总危机的时代,由于垄断资产阶级维持庞大的国家机器,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结果,造成了财政收支上的极大的不平衡,而弥补财政赤字的经常手段之一就是大量发行公债。根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参战各国的军费平均有80%是靠公债弥补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参战各国的军费有50%到70%是靠公债来弥补的。
为要支付公债的本息,资产阶级国家的预算支出就大大增加起来。怎么办呢?资产阶级国家除了增加税收外,又发行新的公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无休止的循环,不断从劳动者身上收取贡赋将其装入垄断资本家的腰包。美国在1953财政年度单只支付公债利息一项就达六十五亿美元,几乎等于该年度联邦社会保险、房屋建筑和公共工程等费用总和的两倍。
资本主义的国家公债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按告贷对象分为国内公债[ii]和国外公债[iii];按公债的偿还期限分为短期公债[iv]、长期公债[v]和无期公债[vi];按法律根据说则分为自由公债和强迫公债。
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公债是和资本主义的国家公债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在这些国家中,公债是为国家建设而动员补充资金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债的发行加快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速度,这是符合于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的,因此劳动人民热烈拥护和踊跃认购公债,使公债的发行任务屡次超额完成。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198页。
[ii] 向本国人民告贷。
[iii] 向外国资本家或政府告贷。
[iv] 偿还期从几个月到五年。
[v] 十年到五十年以上。
[vi] 有的是在政府选定的时间用收回公债券的办法偿还,有的则干脆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