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以色侍人的尤氏姐妹花,在原著中竟有多项人设与“端庄淑女”薛宝钗高度重合

2023-01-30 20:39 作者:南山橘暖读书时  | 我要投稿

大家好,上一期出了《红楼梦》中尤老娘和薛姨妈摆酒席款待贾府公子的对比。今天就来对比一下二尤和薛宝钗,她们的人设重合度竟然是很高的。


话说尤二姐和尤三姐可都是《红楼梦》里的绝色美女,长得美,水性杨花,她们既贪慕虚荣不守礼法罔顾伦理,却又渴望成为符合封建礼法的良家妇女。


结果,尤二姐偷嫁给贾琏被王熙凤逼死,尤三姐主动找柳湘莲做接盘侠被拒自刎。这一对美丽姐妹花的遭遇,却折射出金陵十二钗中薛宝钗的婚姻困境,命运结局。


书中很多细节表明,二尤和薛宝钗的人设其实高度重和:一样的没落家世,一样的雪肤花貌,风流妩媚,一样的在封建礼教和热情大胆之间矛盾摇摆,一样的有个奇葩卖女儿的母亲,一样的是女方上赶着男方要做亲,一样的被利用,被抛弃,悲剧结尾。


一、二尤与薛宝钗家世容貌相似:雪肤花貌的没落家族千金。


《红楼梦》中的尤二姐和尤三姐是一对姐妹花,因为她们行为不端正,于是总被忽略了她们的出身其实还挺好的,她们也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


尤二姐和尤三姐跟大姐尤氏是异父异母的姐妹,既不是一个爹,也不是一个妈,她俩是尤氏的继母尤老娘二婚改嫁给尤老爹做填房的时候带来的拖油瓶。


也就是说,尤二姐和尤三姐其实本来并不姓尤,至于她俩姓什么不知道,书中没有交代。只知道她俩的父亲以前应该是个皇粮庄头,因为尤二姐的未婚夫张华之父也是皇粮庄头。在清朝皇帝有规定,皇粮庄头之家只能相互联姻,女儿不能外嫁的。


从尤二姐说过的给姥姥过寿也能请得起戏班子并且还能让柳湘莲去串戏,还有尤老娘再嫁之后还能嫁给六品官的尤老爹,敕封为六品安人这两个细节,基本可以推测出,尤老娘的前夫应该是内务府上三旗派遣去管理皇庄的“皇粮庄头”。


这种在清朝称之为“派充”,如果工作出色,也会被授予八品或者九品的顶戴,儿孙也都可以读书做官。如果是另一种身份更卑微的皇粮庄头,尤老娘和两个女儿就会属于奴籍,不可能再改嫁给官员为妻,因为古代“良贱不通婚”。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尤二姐和尤三姐很可能就是是皇粮庄头家的千金,后来随着母亲改嫁,成为六品官家的继女,可以说是清清白白的出身,仕宦之家的千金。


但是很可惜,她们命运不好。生父和继父相继离世,大姐尤氏作为嫡长女,早年又带走了不少家产做嫁妆,嫁入了宁国府给贾珍做续弦,留给尤老娘母女三人的家当更少了,指望老母亲六品安人的那点俸禄只能过清贫生活。


“皇商”之女薛宝钗和二尤比起来,其实就赢在家里有钱,还有个贵族出身的亲娘。从家世出身上来看,她其实并不比二尤更好。


薛家往上数三代才是进士出身的紫薇舍人,按照古代紫薇舍人的巅峰时期来算,也就是五品京官,近三代都是商贾。虽然是领帑银行商的“皇商”,说穿了就是“内务府采办”,无官无职,和内务府的皇粮庄头比起来,其实都是给皇家做事的奴仆而已。


明清时期的商人地位,的确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有所提升,但是“士农工商”的四民格局没有改变。薛家采买杂料的“皇商”也完全不能跟那些盐、铁、铜等行当的大官商相提并论。


