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早申结束,除了等待放榜,我还能做什么?

2021-12-08 10:26 作者:留学咖啡馆  | 我要投稿

“新生千千万,早申占一半。”随着加州系大学申请的截止,2022年早申请首轮正式鸣锣收官。而不久前,全美最大的大学申请平台 Common App 也刚刚发布了早申数据报告。


一、什么是 Common App

可能还有些留学小白还不认识 Common App。

Common App是美国大学本科入学网上申请的一站式网站,适用于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名校在内的近 900 所美国院校,与 UC 加州大学申请系统、Coalition 申请系统号称美本申请的三大网申系统。

Common App 申请系统可以帮助申请者一次性填写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家庭背景、获奖情况和活动等大学之间可以共享的信息,之后只需再分别作答每所大学的独立问题即可。该系统还可以上传高中成绩单、邀请老师提交推荐信、以及上传简历文书等申请材料。

受去年疫情影响,2020-2021 申请季的早申人数比前一年下降 8%。为了保证数据的可对比性,Common App 直接将最新的数据(截至 11月 16 日)与 2019-2020 申请季的数据相比较,以便更能展示目前真实的申请趋势。

为了方便大家能够更好了解报告的具体内容,馆长整理了几项关键数据,帮助大家对该报告有更好的理解。


二、Common App 官方数据

1.早申人数和申请数量大幅上涨

从 Common App 公布的数据来看,创建账号数、申请人数、申请材料递交数量以及人均申请量,均出现了明显的上涨。

截至 11月16日,今年平台账户创建数量为 1,618,820,较 2020-21 申请季的 1,436,846 高出 12.7%,较 2019-20 申请季的 1,454,815 也高出了 11.3%。

就目前平台账户创建数量预估,2021-2022 申请季总体的申请人数也会高于去年的数据。


另外,今年共有 780,024 名申请者参与早申,较 2020-21 申请季的 699,710 人 增加了 11.5%;较 2019-2020 申请季的 687,812 人增加了 13.4%。显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早申的重要性。


早申申请数量为 3,089,107 份,较 2020-21 申请季的 2,630,879 增加了 17.4%;较 2019-2020 申请季的 2,534,127  增加了 21.9%。


早申申请数量的上涨不仅仅是因为人数的上涨。在 2019-2020 申请季,平均每个学生在早申请轮会申请 3.68 所大学,而在 2021-2022 申请季,平均每个学生申请大学的数量上涨到了 3.96 所。


2.国际申暴涨40%

国际生申请量最大的全球五个国家分别为:中国、印度、加拿大、韩国、尼日利亚。近三年来,国际生申请的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

2021-22 申请季国际早申数量为 62,291,较 2020-21 申请季数 51,125,较 2019-20 申请季国际早申请人数为 44,585,为 62,291。国际申请者数量增长近40%。


3.超半数申请者仍提交标化成绩

受疫情影响,尽管有超过 90% 的 Common App 成员院校表示今年继续采取 Test-Optional 政策,但今年早申请阶段选择提交标准化成绩的学生相较于去年依旧有明显的回升,占总申请人数的 53%。

所以,同学们还是要早点开始准备标化分数,尤其时想要申请顶尖名校,标化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量因素。当然已经明确表示实行 Test-blind  的学校可以不准备,比如加州系大学,当然,前提是你只想申请加州系大学且有十足把握。


三、早申结束后,我还能做什么?

1.等待放榜

Top30 院校放榜日期

图表中的 ED、EA 是美本录取方式,为防止小白不懂,馆长这边科普一下,懂的小伙伴可以跳过这一段。

美国大学录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分别为:

1)ED

就是 Early Decision,通常是具有约束力的提前录取,只能申请一所学校,申请者从一开始就要作出承诺,如果被学校录取,学生是必须要上这所学校的,所以往往就是 Dream School(梦校)。

此外,很多学校把 ED 提前录取分为 ED 1 和 ED 2 ,当你申请 A 大学的 ED 1 被拒绝的时候,你可以再申请 B 大学的 ED 2。

对于目前还未递交申请的同学来说,可以抓紧时间赶上 ED 2 轮。比如 JHU、纽约大学、东北大学等学校的 ED 2 均在1月初截止,和 RD 截止时间是一样的,但好处是 ED 的录取率通常更高。

2)EA

就是 Early Action,是指不具有约束力的提前录取,没有数量限制,只要有时间完成文书,就可以无限制申请。而且即使学校录取了也不一定要去,学生可以对比各个学校提供的录取条件以及 Financial Aid Offer,遇到条件更好学校的可以更换选择。学生可在次年的4月或5月答复学校是否会入学。

学生在申请EA的同时,也可以选择申请其他一所学校的 ED。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学校 ED、EA 两种方式不能同时进行,两者只能选其一。

3)RD

即 Regular Decision,常规录取。常规录取无任何捆绑承诺或唯一排他的性质,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大学的常规录取,录取后,可自行决定去或不去。

4)RO

就是 Rolling Admissions,滚动录取。滚动录取是指没有明确的申请或录取截止日期,只要学生的申请材料全部提交完毕,招生办就会开始对学生的申请进行评估并且通知学生录取结果,直到录满为止。


2.除了等待放榜,我们还能做什么?

在不能确保早申结果的时候,尽早开始你的常规申请准备,别等到早申被拒才开始手忙脚乱。大多数院校的常规申请截止日期在1月1日至15日期间,留给你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1)复盘

回顾上一轮申请,有没有哪些材料准备仓促,比如文书部分,语言表达是否还有值得提升的地方,还有没有能为自己加分的比赛成绩、活动等,这一个月全力弥补。

2)准备面试

当你好不容易搞定了申请材料,好不容易结束和申请网申系统斗智斗勇,好不容易熬到学校给你发来邮件,打开发现是面试邀请邮件!却突然发现自己毫无准备……

天呐!这样的画面简直无法想象。所以,再忙,也要挤出时间准备面试。

3)关注早申结果,调整选校策略

递交早申的同学,无疑会等来以下几种结果:

  • ED 录取,申请结束

  • EA 录取,决定去,申请结束

  • EA 录取,决定继续冲刺更好的院校,尝试优化各项申请材料

  • 被拒,总结被拒的原因,适当调整申请策略,降低择校目标,改进各项材料

4)再次核查材料

不管你是 DIY 的还是找了中介机构的,最后都再认真审核下所有材料,每年都有学生提交错材料的情况。



美本申请复杂而又繁琐,希望大家都能谨慎对待,不要掉以轻心!最后馆长祝大家都能斩获 Dream Offer!


早申结束,除了等待放榜,我还能做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