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811经济学考研录取分析经验分享
2023年4月2号下午6点,我接到了浙江工商大学理论经济学拟录取的通知,一志愿上岸,正式结束将近两年的考研生涯。作为二战考生,非常开心能够把自己的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
首先还是说说自己的考研情况。我两次考研都选择浙工商作为一志愿,报考的是理论经济学,考811经济学、数三、英一、政治。22考研分数是政治75,英语一65,数学三94,专业课也就是811宏微观经济学113。22考研的经济学国家线是360,由于数学的原因第一年失败。第二年,政治66,英语一64,数学三119,811经济学110,今年国家线下降幅度很大,是346分。虽然自己的分数不高,但是希望自己的一些经验教训能够帮助今后考研的学弟学妹们,让大家少走弯路。

一、一起说说 大家为什么要选择考研?
我本科是南昌航空大学。临近毕业时,我发现在校招找工作还蛮吃力的,在校期间并没有特别突出的经历,而且工作市场对经济学的学生也并不友好,行业内的岗位基本都是只招老牌财经强校,作为双非毕业生能够进入像中信证券营业部之类的也算得上佼佼者了,我在校招拿到的offer基本上都是专业不限的工作,比如hr、采购、行政。对于我们这些目前自身没有突出的工作能力的普通人而言,选择读研或者进入体制都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社会上大家常说学历贬值,学历贬值这并不代表有学历的人贬值,没有学历的人升值。大家十几年来都经历了无数的考试,想必大家都知道考试的本质是择优,同样研究生考试也如此,我们当下考研的目的是提升竞争力,终极目标是为了早日实现财富自由,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有一部分同学可能和我一样,起初也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可能是父母支持,也可能是从众,在这里我就不给大家打鸡血了,读研究生是一项锤炼自身的巨大工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考研是第一步,读个两、三年的研究生,可以让大家有这一纸文凭,可以在进入工作市场时我们是有一些优势的,我们通过的筛选比本科生多一次。大家可以考量一下自身,如果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热情,在工作市场工作个两年到三年,所拥有的积累可以比得上研究生文凭带来的效用,那么并不一定需要考研。当然大家也听说过另外一些说法,社会不需要太多的文科生,将来进入社会,我们面临的是买方垄断市场,简单来说我们是被公司挑选的,毕业生是作为弱势一方。读研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是在等,等待就业市场回暖,以期我们研究生毕业时能碰碰运气,碰到一个对普通人友好的工作市场,当然这有赌的成分。但是从报考人数来看,大家的考研热情仍然是高涨的。

二、经济学考研考什么?
考虑到有同学是跨考,我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
考研科目基本简介
(一)政治:满分100分。每年考研全国只有一套政治考题,考研所有专业都要考政治,而且题目完全一样。
(二)英语:满分100分。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区别在于大部分学硕考英语一,大部分专硕考英语二,而且题型有所不同。
(三)数学:满分150分。分为数学一、数学二和数学三。一般理工科考数学一或者数学二,经管类考数学三。题型都是8个选择,6个填空,9个大题。
经济学的数学三考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一的三重积分、曲面积分、傅里叶级数、假设检验这些内容数学三不考。当然也有不少学校经济学类的专硕考396经济学联考,主要包括数学、逻辑和写作,比数学三稍微简单一点。似乎396经济学联考已成一种趋势,当然396和数三的国家线是一样的。
(四)专业课:满分150分。每个学校的专业课的试卷题目都是不一样的,都是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专业课的历年真题是不太好找的,有的学校公布,有的学校不公布。我报考的浙江工商大学学长学姐们还是很热心的,他们把往年真题整理好了,还有一些配套的复习资料,很贴近考试内容,大家如果有想报考浙江工商大学的可以考虑入手A+考 研 的专业课资料了,专业课有一套好的辅导书的话可以对自主命题的专业课有更好的把握。我两次考研用的都是A+的资料,由于这两年考试内容没有太大变化,所以我二战用的还是22版本的资料。资料还是比较详细的,对考试内容是全覆盖的,每年会根据考试内容变化做一些细节优化。资料入手后,会有热心的直系学长会为大家解答一些常见的考研问题。当然有想法的同学也可以入手选择A+ 的直系学长学姐一对一辅导课帮助。


