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3.8特别访谈——她眼中的泰拉
前言
笔者作为一名男性玩家,在体验整个游戏的过程时,往往会代入自己的视角来观察泰拉上的人与事。与此同时,我也会好奇有着不同生活经历的人,会如何用他们的视角来体验剧情。
在3·8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们邀请了几位比较熟悉的女性方舟玩家,用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来了解一下,她们眼中的泰拉是什么样的,和笔者以“男性视角”所观察的泰拉有什么样的不同之处。
借此机会,也祝所有妇女朋友节日快乐。

Q1:首先请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黒子:我是黒子,也叫二哈!主要写点文字,还有在回归线帮忙做点文编或者图编的工作!
粥铺:各位好,我是目前负责回归线期刊排版以及一些设计工作的粥铺。二创领域最拿的出手的参与就是鼓起勇气来申请做回归线的排版了。自己也摸过一些方舟相关的图,当然大部分时间我是找粮吃的阅读者。
树鹨:你好,我是树鹨(曾用艺名:渔者、喵太),代表作为《罗德岛绘本》《儿童画时间》系列,塑造了猞猁奶奶、毛茸茸42等二创形象。

我主要进行明日方舟角色种族原型的绘画创作,作品为大色块的儿童画风格,情节追求贴合原作,立意源自自己现实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与感悟。
作为一名自然爱好者,一个关注医学、心理、教育与公益的人,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在让大家认识更多可爱的生物的同时,能够成为一种公益性的、陪伴型的艺术:能够感动与温暖读者,能够促进读者对自己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理解,继而成长为更好的人。
当然,我有时也会将自己的一些灵感不加立意地记录下来,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创作参考。
Q2:各位入坑这个游戏的契机是什么?
黒子:一是因为很尊敬的人玩这个游戏,二是因为喜欢惊蛰!
粥铺:我也记不太清是因为什么让我在一九年五一假期下载了明日方舟并成为了开服玩家。在入坑方舟之前我并不关注手游开发之类的内容,可能方舟也只是当时放假了想找个顺眼的游戏玩吧。
但我知道是方舟的美术风格吸引我不断玩下去的。这时候我还是个破学设计的,方舟的ui设计和角色立绘让我眼前一亮,当时特别喜欢立绘的展示页面里把色标和套位线这种印刷品标记充当元素的设计,就好像看了还在制作的时装杂志一样。
树鹨:在2020年秋季,我正好通关宝可梦某代二周目,游戏荒之际想起19年好像很多人在玩一款抽卡塔防,就去搜索下载了,结果上去就是故事集乌萨斯的孩子,看完剧情非常对电波,认为对我的认知成长有帮助,就深度入坑了。
熊团剧情里博士和阿米娅的对话“擅自提供帮助是自我满足”参与了我的价值观微调,舟的剧情是我觉得最有魅力和生命力的地方,也是三年后仍吸引我打开游戏的原因。
Q3:各位最喜欢的角色(不限于干员)是哪一位呢?最喜欢的SideStory(或故事集)是哪一个?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角色/故事?
黒子:很喜欢雷子姐这种刚正又能自理自立的女性!
最喜欢的环节是春分,因为看到方小石,就有点心疼这孩子欸。
