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的网课:《石壕吏》

2020-05-29 19:10 作者:转虚玉冲鸭  | 我要投稿

《石壕吏》  作者:杜甫  唐代 


来源网络


暮投石壕,有吏夜捉。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kān)(看)。 吏呼一何怒(nǔ),妇啼一何。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shǔ)。 一男附书,二男新战。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 室中更无,惟有乳下。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 老妪力虽(cuī),请从吏夜。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词句注释 (1)暮:傍晚。投:投宿。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  (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4)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5)啼:哭啼。苦:凄苦。  (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8)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9)新:刚刚。  (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13)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16)老妪(yù):老妇人。衰:弱。  (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9)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  (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  (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23)独:唯独、只有。

全诗分析:全诗四段,首尾各四,中二各八,四句为一单位。

平仄分析:诗中蓝字为平声绿字为仄声。(如果不大明白平仄问题,请等我专门写一篇介绍)

图说《石壕吏》


杜甫此时(759年邺城惨败)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一组诗,《石壕吏》是其中一首。石壕。即石壕村,在今河南三门峡东南。

图中多的点是不同的地方说法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定安史之乱,唐军围攻叛军所占的邺(yè)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次年春,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全线崩溃,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三男邺城戍     急应河阳役

康完了?关!注!!了!!!么!!!!

(感谢伟大的语文老师)

我的网课:《石壕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