三、择校选择,如何对比
浙江工商大学在浙江也算是小有名气,综合实力不错,考试难度相对较小。在择校时我最初还另外选择了三个参考书类似的学校作为备选,分别是江西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这三所学校都考初级经济学,题目难度适中,但是中海洋的题型偏向计算,由于我本身数学能力一般,学数三已经小有压力,因而在选择院校时,更偏向选择专业课对计算题要求低的院校。浙江工商大学的811经济学考试对计算的要求较低,两道计算题都很常规,属于基础题目的那种。我看还有浙财 宁波大学直接做选择的,适合自己能上岸就行。
择校之后就要开始着手了解目标院校的各种具体信息啦!大家可以参考如下: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的学硕专业课考811理论经济学,参考书是《西方经济学》(上册、下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重点教材)和《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部分)赵英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最新版本。(赵英军老师是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的院长,有一套自己的经济学教材!)赵英军老师的书和马工程的书有细微差别,A+.考.研.资料会兼顾两套教材进行辅导。这两套教材都是在高鸿业宏微观基础上进行编写的,总体难度不会高于高鸿业版本教材,通常大家学起来并不会太吃力。我复习时使用的就是高鸿业宏微观第七版的课本,和赵英军老师的习题集(市面上可以买得到的),在前两年的考试中出现过一些赵英军老师的习题集中的原题,但是23年的题目比较新颖,基本上没有出现原题。但是赵英军老师的习题册中题目难度与真题比较接近,可以用来参考。习题书如下:

另外给大家看一下我复习专业课使用过的两套教材。高鸿业老师的书版本更迭比较频繁,我本人用的是第七版(每个版本略有不同,但是难度不会有什么变化),其实不同版本书中内容增减幅度并不大,我建议在使用高鸿业宏微观的基础上配合赵英军老师的习题集查缺补漏。至于马工程的那套教材,知识点是大致相同的,书中内容基本相同,在编排上略有区别,可以在第二轮复习完成后从头到尾看一遍这套书,提高自身批判性思维,增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相比之下马工程的书从更加宏观的视角看待经济学,更具有批判性,这也是其一大特色。貌似从增加马工程教材为参考书后,811经济学的考试试题也开始有所改变,卷中试题的开放性增强,角度也有所变化,这使得答题时可以用到更广泛的经济学理论知识,使用批判性思维答题将会更加契合参考教材。


四、浙工商的811经济学历年录取情况分析
从历年浙工商的录取情况来看,这学校是相当保护一志愿的,但是811经济学专业课给分相对来说比较严格,大家的分数一般都在110-120之间,各专业一志愿采取差额复试,公平公正。可能是受疫情影响,近几年浙工商的报考人数没有太大增长,经济学下属的几个专业这两年都没有招满,基本上复试线就是国家线,过了国家线就能够顺利上岸!
初试考情:专业课考察基础知识+综合运用(画图的重要性;图文结合)
22考情:理论上线2个;产经上线30个;国际贸易学上线2个
23考情:理论上线2个;区经1个;产经17个;国际贸易学1个;数字经济6个
23平均分:政治68.8 英一68.5 数三114 专业课 105.5
811经济学 题型:(微观75分+宏观75分)
名词解释(3+3,×5)、辨析(1+1,×10)、计算(1+1,×10)、简答(2+2,×10)、论述(1+1,×20)
真题:题量大、答题思路、图文结合

