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0 冲动:直接的联系 (转载:《心灵探险 -赛斯修炼法》(赛斯书的练习汇总))

2022-03-11 15:42 作者:aforeverdreamer  | 我要投稿

        整体而言,不论你对之觉察与否……你们的人生的确有某一种心理上的形状。那形状是为你所决定的。你作决定是因为感觉想做这或做那的冲动,以及反应你因私人的考量和别人好象对你的要求这两者而生的想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做事的冲动。在那些对你开放的无数可能性的广大领域里,你当然是有些指导原则的,否则你会永远在一种犹豫不决的状态。你个人的冲动提供了那些指导原则,使你看出如何对可能性作最好的利用,以使你能尽可能地成就你自己的潜能——而在如此做时,也对社会整体提供了建设性的帮助。

        当人家教你不可信任你的冲动时,你开始失去了你作决定的力量,而在那情形下,由于你害怕去行动你也就开始失去了你的有力感。[《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

        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广大的通讯网,在其中,不断在运动的“具有觉性的能量粒子”继续不断地交换资讯。每个能量粒子都知觉到它接触到的每个别的能量粒子,由它们每个收到资讯,也送出资讯。我们的身体——一个“具觉性能量”的完形——也是一样,经常在送出和收到资讯。

        当我们用到“架构二”这个词时,我们是指这个我们可通过“具觉性的能量”而得到的无限的资讯之源。处理这资讯是“内我”的工作,选择那些符合“全我”的需要、欲望和完整性的那些点点滴滴。而把它们送去给“自我”,它随之决定要不要对这些冲动采取行动。那么,冲动是我们与“架构二”的直接、有意识的联系,而提供了我们朝向我们的“理想行为模式”——在任何一刻对我们最有益的行为——前进之动力。

        问题是,我们已变得不再信赖我们的冲动了。因为它们自发自然地升起,在我们看来仿佛是非理性而不可信任的——我们的“自我”叫我们去做的事。

        我们有把自己想作是两个个别的“实存”的倾向。首先有“自我”,这个我们与之认同的熟悉的自己,它负责我们的言和行,它有某种个性、感受和思想。然后有赛斯所谓的“内我”或心灵,但我们常称之为“无意识”或“灵魂”的东西。对我们而言,它好象距离很远,神秘而不可预测,但,尽管如此,在作决定时我们仍向它寻求指导和支持。我们不信任我们熟悉的日常的自己,因为我们学会了“自我中心”、自私和富攻击性是不对的。因此我们白白地等着那“真实的”内心声音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却怕照自我的忠告去采取行动。

         这种心态的第一个问题是来自把“有意识的”自己当作是自我,因为自从弗罗伊德之后,“自我”这名词已具有一种贬损的意义。虽则在字典里它也许仍被定义为:“任何人之自己或我”,大半人们用这字来暗示轻率的冲动、自私或攻击性。但却没有任何其他协议好的字句可兹利用,因而我们被陷住不得不用“自我”这词,而当我们用它时,即自动地带起了我们对自我中心式行为的先入之见。

        但一开始,这种“有两个个别自己”的想法就引起了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只要我们这样想,我们就倾向于和自我认同,而与“无意识的”自己分开。因为这种分离感,我们不会承认来自内我的讯息,反而把它们归之于自我,因而认为它们不可靠。因此我们没能认识我们与所谓“无意识的”——但事实上,如赛斯指出的,更有意识的——自己有多亲密的联系。我们没能认知,与我们如此亲密的我们熟悉的日常自己,就是我们自己所有不同部分的总合,一起合作来在肉体中表达我们/我/你。“内我”并没被隐藏,却只因我们选择了去把它认作是某个遥远的、“在上面”的东西,以与永远可辩认的自我相对,而不为我们所见。

        有趣的是,我们不把别人想作只是一个自我。当我们看着别人,我们明白我们是在看一个完整的生灵,其内我清楚地透过他眼睛的光采、飘忽的一笑、说话的语气和每个小动作表现出来。我们从不会想我们只在看一个自我;我们明知事非如此。但我们却有把自己那样看的倾向——因而使我们不信任我们的冲动,而有它们会给我们找麻烦的感觉。

