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1.43 语义哲学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43、语义哲学
从逻辑实证论演化出来的一种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二十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开始盛行于美国。主要代表有卡尔纳普、培尔斯基、柯日布斯基、切斯等人。
语义哲学根据逻辑实证论关于哲学是“语言逻辑分析”的谬论,进一步认为语言只是一些符号。一切名词、术语都不反映客观事物,它们除了和人们的感情相关联之外,毫无别的意义。语义哲学把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看成只是不同语言体系的斗争,如柯日布斯基公开主张“从科学中完全消除‘物质’、‘实体’、‘空间’、‘时间’诸如此类的用语”[1],他的门徒瓦勃尔也说:“现实性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虚构”[2]。语义哲学把作为人们交际工具的语言说成是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因素,胡说一切社会问题都可归结于语言问题。切斯说:“‘资本主义’、‘原则’这些概念,乃是凭借语言在人脑中制造出来的,同时,也凭借语言使它们物化了。最高能率的显微镜也无法揭示它们”[3]。他更荒谬地说:“‘失业’不是一种物体,你根本无法证明它是否实际存在,而仅仅是一个词”[4]。按照语义哲学的怪论,资本主义剥削、经济危机、阶级斗争等等,都只是一些“有害的言词”,这些言词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柯日布斯基公开诬蔑人民群众是由“百分之九十九的精神病患者”所组成。这充分暴露出语义哲学的反动本质。
语义哲学吹嘘它为拯救社会指明了道路,办法就是改善语言,把一切“有害的言词”统统清除掉,这样人类就可以免除“灾难”,一切哲学争论也就会得到彻底解决。培尔斯基胡说,只要人们按照语义哲学来理解“民主”、“自由”等字眼,社会就会确立普遍的民主和自由。教员曾深刻指出,一切反动派“不但需要欺骗别人,也需要欺骗他们自己,不然他们就不能过日子”。[5]语义哲学正是腐朽没落资产阶级的自欺欺人的哲学,它反映着这个阶级在政治上的极端反动和思想上的极端空虚。
注:
[1] 《科学和精神健全》。
[2] 《语义学》。
[3] 《词的暴政》。
[4] 《词的暴政》。
[5] 《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