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79列车湖南郴州境内撞上塌方,到底多大力?特快火车出现的时候也是高铁待遇

3月30日11点40分许,京广线湖南省郴州永兴县高亭司镇永华村境内,京广线马田墟至栖凤渡站下行区间发生线路塌方,T179次运行至该区段时,火车司机发现后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列车撞上塌方体,导致列车脱线。T179次(济南至广州)列车发生脱轨侧翻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重伤、123人轻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也是自疫情以来,山东首条恢复办理到达武汉客运业务的列车,途经武昌站。

特快列车相比于高铁300公里时速慢的多,直达特快和少数采用了25T车体的特快,最高限速162km/h。多数特快采用25K车体,最高限速142km/h。其他的客车,包括快速、普快等,最高限速122km/h。
此次事故列车为25k车型,最高限速应为142公里。如果全速行驶,脱离时间是0.1秒的话,加速度就是39m/s2。这是多么大的力呢?
T179次采取19节编组,其中第一节是行李车;第2-11节是硬卧车,每节定员66人;第12-13节是软卧车,每节定员36人;第14节是餐车;第15-18节是硬座车,每节定员118人;最后一节第19节是空调发电车,也是本次起火之处。按照一节40吨计算,火车头130吨整个火车重量:硬座车:48.8吨 / 52吨(双层车)
软座车:41.6吨 / 51.4吨(双层车)
硬卧车:47吨
软卧车:47吨
空调发电车:60.5吨
也就是这辆火车重量上千吨,全速冲撞是自身重力的四倍,好了,自己想象吧。好在撞上塌方时候,已经在制动了。

中国虽然已经全方位进入高铁时代,但是普通列车仍然占据中国的半壁江山。就算是快速交通盛行的今天,春运出行选择火车的人群比例,达到了70%以上。其中,高铁出行占了火车出行的不到四成。这就是说其中六成人还是会选择普通火车,这其中就包括其中的特快和普快。
除了运载能力问题,地理问题也需要考虑。中国幅员辽阔,修建青藏铁路有多难,估计各位应该了解。而且高铁运行时间不会太长,到目前为止,从广州出发的高铁最远也就只能运行到北京。不能长时间运行也是高铁安全性的考虑。
高铁虽然速度快,谁知而来的也就是危险性的增加。连普通列车都会出问题何况是高铁?对于25K型列车从2000年来也有几次脱轨事故。

中国火车以及特快历史其实也是很悠久的。
虽然瓦特1776年就搞出了蒸汽机,但是中国火车历史却相当晚。慈禧老妖婆还把火车当成是怪物。中国第一台火车是1952年生产的解放牌。1956中国又生产了两台蒸汽机车,但是随后内燃机车成为了主流,蒸汽机车慢慢退出舞台。
从6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全面进入内燃机车的时代,东风型内燃机车奔驰在铁路上,他的造型就是传说中的大绿皮。到了70年代,特快出现,这在当时那绝对“和谐号”出世时的壮观。

1975年9月29日6时,北京—长沙第1次/第2次特快列车从长沙开始了它的首次旅程。
北京到长沙的第1次/第2次特快列车的开行,是当时轰动湖南甚至全国的一件大事。省会长沙有了一趟直达快车通向首都北京,而且被命名为第1次、第2次,无疑让长沙市乃至全省人民深深引为自豪。至今,北京—长沙T1次、T2次特快列车仍是全国客运列车的佼佼者,仍然在为父老乡亲增光添彩。
而当年特快列车的劳斯莱斯就是T32。
在那个没有高铁动车的时代,这趟车就是火车中的“王中王”。那时,这是杭州出发往北到得最远的火车。趟趟旅客爆满,售票窗口排队要挤破头。

T32次曾是国内配置最顶尖的列车之一。1998年10月1日全国铁路全面提速后,全车采用最新型的精品25K型车厢,最高时速160公里,是当时国内运行速度最高、最舒适美观的铁路客车之一。不过随后随着多次事故,特快列车降速到时速140公里。
这趟列车的乘务员个个都是百里挑一,一张宽敞的木板床、书桌和椅子、独立洗手间,毛巾、牙刷、拖鞋一应俱全,说“豪华移动宾馆”一点也不过分。这个场景,我们当初体验动车时候也出现过。是不是绝对历史很相似?

更相似的是栖凤渡还有一个典故。话说当初庞统因为没有给刘备看他的介绍信,因颜值太低就被派往耒阳当县令,正好路过了这里的渡口,由于郁郁不得志十分郁闷。一夜无眠的庞统睡醒已经是第二天中午。起床的庞统想找吃的,发现老板已经卖完饭了。过了饭点的庞统可就是不干了,老板刚好看到一个渔翁打渔回来,就买了他的鱼熬成鱼汤,加入当地的五爪朝天红椒粉、调入当地特产豆膏、茶油等佐料,用家里过节备用的干切粉做成一碗鱼粉。
庞统喝了顿时觉得精神抖擞,大声赞道:“此乡野之味,亦可登大雅之堂!快哉!快哉!”有了精神的庞统到耒阳当了县令便有了之后的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