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奥特监督——田口清隆传(十三)田口清隆的集大成
紧接着TV之后的自然就是剧场版了。关于这次剧场版,因为TV系列主要是和小林组合合作,这回想制作的是即便没有看过TV也能享受的故事,所以主脚本选择了和他一起制作玩耍回的中野贵雄。一般的奥特曼电影是父亲带着儿子去看的,所以这回一开始的目标是制作能够让妈妈也一起来看的电影,但有一句话叫“女人不看怪兽和特摄”,田口觉得现在的奥特曼连原本那些喜欢特摄的人都离开了吧,比起这个,应该先考虑让奥特曼回到怪兽迷的身边。虽说女性观众很重要,但原本连男性观众都在流失啊,而且现在的观众说到“特摄”,想到的就是骑士和战队,却没了怪兽特摄的身影,田口觉得这是因为奥特曼、哥斯拉和加美拉系列都长期缺乏新作导致的。所以田口把艾克斯剧场版拍成怪兽电影,想让当代的小孩子们也喜欢起怪兽,连预告片也是朝平成加美拉系列的方向制作的,一般情况下预告片是由宣传部制作的,但这回则是田口亲自指导。 说到本片的标题,最开始是叫《最终任务》,但隔壁的《图书馆战争》电影版也用了这个标题,再用就撞了,所以必须改标题。有想过用《最终的融合》,但这个感觉太弱了,所以最后还是没用。因为剧中有“来了 我们的奥特曼”这样的台词,就决定把这个当做标题。最开始决定了要登场的奥特曼,当田口被问到最喜欢的奥特曼是谁的时候,田口的回答就是初代奥特曼和迪迦,如果登场的是其他奥特曼的话,那田口也得回去学习一下,但初代和迪迦他就很熟悉了。之前说过,田口对赛文之后的昭和奥印象浅,对戴拿之后的平成奥印象浅,所以最适合让田口来拍的,就是初代和迪迦了。最开始决定的就是这两位奥特曼了,本来田口也不想让其他奥特曼登场的,但根据上面的要求,要登场更多的奥特曼,因为要让其他奥特曼登场就一定要说清楚他们的来历才行,所以这样搞也很麻烦,所以就决定让TV里客串过的五位奥特曼登场,因为在TV里客串过了,所以不需要解释也行。虽说如此,但其实一开始,是上面是想要让十位奥特曼登场的,但如果真的那样做了,怪兽就会变得乱七八糟,很难解释,所以田口表示,八个就是极限了,真不能再多了,所以最后登场的就是这八位奥特曼,正好其他五位也是田口看过的平成奥,所以没有不擅长的。 而关于初代与迪迦的来历,这次并没有打算搞多么复杂的剧情,在初期阶段,因为初代《奥特曼》的《巴拉吉的青石》这一集出现了诺亚之神的石像,于是田口就想到了,可以把这个和迪迦的石像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来客串也解释的通了。而脚本家中野贵雄先生提出了很多情节,他曾一度想写假奥特曼的登场,还考虑过让黑崎变成邪恶迪迦呢,但结果因为和迪迦里的邪迪回太像了,所以最终作罢。而黑崎这个角色也有一种《金刚大战哥斯拉》中多胡部长的感觉。另外,田口虽然觉得出现一大堆怪兽的场面也很好,但是这回既然只能做一个新规怪兽的皮套的话,那不如就像平成哥斯拉系列那样,有一只最强的怪兽作为对手就好了。虽然这么说,但其实最开始还是有构思登场五只怪兽的,除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安东拉和哥尔赞以外,原本还预计登场塞格希尔巴贡和塞格多拉考,目的是为了让那些还留有皮套,但使用次数都不多的怪兽登场刷存在感。但如果真的让五只怪兽全部登场的话,哪个角色在哪里发生了什么就完全搞不清楚了,会变得很混乱,所以多拉考和希尔巴贡就没了,一开始是把希尔巴贡去掉了,田口想拍多拉考和迪迦的空战,但是那样的话安东拉就不能飞了,所以把多拉考也去掉了,反正飞是一定要飞的,让安东拉的翅膀打开了,像锹形虫一样,而且因为要用戴上翅膀的皮套很辛苦,所以就使用了飞行人偶。安东拉会飞,哥尔赞变成球,这也和TV中一样,是为那些多次登场过的怪兽增加趣味性(哥尔赞变成球是编剧中野贵雄的想法)。 在忘了是第几次改剧情的时候,中野也放弃了对假奥特曼的执念,把这些枝枝叶叶全部剪掉,让故事变得很顺畅,就像是王道的怪兽电影一直线。如果说到平成时代的怪兽电影的话,果然还是要破坏高层建筑,所以在剧场版中,那做高楼的存在感就特别高,奥特曼被照映在黑夜里的感觉也非常好。而且如果在黑夜用合成镜头的话,违和感也会大大降低,让画面看起来很和谐,白天的微缩模型和实景融合就很难做到了,但晚上的话,就会很难让人分清实景和微缩模型了,田口非常喜欢这种感觉。而且,这回也使用了田口擅长的长镜头,田口喜欢平成加美拉系列特技监督樋口真嗣所拍出的真实感,也喜欢平成哥斯拉系列特技监督川北紘一的光线乱炸,所以就混合使用了这两位的拍摄方法。所以除了平成哥斯拉系列以外,田口也有意识到平成加美拉系列的拍摄方法。而关于剧情中段,赛高古从胸口伸出斯芙兰触手的桥段,那是单纯的想整个第二形态,想要封锁住初代和迪迦的动作,是为了故事展开而必要的秘密道具。而且田口很喜欢对怪兽的身体进行破坏,把缠在两位奥特曼脖子上的斯芙兰砍碎的感觉很好。