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散练杨式太极拳三十七势·分组

2020-09-21 00:25 作者:润乐坊  | 我要投稿

散练杨式太极拳三十七势·分组


桩功三势:


预备式

起势

收势


擒拿八手:


揽雀尾

单鞭&斜单鞭

提手上势&手挥琵琶

白鹤亮翅&退步跨虎

云手

如封似闭

十字手

上步七星


摔法五招:


斜飞式&野马分鬃

搂膝拗步

海底针

抱虎归山

单鞭下势


缠拳五捶:


肘底看捶

进步指裆捶

进步栽捶

转身撇身捶

进步搬拦捶


长拳九式:


扇通背

转身白蛇吐信

倒撵猴

打虎式

高探马带穿掌

玉女穿梭

弯弓射虎

高探马

双峰贯耳


腿技七路:


左右分脚(弹踢)

左右蹬脚(正蹬)

左右转身蹬脚(侧蹬)

左右金鸡独立(膝撞&提膝防御)

左右十字腿(中扫)

左右双摆莲(高位腿法)

左右小摆莲(低扫&勾绊)


说明:散练的意义是为了举一反三,所以合并相似型的招式。单鞭和斜单鞭是“惟方向正斜不同”,同招异名。提手上势和手挥琵琶是招式的完成方式不同,功用一致。白鹤亮翅和退步跨虎是用法的不同,一为擒拿,一为摔法;退步跨虎拳理复杂,实战价值偏低,故并入白鹤亮翅。斜飞式和野马分鬃是拳理的不同,一为靠法,一为挒法;野马分鬃可理解为“分野马鬃”,採腕、挒喉、下阴脚,掌心朝上以运整劲;斜飞式因为对付拳、脚皆可,所以将野马分鬃并入斜飞式。


腿技需配合拉伸运动,所以务必散练。杨式太极拳的转身双摆莲包含低扫和外摆莲这两招,出于对实战的需要和自卫的控制性,我将其拆解为左右双摆莲和左右小摆莲。就我所能查阅到的资料,转身双摆莲这个招势有一个随着传统杨式太极拳85式套路推广而逐渐被阉割的过程,而作为本来的高位腿法招势,我个人认为应该包含的是里合腿与外摆莲这两招。


孙国玺、孙宝胤在其所著的《太极缠丝腿》中描述和表现了里合腿与外摆莲的缠丝用法。若想更为生动地理解,可参考刘家良在《漫画神拳》里演示的无影脚和托尼·贾在《冬荫功》里的腿法关节技。无影脚是卡对方视觉死角的高位腿法,腿法关节技则是缠肢、架锁、断关节的腿技。


《太极缠丝腿》对缠丝腿法的分类是先分内旋和外旋,再分前旋和后旋;前旋以后脚根为旋转轴,后旋以前脚掌为旋转轴。说实话,不好记也不好练。个人认为应该先分前旋和后旋,再分内旋和外旋;且定义:前旋以前脚掌为旋转轴,后旋以后脚根为旋转轴。如此,太极拳的腿技就可以融合现代搏击的腿法以还原太极拳的实战性,并保留太极拳的腿技所独有的太极缠丝劲。


过去在习练杨式太极拳套路的时候,总是会听到或看到“脚尖内扣”、“脚尖外摆”这样的说明。我一直很疑惑这种多少让人感到别扭的招势转换动作,到底有什么意义;就实战而言,要是形成了身体记忆可实在够呛。现在看来,应该就是在套路中融合了太极缠丝腿的习练了。


散练杨式太极拳三十七势·分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