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疗”有哪些新进步?

2023-08-04 13:29 作者:bilibili响  | 我要投稿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对比先前的诊疗指南(举成年患者为例)有了新的进步与改变,对此结合诊断分型、预后分层以及治疗创新药物方面,进行相应解析。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疗”有哪些新进步?

①诊断分型进步

根据最新临床研究结果,重新定义了FLT3基因的突变负荷比。通俗来讲就是过去有伴随FLT3基因突变阳性就会被认为是预后不良,但现在诊断的完善,定义了FLT3低负荷突变,尤其是合并NPM1突变,被划分为预后良好组。并不再笼统的把FLT3突变一棒子敲定是不好的。

②预后分层认知

对分子突变RUNX1、ASXL1基因突变的诊断认知也进行了提高(预后不良的认知),针对单体核型和复杂核型重新界定。所以,从一开始治疗的时候就可以对白血病病友进行更加准确的预后分层。

③治疗创新更新

在治疗方面的认知对比以往也有了进步,会对初始诱导化疗的剂量进行了更多强调,对于符合医嘱建议的白血病病友,增加初始诱导治疗的剂量可以达到更高的缓解质量,前提需通过严谨的个体病情评估。

此外,创新药物的开拓推动了整个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领域的发展和治疗模式的改变,低强度治疗方案新增了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适合年龄≥60岁的急髓患者。

对于年龄≤60岁的急髓患者,有严重合并症或是无法耐受高强度化疗者,也推荐接受低强度治疗,必要开展增效减毒的联合方案。

而针对复发难治急髓病例,新治疗策略FLT3抑制剂吉瑞替尼联合化疗可扩大治疗空间。与此同时,IDH1和IDH2抑制剂以及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在复发难治急髓治疗领域当中也有一席之地。

综上,急髓细胞白血病的诊疗指南进步,可以促进临床治疗,也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临床可操作性,推动康复的来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PD病友会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疗”有哪些新进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