薛家当年的发迹,全靠王家的携带,不过是给王家赚钱的工具人,拿了零头就成了“珍珠如土金如铁”的“丰年好大雪”,当然还顺便赚了王家一个女儿,成功攀上了权贵亲戚。


清代的普通内务府商人,就算是民间招募的临时工,其实也可以捐五品官,捐官的人妻子也可以当“诰命夫人”(敕命夫人)。


但是很遗憾,有百万家资的薛家家主并没有给自己捐个一官半职,薛姨妈没有诰封,意味着薛蟠和薛蟠的父亲都没有官职。


这样算起来,薛宝钗其实就是个富豪商贾家的千金,出身甚至还比不上尤二姐尤三姐高。毕竟人家二尤的继父也是正经六品京官,母亲也是敕命夫人。薛宝钗自己家除了钱之外,并没有任何权势,能仰赖的只有舅舅和姨妈这些外面的亲戚而已。


薛宝钗父亲过世之后,薛蟠无能经营家业,薛家在各省的产业买卖迅速没落。加上薛蟠的人命案子,失去了继续做“内务府采办”的资格,薛家已经成为纯粹的没落为商贾,薛宝钗自己也承认:“如今一时比不得一时了”。


这就是为什么薛宝钗她在贾府多年,自身条件也不错,借尽了亲戚的势力,但是京城的王孙公子根本无人来提亲,耽误到她二十还没有订婚的根本原因。古代结婚都是家族之间互惠互利的合作,薛宝钗本人条件再好也没用,她又不想做妾,想要做嫡妻的话就要拼家世!


至于选秀,早就没谱的事儿了,本来以薛宝钗的出身就只能选宫女,她不是书香门第的闺秀根本也不可能选上公主陪读。薛蟠的人命案子一出,贾府和王家在背后暗箱操作给他保命,薛宝钗这一辈子都不可能进宫了。


二尤和薛宝钗除了相似的家世之外,更相似的是她们几乎共用一套外貌描写,连写作风格都很像,都是明清小说中描写风情美女的套路。


先来看二尤,两姐妹长得都非常标致,关于书中对着姐妹二人的容貌风韵描写非常多:


尤二姐只穿着大红小袄,散挽乌云,满脸春色,比白日更增了颜色。


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露着葱绿抹胸……底下绿裤红鞋,一对金莲或翘或并……,越显得柳眉笼翠雾,檀口点丹砂,本是一双秋水眼……


那尤二姐原是个花为肠肚雪作肌肤的人……


大红小袄,乌云,雪一样的肌肤,柳眉,红唇……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呢?结合薛宝钗的容貌描写以及刘姥姥的“雪地抱柴”故事就会发现,她们其实就是在共用这一套外貌描写。


书中写刘姥姥笑道:“也并不是客人,所以说来奇怪。老寿星当个什么人?原来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


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攥儿……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兴儿说:还有一位姨太太的女儿,姓薛,叫什么宝钗,竟是雪堆出来的。


就连尤二姐的“花为肚肠”都可以和薛宝钗吃的“冷香丸”对上号,冷香丸可都是花做的,吃下去可不就是花为肚肠了吗?


作者写的雪地里抱柴的姑娘,谐音(薛宝钗),她穿着大红袄,可是全书中也只有尤二姐和尤三姐穿了大红小袄,这已经非常明显了,二尤合起来,二尤姊妹也是薛宝钗的分身。


二尤和薛宝钗的外貌描写也都是借鉴了《金瓶梅》中的女人们,不信来看。


《金瓶梅》写吴月娘:见吴月娘约三九年纪,生的面如银盆,眼如杏子,举止温柔,持重寡言。


《金瓶梅》写春梅:红绣袄偏衬玉香肌,翠纹裙下映金莲小。行动处,胸前摇响玉丁当;


写潘金莲:头上戴着黑油油头发鬏髻,一迳里縶出香云,周围小簪儿齐插。斜戴一朵并头花,排草梳儿后押。难描画,柳叶眉衬着两朵桃花。


就连薛宝钗的皮肤雪白也符合《金瓶梅》中李瓶儿全身雪白的设定,都是雪堆出来一般的丰美女子。


二、尤氏姐妹和薛宝钗性格行为相似:有胆识,有能力,却自我矛盾。


二尤和薛宝钗不仅家世、外貌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就连性格行为也很相似。她们都是自我矛盾,但是有一定能力,也有意识去争取理想生活的女性。


先说说尤二姐,她可不是什么傻白甜,天真小白兔。看她和贾蓉调情,和贾琏互相勾搭,就知道她其实也是很有手段的。当她和贾琏“结婚”后,“持家勤慎”“论起温柔和顺,凡事必商必议,不敢恃才自专,实较凤姐高十倍;若论标致,言谈行事,也胜五分。”


