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万华镜 #21|谣言何时了:谣言从何而来?

如今,我们国家官方和民间都花费了很大力气辟谣和打击造谣行为,但是这些新近产生的谣言有相当数量是在被戳穿的那一刻才传到我们耳朵里的。作为谣言,它们的传播速度和范围竟然还比不上自己的辟谣,可以说是谣言失格了。——至于那些在大众文化中盘桓已久的“真正的”谣言,依旧不动如山。上一回我们介绍的谣言“太空中能看见长城”就是其中一例,而这一回要说的则是流传更广的谣言“百慕大魔鬼三角”。
“百慕大魔鬼三角”也是一则我从小就听说的谣言:在美国东南方向北大西洋的百慕大群岛附近有一片三角形海域,大量飞机和船只在这一海域神秘失踪,而没有出事的飞机和船只也时常出现仪表异常、时钟停转等神秘现象,后续研究还在海底发现了一座巨大的金字塔,怀疑所有事故和现象都与超自然力量或者外星人有关。当时我心里一直有一个疑惑:既然都已经知道了这片海域如此凶险,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飞机和船只前赴后继地冲上前送死,做出这种“买活送双杀”的神秘操作呢?后来,跟长城的谣言一样,也是随着知识水平的逐渐提高,我才逐渐意识到“百慕大魔鬼三角”并不存在,相关传说绝大多数不过是谣言。
据说,谣言“百慕大魔鬼三角”起源于1945年对美国第19飞行中队失踪事故的猜测:第19飞行中队全部5架飞机因迷航而坠毁,于是有人将事件与事件发生的地点联系起来,认为是这片海域本身的特性导致了飞机失事,并追溯了历史上曾发生过的沉船事件作为佐证。毕竟只是新闻热点,对事故原因的讨论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关于“百慕大三角”的猜测却被保留在了大众文化领域,经过媒体和作家们的添油加醋越传越广,到上世纪70年代随着畅销书和影视作品传遍全球。由于传播历史很长、范围很广,至今我们还是能从不同渠道和媒介听到关于“百慕大三角”的谣言。
第19飞行中队失踪事故已经过去70多年了,不过,我们其实不久前才刚刚经历过百慕大式的传言产生过程。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离奇失联,引发了公众对事件原因的种种猜测,其中就有“被外星人劫持”、“飞入时空裂缝”、“被强磁场干扰”等传言。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第19飞行中队失踪的时候,人们也曾经做出过类似的猜测。只不过那时的猜测最终成长为“百慕大三角”的谣言,而马航MH370事件会不会产生“马来亚三角”的谣言,就只能交由时间来检验了。
考察谣言诞生的历程,我们会发现,为了从谣言中获利而添油加醋、煽风点火的人固然为数不少,不过他们几乎都不生产谣言,只是谣言的搬运工。他们所散布的谣言,最初也不是作为谣言而被提出的,而是出于知识不足,出于显摆自己才识的虚荣心,甚至就只是出于心智的随机波动、是无规则地出现的。说话的人说完也就算了,但这些思想意外地击中了人类心智的弱点,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往更加易于传播的方向改变,加上外部环境的推波助澜,最终成长为难以消灭的谣言。对于一则谣言来说,如何产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具有的某些特性使得我们的心智更倾向于记住它、传播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心智具有轻信谣言的特性。正因为如此,谣言几乎不可能通过打击造谣行为而彻底消灭,而辟谣注定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