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笔记(连载六)

(本文作者:陈汝佳歌迷,网名“夕阳”)
学员又就音乐剧里的一半说一半唱是不是说话式唱歌方式、音乐剧和流行在演唱上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展开探讨。
杨竹青老师也是一个音乐剧演员,她告诉我们,音乐剧更讲究以说代唱,音乐剧里边讲究人物在前,所有的唱、念、做、打、声态、形表都是在人物个性的前提下做出的一切,如果我们在唱和说的时候,声音差别大,就会出现跳戏、出戏和丢失人物的问题,所以音乐剧更讲究以说代唱,声音状态必须在统一的一个状态,音乐剧演员在唱的时候,真声的成分可能会更多。
群内的助教和一些有见识的学员告诉我们,音乐剧剧目篇幅较长,需要融入角色特定的需求,歌手需要能歌善舞,还要有一定的美声基础更佳,除了音乐,还有戏剧的成分等等。音乐剧演唱能力分为legit、belting、character。
雪宁老师说,这些很专业,杨老师在线下大师班都有专门介绍和示范。
群的小伙伴们如海绵吸水一样渴求知识,只要涉及音乐领域的知识都想要了解。不少学员自身也是音乐工作者,他们希望在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能在群内找到解决。
学员张老师说:对于少儿声乐来说自然的歌唱最重要,每个孩子的声音条件不一样,我们不能把孩子们教成一个腔体,所以我觉得流行唱法比较适用于童声演唱 ,希望付老师可以给我们做童声演唱的老师讲解一下怎样识别和探索孩子们的声线!在我们这里只要是学声乐的家长都追求那种亮亮尖尖的声线,总是问我们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唱不出那种亮亮的声音,她们总觉得唱的好就是亮亮的音色,所以我们一直都很困惑,辛苦各位大咖老师们的解答!
李超群老师回答,为了追求一种音色,去给孩子塑造这是一种误区。
李超群老师简单直接的回复,让学员张老师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说,我觉得对于童声来说只要声音干净清澈就可以了,对于那些特有的音色那就看孩子自身的条件了!
有学员询问学声乐最好的年龄段,雪宁老师说唱歌是本能,随时开始,教的方式不同而已。

群内进行文字交流的时候,薛枫老师就几位学员发出的演唱,细心聆听后逐一语音点评,指出他们演唱中的优缺点,给出提高改进的建议。薛枫老师的声音磁性柔和,简直不要太好听了,小伙伴喜欢得不得了!
雪宁老师打趣说,两位助教在这儿又吸粉啦!
学员美臻回答,老师们早就有一沧海的粉丝啦吧,现在不过是多加了几颗粟米吧!
学员宛昕由衷赞叹,两位老师辛苦,其实从多年学习和唱歌的经验来说,歌唱这件事除非是天赋异禀的这类,绝大部分都是普通些的,尤其是较为初学的人,是一定需要在专业老师指引和帮助下学习进步的。靠自己悟自己学唱,提高程度就比较有限了。期待疫情早些过去,期待线下跟专业的老师们学习。人生短暂,尽量别耽误时光,少走弯路。
说到天赋异禀可以无师自通自悟而获得成功的歌手,除了佳哥还有谁呢?
记得曾看过一篇网络上的教学笔记,一位老师在讲解真假声转换时请学生回去听听陈汝佳演唱的《黄昏放牛》体会一下。
下次学生回来上课时对老师说:我觉得我们是白浪费时间学唱歌了。
老师很惊讶说:这怎么会呢,你们都这样聪明又有天赋,你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每次学习回来都有进步啊!
学生说:老师们都很用心,我们的确每天在进步了,我们这些院童凭借各自的天赋,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学习,熟练掌握一些演唱技巧后,也可以取得各有所长的成就。我刚才这样说是另有原因的,上节课老师让我们回去听陈汝佳唱的《黄昏放牛》学习真假声转换,我不光听了他的《黄昏放牛》,还把他唱的所有的歌也听了一遍,感觉这人的唱功太可怕啦,不仅仅是真假声转换顺畅自如无人能敌,而且驾驭各种曲风的技能也让专攻其一而有大成之辈望尘莫及!我们所有院童再花十年时间学习也赶不上他的那种境界!
这段对白,仅仅是这位老师教学生涯中的一段小插曲,几个音符弹过教学依然如常进行,相信那位学生定会明白学无止境,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我们也都只是碌碌庸人,能有老师专业指导实在太幸运啦!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