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管教孩子是一门技术活,随着孩子的日渐成长,心理和心智也在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父母跟不上孩子成长的步伐,都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家长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从而科学地引导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中之龙、人中之凤。

一.孩子为什么不耐烦?
儿童心理学: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二.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儿童心理学:禁果效应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茶杯倒扣在茶盘里,孩子对它们毫无兴趣。但是如果在进行的过程中对孩子说“不要乱动杯子”,孩子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忍不住要打开杯子看一看。
如果杯子下面竟然放有水果或者糖块,那么孩子的兴趣更会大增,会把每个杯子都翻开仔细观察一番。
这种越是被禁止的东西,想要尝试的欲望越强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禁果效应”。
孩子天生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禁果效应在孩子身上尤其明显。
它是一把双刃剑,用在好的方面它就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用在不好的方面,它也会产生推波助澜的影响。
这就启示父母们要懂得巧妙利用禁果效应,充分调动孩子正面的积极性。
在培养孩子的时候,父母懂得了如何正确、有效地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理,就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孩子也能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学习。
事实上,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很多地方都能运用到禁果效应。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