         可是,我们的冲动并非“自我”所产生的,反倒是我们对这些冲动选择要反应与否之行动才是。自我是冲动的收受者,而非创始者。自我并不负责把冲动传达给“我们”——不论在此“我们”是什么意思——却是以它必须处理的信念为基础去作个决定:要不要采取行动。而太常发生的是,由于对这冲动的不信任,它选择了不去行动。

         如赛斯一再强调的,冲动天生是“好”的,因为它们是由“架构二”而来——“架构二”包含了我们理想的心理模式,我们“建设性行动”之蓝图。“架构二”是个创造性的构造,由它我们得知什么对我们以及对世界最有利,而我们的冲动就是我们与这智慧之源最直接的联系。它们本来就是要保持我们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因此使我们惹上麻烦的,并非随顺我们的冲动,却是去否认它们。当我们一而再地否认我们的冲动,当我们不直接地表达它们,它们会找到其他的表达方式而令我们得知其讯息。珍·罗勃兹在《群体事件》里谈到这个:

         我自己对冲动也伤过脑筋,只跟随我认为会把我导向我想去之处的那些,而剧烈地削减我认为会影响我工作的那些。象许多其他的人一样,我以为跟随我的冲动是达成任何目标最不可靠的方法——除非当我在写作,那时,一种“创造性”的冲动就变成最受欢迎的了。我没有了解到所有的冲动都是创造性的,就因为这样子的信念,好多年来我都有一种最恼人的类似关节炎的症状,除了别的理由以外,那也是我削减了身体想动的冲动之结果。[序]

        在珍的例子里,被否认的冲动透过她的身体、透过身体症状来表达它自己。既然她否认了那试想给她,她的身体需要运动这个讯息的那些冲动,内我就以一种不同形式提出了同样的讯息。对别人而言,被否认的冲动可能在心理上透过沮丧、挫折或愤怒来表现。

         一般而言,隐于心理症状背后的讯息比隐于身体症状上的要更难被认出来。举例而言,我们很容易把想发怒的冲动视为我们不能信任我们的冲动的证据,而非去把那怒气诠释为一个被否认了的冲动——一个朝向某些建设性行动的冲动。因此,我们非但不试去发现愤怒之源,反而否认了那“第二次的”冲动,就如我们否认了引发它的“原始”冲动一样——或是由一开始就没认出那愤怒,或是由假装我们没生气——因而创造出更多的症状。我们越否认我们的冲动,我们就越感觉无力,而我们越感无力,想行动的冲动就越强烈——为了减轻压力而采取不管哪种行动。其普通的后果之一就是暴力犯罪。

         那么,暴力并非听从我们最深的自然冲动之结果,反倒是一再否认那些冲动,以至于结果到了任何行动——甚至那些绝非理想的行动——也比没有行动要好的地步。我们最初的冲动是有益的,驱使我们去尽可能地发展我们的能力。但如果我们选择不去追随它们,我们仍然会发展——不管以哪种方式,因为这是个充满活力的宇宙,没有任何东西是静止的。如果我们不尽可能以积极的方式留心最先给我们的讯息,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讯息不可解地继续到来,直到我们终于被迫采取行动。到了那时,可能我们根本不觉得我们有采取行动与否的选择了,那只会增加我们的无力感及被一个怀有敌意的宇宙所摆布的感觉。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且信任我们自然的冲动,它令我们接触到我们采取积极行动的力量和智慧。以下分成两部分的练习就是设计来帮助你这样做的。第一部分是关于“认出冲动”,第二部分则是关于“检查你所认为的负面或破坏性的冲动”。

        第一部分

        为这个练习准备一本小笔记本,你可以插在口袋或放在皮包里面随时带在身边的那种。只管把你觉察到的每个冲动记下来,不管它多微不足道或看起来多无聊,不论你有没有去做,也不管它看起来是建设性或破坏性的。记下你认出这冲动的地点、日期和大概时间,用一个短句描写它,还有你对它做了些什么——如果做了任何事的话。例如:“超市,五月十五,三点半。想到买张卡片给××——好久没有她的消息。看了一遍架子。没有合适的。算了。”

