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车主VS油车车主:都是韭菜,非要比谁比谁更好割?
10年前,韭菜还是一种蔬菜,但是在今天,韭菜好像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动不动就是被割韭菜,或者把人当韭菜养。
韭菜的说法,也在汽车圈盛行。哪个汽车品牌降价了,那老车主就是被割韭菜了。新技术问世了,老车主也是被割韭菜了。
但是如果放在更大的视角来看呢?油车车主经常嘲笑电车车主是韭菜,你看电动汽车的技术更新那么快,一年一换代,你们先买电车的车主都是韭菜,电池没几年坏了,又要花一大笔钱换电池,纯纯的韭菜。
电车车主,也嘲笑油车车主是韭菜,油价现在这么贵,油价里面接近一半都是税,我用家充行驶成本只有你的10分之1,我还不用交养路费,油车马上就要被淘汰了,你们不是韭菜谁是韭菜?
但是,电车车主最近也傻眼了,公共充电桩的价格是蹭蹭往上涨,很多地区的快充桩,高峰期的价格都快要2块一度了,算下来,行驶成本都快赶上油车了,难道我们也变成韭菜了?
其实啊,油车和电车车主也没必要互相指责了,都是韭菜,还非要分谁更好割?按照以往的历史经验来说,电车大规模普及或者市场占有率超过油车的时候,就是充电价格飞涨之日。
之前为什么电车可以享受新能源补贴,可以上绿牌,可以在有些地区免停车费,可以不交养路费、地方教育费等各种税费,那是因为电车的数量还太少了。电车产业和电车车主都需要培育,在如此小的基数情况下,如果像燃油车一样收取各种税费,不利于产业发展,也容易吓跑了潜在的消费者。
而油车不一样啊,国内保有的机动车,绝大多数都是油车,2022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约3.2亿辆,其中燃油车占96%,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也非常成熟的群体了。每年包含在油费里缴纳的养路费、基建费、教育附加费、增值税,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增加,甚至超过燃油车的时候,可以预料的是,新能源汽车也将缴纳养路费、教育附加费等各种税费。怎么缴纳?可以通过GPS和北斗卫星定位,计算每个车主每年行驶的里程,其中有多少铺装路面,多少国道,多少高速,按照里程来收费是最实际的。
那充电电价怎么涨呢?毕竟电价关系到国计民生,其实也有办法,公共充电桩好涨价,要是家充的话,安装独立电表分开收费就行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如果种过韭菜的都知道,韭菜从来都是一茬一茬的割,你暂时没被割,只是你还没长成熟而已。
所以,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被割韭菜都是免不了的,买了之后就别想这些有的没的,踏实开就是了。人这一生,谁还不是韭菜呢?看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