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看 新瑶海》第144期|瑶海区:提升城市“颜值” 绘就幸福画卷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瑶海区在持续深化“一改两为”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环境提升”三大行动。在环境提升方面,以城市品质提升为主线,积极推进老城区环境“小而美”惠民提升行动,补齐城市环境短板,扮靓城市客厅,提升城市“颜值”,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遇景”,绘就了瑶海幸福生活新画卷。


扮靓城市公园 市民生活更舒心
晨曦初上,在瑶海区的左岸公园里,市民或慢跑、或步行、或随着春风翩翩起舞,如诗如画。左岸公园依水而建,河边绿树成林、碧草如茵。在绿化设计上,公园在保留园内原有的景观树同时,又在公园入口新设置了标志性景石和花坛,周边游人步道则增添了精致花境。改建之后的公园让市民耳目一新。

左岸公园是南淝河绿化提升工程项目的示范段之一。现在,园区在做好公园绿化的基础上,设计别出心裁,增添了儿童活力广场,成为儿童乐园;同时,在大树旁设置了池树坐凳,在滨河边视角开阔处设置了健身器材,人性化的设计无处不在。

瑶海区结合城区实际,充分利用零散地块,特别是交通路口周边地块进行统一规划。据统计,2022年完成了“归园”等多处游园建设,同时,新增“东篱园”“守拙园”等7个街头游园,总面积约3.36万平方米;提升现有街头游园6个,总面积约3.82万平方米。


环保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环境提升工作既需做实,更需做细。目前瑶海区通过城区品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建设了43个城市街头小品、游园,为市民提供了更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城市品质的提升,群众是打分员。瑶海区环境提升工作卓有成效。如今,随着一个个绿色公共空间在瑶海区各个角落“诞生”,城市的“边角料”正逐渐成为广大居民心中的“诗与远方”。

多措并举 小街巷换新颜
城市美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瑶海区从细节入手,加大对辖区小街巷的管养力度,确保建得好、管得好。

近年来,瑶海区不但在全力提升城市绿化品质上下功夫,在改善城区交通道路节点上找办法,更在打造瑶海特色花境上讲细节。目前瑶海区正在加大城市小街巷的改造管养,让小街巷转角“遇到美”。


数据显示,2012年市政设施分级管养改革后,瑶海区分步实施小街巷改造。目前已经新建了和平路邮政小巷、小河弯路、明月巷、惠康巷等57条小街巷。这些承载居民日常生活的街巷的变化,提升了城市“温度”,增强了群众幸福感。
做好“水文章” 加快高质量发展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了更好优化环境,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瑶海区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按照“系统谋划,分步推进,抓牢重点”的原则,科学谋划、分类实施、规范推进水环境整治项目。

作为依水而生的瑶海区,南淝河穿境而过,辖区4条河流纵横交错,滋养了瑶海百万市民。

据介绍,为了抓实抓牢水环境治理,瑶海区全区主要河流均安装了智能化自动监测设备,全天候、多时段的监测水质状况。辖区的四条主要河流通过综合治理,水质不断改善,已经成为居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为了进一步提高辖区水环境,瑶海区新建地埋式雨水处理项目。位于桃花潭路的南淝河初期雨水截留调蓄项目,主要是控制瑶海区南淝河干流初期雨水污染,工程采取“地下净化,地上美化”的理念,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好去处。

目前,南淝河初期雨水截留调蓄项目,结合周边整体环境,主要是在雨季对于初期雨水进行科学管理,智能控制,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并循环利用,在改善水环境方面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水质净化了,环境变得更美了,这些看得见环境变化让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倍感幸福。

下一步,瑶海区将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为起点,对城市绿化等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美化生态环境,进一步净化社会环境,全力为居民美好生活而努力。
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线,瑶海区从城市细微处着眼,精准发力,加快推进大型亲民类公园建设,不断完善城区道路和市政设施,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服务能力,让城市功能更加完善,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在争创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示范区、老城区更新改造示范区的同时,早日实现瑶海“千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编辑:沙金 制作:王晓娣
全媒体记者:刘秉正 李二明 许翼
新媒体发布:龚雪
主持人:程佳慕 金山 配音:李佳
执行制片人:朱千里
制片人:关堂所







https://www.ixigua.com/home/363243154859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