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大坑”:学校组合开不全,学生选科傻了眼
你是不是曾经以为新高考来了,3+3模式有20种组合,3+1+2模式有12种组合,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与职业生涯规划,随意选取?
理想是好的,但真的照进现实,却往往并非如此!
你是不是以为高一九科都要学,作业量太大,完不成作业,有选择性地放弃一些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的学科,等到选科时可以避开这个科目,只需要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就可以了?
这种做法本身没有问题,但真正到了新高考选科时却傻了眼!

10季选科失败案例:
“新高考前沿”根据新高考两年来一线全程参与学生选科的经验,以及对学生选科后学习情况的持续追踪,总结“新高考如何选科”10季失败案例,详细为您记录新高考选科中的那些“坑”。
一些您意想不到的细节,却关乎着孩子未来,今天为大家带来《新高考选科失败案例第五季:学校强制3选1,身不由己泪空流》,又名《新高考选科“大坑”:学校组合开不全,学生选科傻了眼》。
友情提示:全文3200多字,阅读时长大概10分钟。

正文开始:
新高考来了,湖南、湖北、广东、福建、河北、重庆、江苏、辽宁第三批8省于2018年加入,采用3+1+2模式,加上第一批的浙江、上海,与第二批的北京、天津、海南、山东(7选3或者6选3模式),已经有14个省份,加入了新高考改革的大家庭。而后续暂缓新高考改革脚步的省份,大概率会采取3+1+2模式。
新高考3+1+2模式,于2019年4月各省陆续公布具体选科方案与高校录取规则,这对于2018年新高一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在新高考选科过程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而这个“大坑”,让很多孩子“身不由己泪空流”。那就是孩子的所在高中,并不能够开全理论上的12种或者20种组合。
大部分学生,初中毕业选择高中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高一学习时也并不清楚,以为可以随意选取,大不了所选组合人数少,那就“走班”。
而回归现实,真的是这样吗?真的能够随心所欲选科吗?又真的能“走班”吗?
事实与设想却不尽相同,所以一些孩子难免吃了“大亏”。

学校组合开不全
“新高考前沿”根据一线观察,发现3+1+2模式下,很多学校并没有开全12种组合,10种都属于多的了,更有一些学校只开设5-6种组合,甚至最少的学校只开设3种。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主要有以下4点原因:
1、办学实力有限
一些师资力量不足的学校,属于第二、第三梯队的高中,招生人数有限,硬件设施也没那么齐全,教室有限,教师队伍人手严重不足,根本没有办法开设12种组合。
但是在高中招生时,家长与学生并不清楚。尤其是新高考第一年的学生,等到选科时才发现,原来学校开设的组合只有不到一半,甚至更少。而一些偏科的孩子与高一放弃某些科目的学生,若碰不到自己预想的组合,就面临临时改科的艰难抉择。
若学校再强制只能在这规定几种组合选取,“走班”也成了奢望。
2、追求高考成绩
客观条件使得很多学校无法开全12种组合,但一些学校,哪怕有实力开全,也会为了追求高考成绩,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限定几种容易出成绩的而且学校有优势的组合。
这其中尤其是一些实力不错的私立学校,为了追求高考成绩,甚至只开出物化生、物化地与史地政三种组合。
这与旧高考时代的大文大理,几乎没有区别,而且不允许“走班”,必须从这3种组合之中选取1种。

3、方便管理
旧高考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学校已经沉淀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经验与具体措施,所以为了方便管理与顺利开展教学,一些学校也会只开设部分组合。
毕竟如果全开,很难每种组合都能凑出一个教学班,这就必然存在“走班”现象。
而“走班生”的存在,给学校教学安排与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
如何妥善安排他们的课表,就是第一道难题,课表安排妥当后,对于“走班生”的监督管理,又是一道坎,这令很多追求教育稳定与教学秩序井然的学校,感到头痛。
而“新高考前沿”也不支持孩子进行走班,这种新的模式在高中阶段实施,对于17/18岁的孩子来说并不成熟,我将在后续的《新高考选科失败案例第六季:走班困境,冷暖自知无人问》,进行详细说明。

4、便于安排教师
每个老师,通常负责两到三个班级的课,而新高考若开设12种组合,理论上需要多出一套老师,才能顺利运转。
但大部分学校教师力量储备严重不足,一旦放开选择,各科老师都缺,根本无法排课。哪怕只限定5-6种组合的学校,也表现出地理老师紧缺的现象。
因为地理这门学科,属于文科中的理科,传统文科生会选,而新高考模式下,又获得的大量理科生的青睐。
一些学霸本身就会选物化地这个组合,更有一些同学,为了避开物化生这个竞争最激烈的学霸组合,以退而求其次的心态选择物化地组合。
这就造成了地理老师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紧缺的现象,为了能够安排好教师,组织起教学,一些学校不得不对选科组合做出限制。

学生选科“傻了眼”
组合无法开全的情况下,学生在新高考高中学习过程中,又面临什么困境呢?为何限定选科组合后,对于一些学生影响深远,导致选科时“傻了眼”呢?
我们谈完学校,再来看看学生的学习现状。
1.九科兼顾,根本写不完作业
高中共计有语数外物化生史地政9科,高一阶段学生都要学。高中各科作业量不同于初中,已经大大提升,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九科兼顾,根本写不完作业。
所以很多学生会有选择地淡化一些科目的学习,课上跟着听,作业留到最后,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算了。

2.高一放弃某一科或几科
而还有一部分孩子偏科严重,一些科目完全不喜欢,或者个人学习能力不足,水平有限,早早就放弃了某些科学习,把时间都用在自己想选的科目上,争取能冲击更好的成绩,也就是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2018年第一批加入新高考的省份的学生,因为具体政策落地在2019年4月,学校才根据具体方案,公布学校开设的组合种类,所以很多在高一这一年,放弃某些科目的学生,选科时完全“傻了眼”。
自己想选的组合不存在,只能按照学校规定选科,而其中一些科目自己放弃了,这时却被迫必须选,这其中的滋味,只有体会过才知道其中的酸楚,正可谓是“身不由己泪空流”!
想走班?学校排不出课表,学生被各种劝说,最后无奈只能妥协。
而且这里“新高考前沿”再次强调一句:真的尽量不要走班!真的不利于学习!!!

“新高考前沿”选科建议:
面对这种无法开全组合与走班不利的现状,家长与考生又该如何应对呢?“新高考前沿”有3点建议,但是版权所限,这里省略1000字,无法展开论述,还望谅解。
好了,本期的专栏就写到这,感谢您能拿出宝贵的时间坚持看到这里,如果您觉得有帮助,欢迎您订阅本专栏。
从目前来看,这个专栏一定会超过10季,因为中间加入了一些家长的问题咨询与,“新高考前沿”用文章的形式,进行了的详细回复与答疑。
我会努力把这个专栏写好,写详细,争取不愧对每一位家长与学生的厚爱。
您的每一个关注、收藏、点赞、评论、分享、转发都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与鼓励,再次感谢,谢谢你们。
本文原创作者:新高考前沿,感谢您的关注与订阅。
一切新高考最新资讯,尽在新高考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