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抗疫电视剧《最美逆行者》开播,口碑炸裂
首部抗疫电视剧《最美逆行者》开播以来,受到观众网友广泛好评,口碑炸裂……
这是某段宣传文字,接着Ta还按照官宣照读了介绍说这部剧是根据疫情期间真人真事改编,反映了当时老百姓真实生活,感人泪下的抗疫故事。
预告片中展示的内容确实看着很热血,让人动容。但实际情况却是该剧播出几天之后,在各平台的打分迅速下滑。
豆瓣评分2.4,知乎评分0.6


但是现在这些评分已经神奇地看不到了,豆瓣底下的评论通道也被关闭了。
出品方宣传是这样的。

这条官宣底下的评论区在昨天半夜(20号凌晨)的时候,还是骂声一片。
当然,现在已经变成了精选评论,果然是清一色的网友好评、赞美。
评论区与转发区截然不同的风景。
面对这种评论两边倒的情况,有些人说是黑子恶意评低分,拿着截图断章取义。那这些所谓黑子是指什么人呢?
有人马上解释,这些黑子是肖战的抵制者,因为肖战参演了这部电视剧,所以他们为了抵制肖战而无脑黑这部电视剧。
没看过这部剧的话,不如先看看是什么样的截图导致了断章取义。



光看截图是不是会觉得有些太那个了?
电视剧是讲整个故事,有一个完整故事,是不是就能体会到编剧想要传达的意思了呢?
那么就来简单概括一下这些片段在剧中完整场景里是什么样子。
剧中抗疫号召一传达,男性毫不犹豫地立刻踊跃报名,女性坐板凳上一动不动,然后被领导点名“女同志”之后,有一位女性站出来报名了,却立刻被旁边的大姐拉住,劝阻。
这位女司机毅然要坚持报名,只因为她离婚了,不需要顾家,她可以参与抗疫中!
有网友就说了,这不是很正常的吗?你们呀,戾气太重了,有什么好喷的。
我们公司出外勤的时候都是男的去,女的就是要顾家照顾老小,不出差的,这是照顾女员工。

难道男员工就不配照顾家庭了吗?还是男员工就不配拥有家庭?
这不仅是在刻板化女性形象,也是在侮辱男性。
不禁让我想起去年底的一组职场性别歧视调查数据,底下评论中有人觉得自己并没有感受到职场中存在性别歧视,还有人觉得女性被歧视就是因为她们每个月要来月经,已婚已育的女性还经常为了家庭在工作上请假,这是对老板的不公平,所以活该被歧视。
可是,这不是普通工作的时候啊,是疫情期间!
我能理解电视剧里用普通人的畏惧退缩来突出主要角色的高尚大义,可现实中老百姓们都是积极配合国家抗疫工作安排,封禁小区时该在家的就在家,特殊行业该全体到岗的就没人请假。
在抵制方的评论中,看到很多曾经投身在抗疫一线的人发出自己的抗疫荣誉证,他们只是想说在全民抗疫的日子里大家“报名的时候男性跟女性都一样积极”。

随着抵制呼声越来越高,哪怕是话题一个一个消失,依然还能看到很多网友发布不满。
所以很快,这部剧的出品方,艺术总监白一骢针对之前恶评对记者说道,“故事是故事,价值观是创作者赋予作品的。而创作者赋予作品价值观,和最终观众能够体会到的价值观,不是一样的。”
他认为解读是一个非常私人的事情,甚至将此比喻为“你只要有6行字,哪怕你是个圣人,我都能把你扒得体无完肤”。
根据这段采访,我个人的阅读理解就是这位总监认为之所以出现网友恶评都因为是有人在他们出品的内容中故意找茬,鸡蛋里挑骨头。
作为一个扑街写手创作者来说,我也有同样的体会,不管写出怎样的故事都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但像这部电视剧,已经引起那么多人的不适跟反感,剧方依然觉得他们只是在挑刺,是为黑而黑。这已经让人感觉到很迷惑了。
有人指出这部剧的导演曾拍过《娘道》,作为创作者,会有习惯在自己的作品里加入一贯的价值观和自己的理念,想要传达给观众。
除了前面那些明显的已经抹杀了抗疫期间女性的贡献,这部剧还有一些打着真实故事改编,二次创作出普通人生活的片段,请看下图。



又是那熟悉的味道,又是那熟悉的配方。
作为首部抗疫剧,为什么会有这么令人窒息的婆媳对话呢?
为什么会有一种错觉让人以为这怕不是《娘道2》?
哎,不对!这就是抗疫剧,展现了婆媳携手抗疫的温情时刻!你们不要理解错了!不要为黑而黑!你们去看剧啊!


这台词中满满的自豪感都要溢出来了。
根据剧情描述的故事,所展现的内容是抗疫期间确实有很多英雄挺身而出,为之努力,不怕牺牲。这确实很让人感动!
只不过这些英雄里女的太少了,不多的女性还是被领导点名的。
普通人在抗疫里怕事退缩,不想让自己老婆报名抗疫,直接跟领导对话。领导也是非常人性地优先考虑家属的意见。这位家属不是担心老婆去参加抗疫被感染,而是家庭情况真的特殊,有老人孩子需要她照顾。
我看到有位网友说的很客观,分享给大家看看。

还有一位网友的图片也有点意思,放在最后,出处见水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