可见尤二姐在管家理事方面也是非常有才干的,也有十分做贤妻的本事,能和王熙凤相提并论,自然可以和薛宝钗相比。只可惜她失足在前,作者写她:有了一个“淫”字,“凭他有甚好处也不算了”。


尤二姐后来被王熙凤赚入贾府,之所以摸摸隐忍,委屈求全,没有大展拳脚和凤姐秋桐斗法,也是因为她理亏在先。被王熙凤秋桐等拿住了婚前失足的把柄,就好比蛇被捏住了七寸一样。


她既然想做高门大户荣国府的妾室,就要守大家族的规矩礼法。她哪里还有什么立场去和王熙凤等斗法呢?除了如尤三姐说的,和王熙凤同归于尽,尤二姐根本没有出路,这一点她自己心里比谁都清楚。


再看看尤三姐,她比尤二姐更加大胆自信,放纵泼辣。她和贾珍贾蓉厮混,但并不把他们当人看,只不过是把他们当做能给自己带来财富和欢乐的工具人。


第六十五回,写到尤三姐调戏贾珍贾琏两兄弟“竟真是她嫖了男人,并非男人淫了她。”连贾珍贾琏这样的风月老手都甘拜下风,降服不得尤三姐,可以说尤三姐真是特别厉害了。


尤三姐其实是个内心非常有主见,也非常骄傲的人。她认为自己虽然失足在前,但那些都是逢场作戏而已,只要她回头,就能立马从良,还想嫁给自己喜欢的男人,做正头夫妻,她选中的是没落世家子弟柳湘莲,门当户对,还是个大帅哥。


可是尤三姐没想到,柳湘莲虽然也不是什么正经人,他吃喝嫖赌,眠花宿柳无所不为,又穷又不靠谱,可是他居然嫌弃她的黑历史。尤三姐又绝望又羞愧,直接抹脖子自尽了。


薛宝钗虽然表面上是个端庄守礼的封建淑女形象,动不动还要给姊妹们“讲课”,做道学老师。


可实际上她内心火热,不得不靠吃冷香丸压制体内的热毒。她的热毒是除了对功名利禄的渴求,还有对男女之情的向往。


薛宝钗的聪明才干,管家理事的能力以及她的有主见,骄傲自信等特点,都是和尤二姐、尤三姐人设重叠的地方。而她在男女之事上表现出来的热情大胆不害羞、不矜持也令人惊讶,为了争取和宝玉的“金玉良缘”非常的豁得出去。


比较著名的就是三件事:其一就是主动引导宝玉和她互看通灵玉金锁,宝钗当着宝玉的面解开了自己外套的排扣,还不把金锁拿下来,而是让宝玉在自己身边靠近了看。


既然都是松了领扣儿,总不能说尤三姐和贾政贾琏喝酒“大红袄子半掩半开”就是放荡,而薛宝钗当着宝玉外套半掩半开就是守礼吧。


第二件事就是羞笼红麝串。膀子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脱个手链要露出膀子来?


第三件事就是夏天中午独闯宝玉卧室,孤男寡女坐在人家宝玉的床前绣肚兜。这个说了太多遍了,肯定是不合礼仪的,不然宝玉不会在事后想要跟宝钗道歉,还觉得是自己亵渎了宝钗,可是宝钗完全没有当回事,要说宝钗没有非分之想可能她自己都不信。


这些看上去不怕羞,又很冒险的事情,偏偏一贯道学要做淑女的薛宝钗都做了,她好像完全也没有考虑这样的后果会伤害自己的名声闺誉,也没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这说明宝钗其实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她可能自己内心其实并不认可封建伦理道德那一套,平时只是不得不遵守。


私底下背人的时候,她为了达成自己“金玉良缘”的目的,不顾成年女子的矜持去接近宝玉,不分早晚地黏着宝玉,甚至用自己的美貌色相吸引宝玉,在她看来都是正常可以操作的。


只要能让宝玉娶了她,她就可以和袭人一样重新自要尊重,摆出管家奶奶的派头来,管家理事,规谏宝玉,做一个贤妻良母,二十四孝好媳妇。


在这方面,宝钗和尤二姐、尤三姐的内心活动轨迹都是大同小异的。只要能达到目的用点手段不算什么,就算做过一些不太好、不太体面的事情,只要能嫁给自己想嫁的人,以后改了就行了呗,以前发生的事情都不重要了,她们都可以当没发生过。


