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T最前线丨斯坦德机器人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BFT最前线丨斯坦德机器人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微软推出多模态大预言AI模型Kosmos-1;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上岗”
原创 | 文BFT机器人

1. 斯坦德机器人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斯坦德机器人(Standard Robots)已于近日完成C轮融资。本轮融资金额数亿元,由小米产投领投,中信建投投资跟投。此次融资将进一步夯实斯坦德作为工业移动机器人头部企业的影响力。自2015年成立以来斯坦德机器人一直深耕制造业,拥有AMR、无人叉车等标准化产品,应用全球领先的无人驾驶、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安全、可靠、高效的柔性物流解决方案,帮助全球制造业企业降本增效,实现数智化升级。

2. 机器人教育品牌“玛塔创想”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机器人教育品牌“玛塔创想”(Matatalab)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其在深化全球教育市场拓展、全球赛事运营、儿童科技新品研发等方面的业务布局。同时将在汾湖投资设立中国业务总部,计划建设营销中心、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人工智能研发中心以及生产制造中心。

3. 医疗机器人公司Noah Medical(NYSE:NOAH)旗下的Galaxy获得FDA批准
3月2日消息,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医疗机器人公司Noah Medical(NYSE:NOAH)宣布其旗下的Galaxy获得FDA批准,用于为患者提供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大多数潜在的癌症病变位于肺部的外三分之一处,而靠医生自己很难到达这一部位进行活检,目前的技术在触及和精确瞄准这些可疑病灶方面的能力有限,Galaxy平台采用先进的成像技术,能够为外科医生提供实时的位置更新,以提升诊断率。

4. 微软推出多模态大预言AI模型Kosmos-1
近日,微软推出了更为强悍的全能型AI——Kosmos-1。相较于纯文本LLM的ChatGPT ,Kosmos-1是更强大的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MLLM),可以处理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等内容。

5. 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武汉协和医院“上岗”
3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机器人手术大家庭再添“新成员”——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Xi正式“上岗”。据悉,相较于第三代,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能为医生提供更清晰、更逼真的人体3D视界,放大手术视野。另外,新一代机械臂体积更小,手术可操作空间更大,在高清识别肿瘤边界的基础上,医生可以将相关的血管、神经仔细分离出来,完整切除肿瘤,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6. 北大团队研发首款智能聊天表格应用ChatExcel
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信息工程学院3位硕博生,独立开发的一款智能聊天表格应用ChatExcel,目前已开放Demo供大家试玩。该应用主打用对话的形式实现Excel复杂操作(Chat-to-Excel),告别记函数、手动设置公式,支持一键导出成标准Excel表格。Demo目前会更专注于模型特定场景下的能力提升,随着后续对产品做更多迭代升级,团队将开源代码、揭秘背后技术,而在长远目标上希望打造一个“Chat生态”、交互式AIGC。

7. Clone机器人公司将打造克隆人机器人
Clone机器人公司由ukasz Kolik联合Dhanush Radhakrishnan于2021年11月创建,其致力于建造可以完成日常生活中所有普通劳动的低成本机器人。
据悉,克隆手是该公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之一,是一种能量密集的仿生拟人机器人手,可以执行广泛的操纵任务。Clone机器人公司对“仿生”非常关注,利用自然作为设计灵感,这也使他们有别于更传统的机器人公司。未来,这项先进的技术或将有可能改变我们与机器的互动方式,对医疗保健和制造业等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BFT机器人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BFT机器人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我们联系。若您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将及时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