《银河S》里的五兽帝就是这样,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被破坏了,赛高古的大棒也被击碎了。 在高潮阶段,出现在世界各国的暗剑迪玛迦也是令人兴奋的场景,中野觉得各大陆都有的话,也想给南美来一只。田口有个熟人,瑞典是他的故乡,所以田口托他的福要到了照片,在上海也派了特派员,这些是只有在各国才能拍到的画面。这样的展开,无论如何都不喜欢合成出明信片那样的感觉,这5个国家中有3个国家都会把视频寄来,只有照片的国家会以夹杂着特摄的形式拍摄。还有一点要提到的,片中迪迦对蕾娜回头的镜头,会让老粉觉得“看这部电影真好”,不过之后却让蕾娜说出了“长那么大”之类多余的台词,其实这句是中野写的性暗示台词,因为中野是拍AV出身的嘛,甚至还有人说把这段删了比较好,但最终还是保留了下来。就跟之前说过的那样,TV的最终回,本来Xio队员们应该都很活跃的,但是不管怎么想在时长上都塞不下,所以田口就把这些桥段全都剪掉了。但如果是剧场版的话,大家已经知道艾克斯的真面目了,一开始就让大地无法变身,做出让大家一起努力的故事,要不然会让大家产生对奥特曼的依赖感,奥特曼是在人类奋斗到最后一刻才会出现的。另一方面,这样也更好做怪兽电影。迄今为止都是知道谁是奥特曼就要说再见的模式,但是艾克斯会一直待在地球上。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一直在,这样的模式很新颖也很好。当初也想过让艾克斯穿上装甲,然后Xio队员们使用卡片作战,但TV的最终回就已经使用过怪兽的力量了,而且把这些全部都放进去就实在塞不下了,所以也作罢了。 其实在故事一开始,要登场的怪兽不是赛高古,而是安东拉,磁力光线会破坏扩展器。让安东拉登场本身也是因为和青石有关。当时还是预计有五只怪兽登场的时候,本来想让怪兽一只只登场,但因为那样故事就变得复杂了,反而想一开始就让最终BOSS登场。这回的主题之一,就是制作王道的怪兽电影,最近的作品中出现了中BOSS级怪兽之后出现了大BOSS的模式比较多,但田口喜欢的怪兽电影只是为了制作像摩斯拉和金刚一样有魅力的BOSS怪兽,然后来打倒那家伙的故事而已。这回要塑造那样有魅力的怪兽,那就让奥特曼变成机器那样不能变身不就好了吗?所以田口放弃了安东拉,从故事的一开始就让BOSS怪兽赛高古出现。但是赛高古只有拳头和口中的火焰,没有其他武器。靠近的话会被殴打,离远的话会被喷火。因为背上全是针,所以不能从后面进攻,这样的怪兽很强。而且,仔细一看,每个部分都像昭和时代的怪兽。内隆嘎的头,巴尔坦的眼睛,胸部有绿蒙斯,雷德王的褶皱,尾巴是斯芙兰,背部是巴郎,打开胸膛则是碧奥兰蒂。而且田口非常喜欢斯芙兰,小时候发现了爬山虎,就假装自己被爬山虎卷起来大喊“啊啊啊啊啊啊!!”、“我现在就来救你!”像这样的经典游戏。对田口来说,无论如何比起英雄还是更喜欢怪兽。 而拍摄方面,本作则是与TV的最后两集一起拍的,要同时进行最终两话和剧场版的拍摄是很辛苦的,就连有“铁人”之称的坂本浩一,在拍摄捷德最终回和剧场版的时候都很辛苦。因为并不是按顺序拍摄的,要在同一个取景地同时拍摄TV和剧场版的场景,而所讲的故事又不一样,所以田口的脑子也要换来换去,这真的很辛苦。而且在外景拍摄的时候也要所有监督都过去,把他们各自担当回数需要外景拍摄的地方都拍完,所以TV最后一集的大爆炸其实和第五集是同一天拍的。后面欧布更是这样,TV和剧场版的故事要是不做出改变的话,最终两集和剧场版一起拍,都要搞不清自己在拍什么了。欧布拍摄最终回和剧场版的日子能多点,特摄部分都能正常拍摄,但需要用到布景的本篇就只能一次拍完了。因为TV最后两集的故事偏严肃,所以这回的剧场版就要拍得偏娱乐性,要让即便没看过TV的观众也能乐在其中,并且本作侧重于特摄,希望现代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微缩模型的魅力,做了比TV更大规模的特摄布景。顺便一提,通常由宣传部来制作预告片,但这次则是田口监督亲自制作了预告片,而且上面还要求过要以女性观众为目标,但是田口觉得原本作为主要目标的男性观众也已经离开了,所以没有采纳。而且本作在田口的心中还有一个主题,大家在看奥节上的舞台剧时,当奥特曼遇到了危机,小姐姐就会说“大家一起声援奥特曼吧”,坐在下面的小孩子们就开始嘶声呐喊给奥特曼加油,之后奥特曼就站了起来。田口想把这种感觉也加进剧场版里,所以我们能看到Xio的队员和黑崎等让拼命的给奥特曼加油的场景。虽然很辛苦,但拍《艾克斯》真的充满了干劲,在田口心中,这部剧场版就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出自2017年的访谈,所以不包括17年之后的)。 作者:巴尔坦殿下 资料协力:@南浦嗣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