三、二尤与薛宝钗婚姻结局相似:被奇葩母亲当摇钱树,攀附权贵的婚姻


二尤与薛宝钗都是苦命的女子,肩上都担负着养活老母亲幸福晚年的重担。她们也都不愿意去过相对平凡的人生,都都为了荣华富贵,心比天高,拼尽了一切去追求。


尤二姐和尤三姐的继父虽然死了,但是尤老娘的敕命夫人身份还在,多少有点钱可以维持生活,而且古代的官府和家族对守寡的女人是有一定的生活接济的。


尤老爹不可能没给她们留一点儿家产,再加上尤氏的接济,母女三人维持温饱生活是绝对不成问题。


但是她们根本就不甘心过这样普通的日子?尤老娘也是中等人家出来的小家碧玉,她一生靠美貌依附男人生存,美貌就是她攫取利益的武器。所以她把两个女儿都培养成了交际花一般的人物。


尤老娘曾对贾琏笑道说:“咱们都是至亲骨肉,说哪里的话。在家里也是住着,在这里也是住着。不瞒二爷说,我们家里自从先夫去世,家计也着实艰难了,全亏了这里姑爷帮助。”


尤老娘不但可以笑着和贾琏谈论贾珍对她们生活的帮助,还可以装睡放纵贾蓉调戏她的两个女儿。当贾琏偷娶尤二姐的时候,她只看着尤二姐打扮的体面,心里居然就“十分得意”。


可见尤老娘是个非常自私、目光短浅的女人,她丝毫也没有觉得这样是把女儿害惨了,也不觉得自己把女儿推进了火坑。只是把两个女儿当成了摇钱树,换取自己的安逸生活。


尤三姐的婚姻倒是自己做主了,但前提也是拿了尤二姐做垫脚石,不过尤二姐也十分贪慕虚荣,她自己愿意去跳这个火坑。


只可惜,尤三姐这桩“女家反赶着男家”“再三要来定”的婚事违反常理,让柳湘莲起了疑心,一打听就决定自己不做“剩忘八”,被退婚的尤三姐无路可走,只好一死。


再来看看薛宝钗,也是同样有个奇葩的母亲薛姨妈,养了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就恨不得“卖”个好价钱,根本不为宝钗未来的幸福着想,只一心让她攀附高门,将来嫁一个有权势的人家,好给儿子薛蟠做垫脚石,也给自己的晚年挣一个依靠。


薛姨妈主动抛出的“金玉良缘”,薛宝钗主动黏着宝玉的种种行为,其实也都是“女家反赶着男家”,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事儿。薛姨妈把宝玉往宝钗屋里推的行为,其实和尤老娘放任尤二姐尤三姐和贾珍、贾琏、贾蓉等厮混没什么区别。


薛宝钗和二尤都是成年女子,贾珍、贾琏、贾蓉以及宝玉对她们来说都是外男亲戚,理应避嫌才对。这样私下里吃饭喝酒,共处一室,怎么说都是不合情理的。


贾琏欺骗尤二姐等凤姐死了就接她进去扶正做妻,其实都是骗人的鬼话,以尤二姐没落官宦之女的出身如果能保持清白,没有偷着嫁给贾琏做外室,其实都高攀不上给贾琏做填房。


以薛宝钗没落商贾之女出身,想嫁给荣国府的嫡子宝玉更加不靠谱。王夫人收容薛家母子三人,又允许薛姨妈在贾府传播“金玉良缘”,不过是给薛家画一个大饼。


可怜薛宝钗自己心气太高,拼命地想要抓住这次机会,奋不顾身的赌一把。结果就只能是飞蛾扑火,尤二姐和尤三姐的结局,应该也就是薛宝钗的结局。


就算薛宝钗最后嫁了宝玉,贾府也已经抄家败落,她和尤二姐一样,当不上正经的少夫人,可能还不如尤二姐当外室的时候过的风光。然后她又被宝玉嫌弃不能心灵相通,宝玉出家之后,她就被抛弃了,也难逃悲剧结尾。


红楼梦:以色侍人的尤氏姐妹花,在原著中竟有多项人设与“端庄淑女”薛宝钗高度重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