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中华诗词之美(全50讲)
2023-02-16 16:31 作者:哼哼哈嘿-_-嘿嘿嘿 | 我要投稿

第一课 词产生的背景
诗和词是有区别的,诗是诗人的主观表达,主要用来抒情和言志。抒情诗里往往也蕴含了志向,比如李商隐的诗,从表层文字看大多在讲感情,实际也抒发了志向。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诗经•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夭:少(四声)、好之貌。年轻、美好的样子;
灼:形容花开得红火、热烈;
子:无性别,可以是男子也可以是女子;
之子:这样一个女子;
于归:女子出嫁;
宜:和睦,美好。
诗言志。——《尚书》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经•毛诗序》
诗言志,文载道。
士: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志);百工:劳动人民,手艺人。
我感觉应试教育把大家都教育成了读书人,但赚到钱养活自己就很不容易了,哪还有为家为国的志向。读书人越多,百工越少,应该也不是个好现象。
吉甫作诵,以究民讻。——《诗经》
吉甫:当时的一个官职,作者姓尹,称尹吉甫;
诵:歌、诗;究:
追究、察考;
讻:凶恶的大臣。
吉甫作诗,是为了追究一个对百姓很坏的大臣。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唐•李白《永安东巡歌》其二
大意是:如果任用我,我就会像东晋时期隐居在东山的谢安石一样,在谈笑之间平定战乱。这是李白的志向,老师说李白说地是大话,叶老师好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