        在这练习里,这冲动是“原始冲动”(叫你采取积极行动的冲动)或“第二次冲动”(由被否认的原始冲动而起的)并不重要。在此重要的事是尽可能记下你所觉察到的冲动。只把它们记下来的决定就会自动地把你以前没想到的许多冲动带到有意识的觉察,即使是那些你对它采取过行动的冲动。

        如果你持续地记录,而定期复查你做了什么,你就会发现出现了一个模式。有些冲动也许很容易描写,有些则否——你也许察觉一个冲动,一种想做什么的内在冲动,但却不太确知那该是什么行动。这即表示那是你比较不信任你内在智慧的一个领域。

        你也许能把冲动分类,如“工作”、“朋友”、“健康”等范围,而由此得知在每个范围里你行动的自由程度如何。或者你可以把它们分类为情绪性冲动——愤怒、挫折、欲望等等,及身体性冲动——想买某件东西、写封信、做些运动,或也许分为原始的和第二次的冲动。无论如何,只靠着把在一段时期里你注意到的每个冲动忠实地记录下来,你就会变得更加觉察你与“架构二”的密切联系,而明了你正在由它获得资讯和讯息。你不再觉得与这智慧之源切断了。你也会看出你在哪里及如何阻塞住冲动,而逐渐学会在当下采取小小的积极步骤,而非直等到你被那些被否认的冲动之郁积压力逼到采取激烈的行动为止。不论你跟随你的冲动与否,那会是有意识而非无意识的决定。

        这个记下冲动的方法,也可被想除掉他们认为的坏习惯的人成功地利用。我有位朋友每天要吸两包香烟,她并不喜欢抽烟,却似无法停止,或甚至减少一些。她常常发现她抽着一只烟却不记得她点过烟。她在她的烟盒里塞进一张小卡纸和一截铅笔,每次她有吸烟的冲动时就在卡上作个记号,然后再决定她要不要贯彻那个冲动。光是藉着把这些冲动带入完全有意识的注意之下,在一周内她就能减少吸烟量到每天一包。还不止于此,她开始在她的吸烟习惯里看到一个模式,看出吸烟是减轻(却也令其持续)她认为无法控制的小挫折的方法。她随即采取了一些减轻那些挫折的步骤,而开始对自己感觉好多了。

        第二部分

        在这练习的第一部分,你把每天重复的小冲动——原始的或第二次的——记下来,那是很容易逃过你注意的,因为单独来看,它们好象对我们没多少影响。而当再过目一遍时,你可能会发现,累积起来的话,它们之中有些的确有种影响,由你的观点看来或是正面或是负面的影响。

        在这个部分的练习,我希望你选择去继续处理那些,由于在其后的力量及压力感而被你认出,是因较温和的原始冲动被否认而来的“第二次冲动”。只举几个例子:一种愤怒或挫折的感觉,一种想暴食的强烈欲望,或想对某人证明你对某事的看法正确的驱策力。

        试着回想最近你感觉过一种强烈冲动的事。在你脑中一丝不漏地重新体验那件事情。然后在你的日志里写下关于它的事,就好比你在由一名观察者的角度来写一篇个案研究。是什么导致了那件事?在过去有没有相似的情形?是什么导致那些事?这些事有何共通点?先认定你的强烈感受是起自一种无力感,看你是否能发现你对何事觉得无力。你觉得自己无法采取一些积极而有益的行动,因而感觉无力。那积极而有益的行动是什么?也许你想要帮助某人,但却好象有某人或某事挡在中间。是什么?也许你有个创意,却受阻而无法表达它。那想法是什么?你又如何能表达它?

        每回你有个麻烦的冲动时——好象与你相信为正确的、或好的、或真的事矛盾的冲动——就以这方法去检查它。你很快会发现,它是在你对朝向某个理想行动——也许是你感觉太过理想而绝不可能实现的一个行动——去做的冲动之漫长压抑过程之后升起的。计划一下去采取实现那理想的一些小步骤。当你开始信任你的原始冲动而采取一些步骤去贯彻它们时,你就会获得一种与日俱增的有力感,以及与你的内我和“架构二”的相连感。

10 冲动:直接的联系 (转载:《心灵探险 -赛斯修炼法》(赛斯书的练习汇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