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好书推荐《别胡思乱想了》,停止精神内耗
我们每天都要做大大小小很多决策,例如今天吃什么,开车选择走哪条路线,孩子上什么兴趣班,未来的职业选择应该如何规划……你是否担心过自己思考不够全面,导致错误的决定后悔万分?
或者你有没有过一种体验,有时候仿佛对一个问题越思考越焦虑,越焦虑就越想不清楚,越想 不清楚就越难以行动,越不行动就越被卡在当下无法动弹,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可能压力过度导致自己陷入情绪问题,严重的甚至陷入抑郁状态。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写到“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如今成为了广为流传的警句,是对生命和整个人类世界的感悟。他强调的不是人类不应该思考,思考是人类大脑的精华。其中的问题在于有时候我们会思考过度,超过了一定界限,思考的能力就被破坏了。那怎么能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呢?读了一本有趣的“小书”,其中有23个经过科学验证的有效方式,这本书叫做《别胡思乱想了,停止精神内耗的23个方法》。
这本书我很多年前就听过,是一本全球畅销260万册的著名“小书”。什么叫“小书”?,它只有半张A4纸那么大,而且只有100多页,又方便携带又好读。书中清清楚楚的讲解了23种防止过度思考的方法,有理论,有案例,有实操方法。出版社寄来了新鲜出炉的中文版,出差归途中很疲惫,此刻在飞机上1.5小时连读带实践反思,顺便写着这个文章,感觉神清气爽。在此分享阅读中的1个印象深刻的方法给大家,这个方法和课程中我们常讲到的AAA非常类似,既能防止过度思考,又能有效帮助我们理清问题。
23种防止过度思考的方法之一:4A减压策略。
今天在企业里给新一代年轻高潜同学上课,有一个同学问我,“老师,工作里有一些工作内容我不喜欢?影响心情,也很彷徨未来的发展,怎么办呢” 我也有曾经有这个烦恼,不过我解决了,回头去看,其实就是用的4A的方法。
4A策略指的是:避免(Avoid),改变(Alter),接受(Accept),适应(Adapt),基本上有了这套减压策略,我们可以从容应对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压力状态。
第一步 避免 (Avoid)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离开让我们烦恼的人或者环境,并不是每一个烦恼我们都要直面它。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为企业提供一些非常复杂的心理学工具正版DiSC认证课程,这类课程既有有趣的心理学分析的部分,也有在我眼里看来非常枯燥的理论讲解和统计学部分——我不是不能讲,但是我并不享受这个讲解的过程。每次上这门课,因为内容太过于繁重,都是两个老师搭配进行。我就选择与一位非常享受讲解学术专业内容的老师,我工作中最重要的伙伴Leslie一起搭配,我们的性格互补,刚好可以取长补短。这样我享受我的部分,他享受他的部分。每年为了和他搭配,在年初排班的时候,我就会争取他的时间表。
但是不总是尽如人意,有时候还是时间配搭不上,我需要直面这些课程内容。作者介绍的第二步骤就是,当你避免不了的时候,就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第二步 改变(Alter)
改变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不能躲开那个烦恼,看看是否有机会改变那个事情。
例如,坐飞机的时候你隔壁的乘客用很吵的功放在看一个非常无聊电视剧,我们躲不开,但是我们可以礼貌的询问对方,您是否可以使用耳机?或者要求空姐帮助与对方沟通。甚至可以要求更换座位。总之,我们没有必要忍着——因为忍着不会让烦恼消失,甚至对方也不知道你有这个烦恼。不如直接沟通,可以很礼貌,很温和,很坚定的提出自己的合理请求。
就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改变不了课程内容,那怎么办呢?那就要到第三步了。
第三步 接纳(Accept)
我改变不了课程内容这是一个事实,除了无休止的烦恼,不如接纳这个事实,调整我的心态,那就是我把每次这种情况出现看作一个给自己的“成长时刻”。
我是一个有成长式心态的人——我坚信我不会或者我不擅长的东西,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我就可以掌握的很好,甚至未来会发现其中的乐趣。所以,每次面临课程内容轮换到需要讲解“枯燥之物”的时候,我就想象为这是一个升级打怪的游戏之旅,打过去之后,我就自由了。很多时候,心态一旦转变,好像事情也没有那么难。
第四步 适应(Adapt)
作者说压力常有,只不过我们通过以上三步骤的思考和练习之后,我们就可以与之共存了。
我也是这个感受,经过几次“被迫”讲解我不享受的内容,其实发现也没有那么无趣,现在我已经找到其中的乐趣所在了,甚至已经自信满满的与团队说,如果需要的话,我可以自己完成两天课程内容。我不只是知识上做好储备,日常出入健身房也为体能做好了储备。现在我可以自豪的说,我都可以,甚至有什么更有挑战性的任务,都来吧!
结语
以上的小例子只是作者书中23个停止精神内耗的1个小工具,不知道你是否觉得是挺简单易用的?希望大家通过阅读不断的提升认知,认知会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和维度,最终带给我们更广阔的视野和全新的世界。预祝大家职场更高效,人生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