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烛(闻一多)——老师

2021-09-10 23:34 作者:隐生宙语  | 我要投稿

红烛(序诗)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开头便引用,这是全诗的主旨吗?我每当看着蜡烛燃烧的时候,会感叹于生命的转瞬即逝,个人时间的流淌对于既定实体来说简直小的可怜。为什么要点燃蜡芯呢?)

红烛啊!

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可是一般颜色?

(我们尝试将任何实物都概括总结在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对于新的知识体系的建立是很难,但是我们如果不采用这样的方法,那学习任何新的实物都将遇到很大的麻烦,比如学英语,我们开始都是尝试用汉语来学习英语,但是学到最后,发现其实是有其他办法记录学习的。所以?!!)

(这里用红烛的芯来看照诗人的心,诗人是什么呢?我想,诗人是一种幻想,也是一种幻象。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是诗人,这也是说一个人可以写诗。说到这里,我想起来前两天看到闻一多的文艺评论里的已经话“诗的情感是很丰富的,但是现在的新诗的情感似乎囚困在了一种西方化的情感里。越来越多的人把情感放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上面,自然像李白和贺知章(孟浩然)般的感情就关注的少了。”看完,我哈哈笑了一下,原来的人难道可以预测未来?)

(总之,这一小段,我个人认为平淡无奇,是引人发问自身。)

红烛啊!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老实说是工人制的蜡,是资本家建设的工厂,是资本建立的规矩(玩法),是人的欲望决定的流通货币,是欲望点的火。)

(在水深火热的时代,毁灭蜡烛是主要目的,这是冲突;或许蜡烛发出光亮才是过程,这是矛盾。)

(主流的解释是革命者:“正义是杀不完的”(闻一多语句))

红烛啊!

不误,不误!

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这正是自然底方法。

(自然的方法就是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最暴力的方法,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屈从是人的常态。)

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

烧罢!烧罢!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生于劳动人民,死也要回馈劳动人民吗?昨天刚好做完《原神》的魔神任务,看到万叶让失去光亮的神之眼重新发光亮了起来,奋勇不顾生死地接下雷神的无想的一刀以救下旅行者,同时配文“总有地上的生灵,敢于直面雷霆的威光”。我想这和那些先烈为后人有个朗朗乾坤而英勇赴死的状态是一样的吧。捣毁软弱的监狱。)

红烛啊!

你心火发光之期,

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无奈的情况,让人深思。也唯有鲜明的对比,才能震撼愚者的心灵,否则,愚者自愚。)

红烛啊!

匠人造了你,

原是为烧的。

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很难说这不是在告诫或安慰那些无私奉献的人,比如老师,今天也是教师节,老师是很重要的,人没有老师,就和野兽没有区别。所以老师的责任非常重大,我敬佩那些“红烛“,敬佩其在燃烧的时候还能抵抗残风。此时,夜晚将近12点,还有很多老师在教书育人,是啊,教书育人。)

红烛啊!

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

不息地流向人间,

培出慰藉的花儿,

结成快乐的果子!

(既是一滴水,便流向大海、既是一棵树,便荫泽一行人、既是一口井,便养育一方土。我说不了什么了,我感觉世界浩浩荡荡地前进着,是快乐吗?但总感觉空荡荡的,世界能不能停下来,休息一会,回头看看角落里的红烛呢?)

红烛啊!

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灰心流泪你的果,

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看来闻一多或许早就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因为秉持着自己的因,所以对自己的果没有怨怨言。

我很难受。但是这已经过去了约一百年。他有一百年的孤独吗?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句话的派生似乎很多,但每看一次,都有些许感触。)


红烛(闻一多)——老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