五、各科目复习经验
【公共课还需要罗列吗?统考,大家跟的自己适合的老师复习就行,不明白的可以评论问我。】
英语:
写作可以9月份开始写一写。王江涛老师每年都有必备20篇范文,10篇小作文,10篇大作文。我认为把这20篇作文背完足够应付考试了。但是想要写作得高分还是要看平时的积累,模板作文改卷老师能看出来,并不会给太高的分。字体也很重要,要尽量工整些。
翻译九月份开始即可。本人并没有把翻译作为考研英语复习的一个主要内容(该放的放,对于我这种英语基础不好的考生来说翻译拿高分太难了,性价比不高,不如阅读来得实在)。一是翻译的分值只有十分,相比于阅读写作要少很多。
二是翻译本身是不好拿分的,基本上5分就是一个能接受分数了。翻译对我来说是最难的一个题型,太考验综合实力了。
完形填空和新题型拿分好拿得多,题目相对简单很多。所以复习的时候不能放弃完型和新题型。完型新题型的复习还是以真题为主。用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做题,新题型主要用段落间的逻辑做题。
切记英语是没有必要做模拟题的,真题反复刷就够了。
数学:
真题从2005年开始做,可以二刷或者三刷。做真题的时候不要翻看任何资料,凭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做真题的时候不要过于在意自己的分数,因为数学有大小年,4-5年左右取一个平均分比较好。这时需要注意标注和整理错题。做真题的同时可以做一下习题册,挑着做一些来查缺补漏。张宇的8套卷和4套卷难度很大,据说有很多题目类型真题里并没有出现过,仅供参考。李永乐老师的6+2跟真题比较符合的,可以认真做一做。李林老师的6套卷和4套卷也很不错(李林老师2018年考研压中了不少题目),2019年的4套卷里竟然有考研原题出现,数都没改。
不论听的哪个老师的课,只要适合自己就是完全可以的。但是中间一定不要随意换老师。平时也要注意计算和经济应用题。经济应用题是具有数学三特色的,尽量不要丢分,应用题出的不会很难,都是跟基础知识紧密联系的复习线代和概率论的时候不要把高数扔了,还要继续做高数题,否则很难捡回来。
811专业
在4月初-12月下旬考研前进行复习。我的目标学校初试不考政治经济学,所以无法给出一些建议。我本人两年的考研复习的参考书都是针对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的。我也读过一部分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前者对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分析特别多,但是对于生产者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的分析比较少,消费者行为理论部分比高鸿业的教材讲的深入得多得多,但是生产者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有些地方还不如高鸿业讲的细致,思路也不清晰。曼昆的宏观经济学思路是比较清晰的。
4月初-6月末第一轮复习我主要使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微观和宏观),看了一些新东方的初级经济学基础课。看一章书后,做一章高鸿业的课后题,当然浙工商对计算题要求必较低,只需要掌握基础的计算题即可。做课后题的时候需要准备一个笔记本,做题目的过程中不要看书看答案,检验看书的效果。另外,简答题、论述题要自己动手写一遍,不要认为光背就可以,同时也训练一下自己的写字速度(考场上一定要能够完卷)。

7月初-9月末第二轮复习,这个阶段要进行第二遍阅读教材并且做第二遍课后题。如果认为看一遍书就能记住所有东西那就太天真了。看完一遍书一定只是大概对书本有些印象。在第二遍阅读教材的过程之中,阅读速度可以适当加快,留出一定的时间做笔记。做笔记不是简单的抄书,也不是简单的默写,而是把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按照逻辑整理出一个框架图、同时也要把书上的每一幅图自己亲自画上两三遍加深记忆,并且做一些图上标注和图解,帮助自己理解和记忆。

10月初-12月下旬考研前是第三轮复习,要开始上强度了,背书+模拟真题训练要常态化了。这一次的复习重点就要放在背诵上面。背诵的时候注意抓关键词,串联起来背诵。还要学会看公式说话,看图说话。背诵的时候并不需要一字不差的背下来,答题的时候也不要求跟教材写的一模一样,只要记住知识的主要意思即可。最后阶段重视院校真题。专业课的主要题型主要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名词解释题就真的是要背下来了,不过也不需要死记硬背,能把名词用经济学语言说出来就行,3-4行足够了。简答题只需要答出来题目要点就可以,并且适当扩展,笔记本7-8行左右就可以,一定要分点作答。涉及到图形一定要画图,并进行图形的简要说明。计算题一定要熟记相关公式,按照步骤进行答题。因为计算题每一个步骤都是有分的,所以可以分步骤计算,以防算错,也方便检查。论述题的分值比较大,答题内容多。论述题首先应该把题目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都要写上,如果涉及到图形把图形画出来,然后再对图形进行分析,最后写结论。比如说题目问:画图分析正常品和劣等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对结论进行比较。首先要把正常品、劣等品、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的概念答出;再画出正常品和劣等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图形,进行图形说明或分析,并且说出结论。最后比较两者的结论。这才是论述题的完整答题过程。
心态:一颗平和心,不妄自菲薄,不急于求成,脚踏实地
写到这里,考研问题解答基本就差不多了,我能想到的基本就是这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预祝各位考研成功,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