粥铺:我很喜欢博士。官博。在看博士相关剧情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更像是读者在旁观博士从碎片化的内容里拼凑自己,这种打破次元壁的感觉是在其他游戏里从未体会过的。博士的经历十分复杂,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地方,但是鹰角总是填一点然后挖更多坑。博士的过去和当下随着剧情深入也逐渐揭露,相信大家看完如我所见都会喜欢上博士!现在失忆后在罗德岛重新出发的博士感觉精神状态会更健康一点,精神病人蛮精神的嘛!爱吃奇怪小零食,凌晨四点口泡面也是了不起的魅力点。这样有着众多谜团,可爱可靠又成熟睿智的理想主义者博士真的太合我胃口了。希望鹰角多写点官博,多多填坑。
剧情部分很难选一个最爱的。每一次的活动都能给我惊喜。比较近期的活动里和朋友讨论最多的是叙拉古人,剧情随着地图和视角的切换来推进这种新的形式让每个角色都得到充分描写,不过感觉UI还有进步空间。卢比奥的演讲真的很让人震撼,贝纳尔多的坦白和丹布朗的觉醒与死亡也很精彩。西西里夫人和阿格尼尔也好可爱!当然叙拉古青年组也真的很有魅力,很期待二期剧情!!而且我特别喜欢这次活动的ost,尤其是狼之主那首,听的时候脑子里会浮现贝纳尔多和扎罗对峙的画面。这次活动能很明显地感觉到编剧的温柔,故事情节很理想化。不过这也是我很喜欢明日方舟的原因,舟的故事在现实的深刻与理想和希望之间平衡的很好。
树鹨:角色方面我最喜欢临光,从入坑喜欢到现在。她是很典型的骑士角色,体现了理想而纯粹的对正义的追求,用以表现的元素也是金色的光芒,可以作为我心目中标准榜样(“只能无限接近的真理”)的具现;并列喜欢灰喉,她代表的则是当前的我,一个有人性缺点弱点、又在对自我和对世界认知的过程中追求正义与理性,进而不断成长的立体的人。
Sidestory方面我最喜欢沃伦姆德的薄暮,一方面是因为灰喉在剧情中的塑造很好,另一方面是它讲述的其实是现实生活的常态:真相会被立场与情绪掩埋,无能为力的事情占大多数,人能做的只有向前看,珍惜身边人,过好当下的生活。
Q4:各位在阅读剧情的时候,会更关注哪一方面的内容呢?
黒子:剧情的逻辑性吧,比如每个角色做的行为,和他的逻辑支点,立场出发点是否契合欸。
粥铺:重点会放在捋清故事怎样发展上。我喜欢整体看完之后分析故事背景、登场的各方视角和情况,也很喜欢猜编剧文案写的时候在想什么。
另外就是喜欢在里边找梗。舟的文案玩梗一绝,看到眼熟的内容会很开心。
树鹨:我会认为立意是最重要的,而一句能反映现实哲理的话,无论大白话还是巧妙的暗喻,都能成为记忆点与观念修正点。
其次是遣词造句的风格,我在看剧情时会将文案朗读出来,很多被称为“谜语人”的书面化措辞其实跟我很合拍,因为我自己也喜欢这样写东西。比如遗尘漫步很多借代暗喻的句子,我就很喜欢。
然后才是剧情架构,角色塑造这些,因为我更多是阅读剧情以提升自我,这些对我来说相对没那么重要。
Q5:欣赏二创作品时,你更喜欢哪一种类型的二创作品呢?
黒子:最喜欢文字作品,其次就是漫画啦!
粥铺:都很喜欢。找的最多的粮应该是剧情相关的手书和同人图,以及喜欢看讨论角色分析剧情的小论文。
树鹨:我比较喜欢情节贴合原作、笔触有意境、着重塑造立体的人物的绘画(手书)类作品,四木老师的《恳请众神倾听》,虬墨老师的《苦难摇篮》都是典型代表。
除了这种会出于美学欣赏目的去反复观摩的作品,我也会看一些有趣的作品,比如“汀乐器”鬼畜。这些作品本身就是为了带来欢乐而存在的,一般也不会反过来影响观众对角色的印象。

结语
虽然五个问题并不能展现出她们认知的全貌,但我想,这是一个极好的增进彼此了解,消除刻板印象的契机。可以看出,三位女性创作者对泰拉的理解也有着她们不同的理解,这也体现在了她们的创作风格与喜好上。
事实上,笔者认为,不同人对同一件事物的认知应该取决于每一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而不应仅仅归结于性别的差异。
所以,当你试图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妨试一试和TA聊一聊你们都感兴趣的游戏剧情(或者是其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