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功能(主导)与第二功能(辅助)的区别
正常人除主导功能外,使用强度最强的是第二功能。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有这种感觉:对于同一功能而言,处于第二位的人看起来用得反而比处于第一位的人多,感觉好像用的强度更强一样。
事实上,第一功能和第二功能的差别是很大的。荣格在《心理类型》书中,提到了主导功能与辅助功能这一对概念。在他写书的时候,还没有提到三功能和四功能,包括五-八的阴影(这些都是后人完善的)。三、四功能也可以说是“辅助功能”,但主导功能永远只有第一功能。此外,心理类型中最基本的区别就是内倾与外倾,一个内倾为主导的人,他的外倾最多也只能是辅助,他依然更多的是体现了内倾的气质。
第一功能基本是天生的,或是在很小的时候就确定的,不论何人都能熟练运用,而且无法被搁置,无法摆脱它的“束缚”,也很难控制自己不去用它。一天24小时,除开睡觉,大部分人可能近半数时间都与一功能有关系,甚至沉浸在一功能中。举个简单的例子,主导功能是直觉的人,可能走在路上都会想着这样那样的事情,看起来目光呆滞。主导功能从小就伴随着我们,我们对它太熟悉了,对它是什么样的,怎么使用,主要的优缺点等等都一清二楚。
但辅助功能就要弱得多,虽然你可能依然会沉浸下去,但当你不想用了,可以随时搁置它。例如辅助功能是Fi的人,可能有时候觉得陷入到自身情感中感到很累,他们可能就会暂时把情感搁置下来(如果愿意的话),用三功能的思维来生活处事。尤其是对于发展比较完善的人,二三功能之间的配合和切换是很容易的。而且重点是“搁置”,只是暂时不用,一旦需要时,它又可以被随时调动出来。当然这是对于功能整合较为完善的情况。
如若发展不完善,辅助功能反而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阻碍。之前提到我们对主导功能很熟悉,但是对辅助功能却不一定熟悉,总之肯定没有主导功能那么熟悉。不熟悉就会造成一个麻烦:容易误用,容易用过度。举个例子,辅助功能是Fe的人,可能会毫无怨气地一味容忍别人,不断弱化自己的情感,甚至于逆来顺受;不敢麻烦别人,总是怕惹到别人,使别人不高兴等等,这真是用的十分露骨,简直是Fe得淋漓尽致。这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用过度的例子,完全背离了这一功能的初衷。这可能源于他们对Fe的误解,而主导功能是Fe的人往往不会有这种感觉,毕竟是外倾人格,更善于表达。更深的原因在于,主导功能是Fe的人对Fe的理解更深,他们能灵活运用,而且知道这个功能的缺点,所以能尽量控制着自己不往负面方向去使用。
正因为人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主导功能,并对它十分熟悉,所以主导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某人所要努力的方向、所达成的目标,他无时无刻不为了这个目标努力。而第二功能则仅仅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是达成主导功能实现其目标的手段。这时候,由于辅助功能作为了一个手段,在使用上就显得十分露骨、突出,以至于连误用的用得淋漓尽致。例如,一个主导Ni,辅助Fe的人,他一直在努力追求并实现一个宏大的目标,而他会通过Fe广交朋友、获得更多资源,辅助他去达成这个目标;一个主导Fe,辅助Ni的人,他致力于实现整体氛围的和谐,他会通过Ni对事情、对人际关系的洞察去实现他的目标。
本人才疏学浅,上面许多描述或许不到位,最后贴一段荣格心理学引论中的原文:
荣格认为,很多人都相当未分化,以至于即使是辅助功能,也是“相对无意识的”。有过度的差异对于辅助功能的态度而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在优势功能旁边的一切,或多或少是无意识的。荣格也谈到了一种模糊的第三功能,还有第四即“劣势”功能,他赋予这种功能一个特殊的地位,因为它最接近无意识,是问题“敏感”“过敏”反应的来源。这个劣势功能就是“拖分化过程后腿的功能”。劣势功能通常是羞耻的来源,与优势功能相反,它是人格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