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江流 | 街头话气象①:过“一块屏”看成都的“科技感”
盛夏暑季,成都街头人流如织。
在总府路与红星路交汇的十字路口,一块今夏刚刚亮相的3D裸眼大屏,引得市民游客纷纷驻足观赏,一边沉浸于“侏罗纪恐龙破冰而来”的震撼中,一边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科技感十足的一幕。
这不是3D裸眼大屏第一次在成都引起轰动,在太古里对面,另一块3D裸眼大屏就曾凭借着惟妙惟肖、萌态十足的“掀帘熊猫”“圈粉”无数。
3D裸眼大屏来到成都街头、亮相核心商圈,不仅给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的光影视觉盛宴,更于细微处展示着成都的实力。在成都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版图中,新型显示是“芯屏端软智网”细分领域的重要一环。赛迪顾问开展的“2022新型显示产业十大城市及竞争力研究”显示,成都在“2022年新型显示十大城市”中位居全国第五,在“2022年柔性显示五大城市”中位居榜首。
7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欢迎宴会时指出,“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并邀请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如今,行走在成都街头,“科技感”拉满、“创新力”十足——
看交通。在地下,无人驾驶的9号线正在飞驰,透过开放式司机室向外看,彷佛置身于时空隧道;在地面,沿着驿都大道一路向东,龙泉驿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的标识分外醒目,自动驾驶的未来正在这里酝酿。
看公服。世纪城地铁口一出来,就能见到一座“5G智慧轻松驿站”,智慧“碳中和”公厕有效解决了传统厕所耗能高、异味重、选址难的痛点;在青羊区新开寺街,路灯变身充电桩,“智慧多功能路灯”让新能源汽车充电更加便捷。
看公园。得益于空气捕蚊机系统,成都活水公园变身“无蚊公园”,夏天带着孩子亲近大自然再无被蚊虫叮咬的困扰;在青龙湖湿地公园,全长3.3公里的环湖智慧跑道,既能让“跑友”实时掌握自己的运动数据,还能记录精彩瞬间下载并分享至“朋友圈”……
之于成都,科技创新不仅意味着一个个“高大上”的大科学装置和实验室,也不只是一条条精准高效的自动化流水线,它深入城市肌理、浸润城市气质,于一点一滴中、真实可感地改变着市民的日常生活。从“智慧蓉城”所带来的美好生活,到前不久“智慧大运”所彰显的城市魅力,在成都,整座城市都是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场”。
“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今年7月举行的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对成都如何以高水平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并在会后出台28条政策措施,鲜明提出“发挥场景应用对成果转化的牵引作用”,明确“加强城市机会供给”和“支持创新产品首购首用”。
科技,让城市更美好。成都街头的一项项“黑科技”,不仅是“成都式幸福”的一个个切面,更是科技现代化的一个个注脚,生动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的崭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