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话短说:小程序真的是中国互联网的最后形态吗?

2019-01-05 15:35 作者:InGEE工作室  | 我要投稿

本文责编: @小油

写这篇文是因为今天刷到了一条这样的微博:

不好意思啊,咱当场笑了出来……

网友们也是争论不断:

今天我得先把观点摆明:小程序绝不是中国互联网的最后形态。


中国互联网的创造力,不会止于小程序

让我们来想一想:在中国互联网的演变中,出现了哪些流量入口?

PC时代的搜索引擎&主页导航,移动时代混沌初开的二维码,微信社交经济的朋友圈……

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升级版的流量入口。小程序本身不具备太大的颠覆性。

小程序本就不能“自我地生长”

小程序并不是一个流量入口,因为它本身不是一种类似于“主页导航”“二维码”的传播、传递介质,无法带来导流。或许小程序可以通过小程序与小程序间的关系进行联动,但其本身并不够独立。

小程序现在所提供的小程序码,分享,通知等功能,实质上都是依托其它传递介质进行传播。

如果没有了这些功能,小程序就会回到最早那样,只是开发者自己在唱独角戏。

(小程序最早是不存在传播这一回事的。没有小程序码,没有分享,甚至连入口都是隐藏的)

小程序一直在往着违背初心的道路走

小程序的宗旨是“用完即走”,私以为“主动的骚扰”都是违背了这个宗旨的。

但小程序早已不是这个样子了。

小程序的发展并不规范,不成规范和体统

市面上总会有各种爆款小程序突然地出现,而又突然地消失;各种病毒传播营销活动被用在了小程序上,小程序在转发中野蛮发展。

小程序并不是缺乏规范的开发体统和规范,但市面上的小程序普遍不遵循这种规则。且小程序不特指微信小程序,BAT三大家还有头条等,都有在做小程序。恐怕真的要让所有小程序规范起来,要不就是“BAT统一啦”,要不就是明文规定。

小程序属于BAT

我们不可能在目前各家的小程序下活着吃虾米吧。

可能有的人做得到,但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

蹲在BAT下面养生,那互联网世界好无聊啊。

若将中国互联网最终形式定位在小程序里,恐怕世界里只剩BAT了。

完成小程序的统一先完成BAT的统一

BAT三大家还有头条等,都有在做小程序。各家各有设计语言,规范,还有开放平台,生态体系。

要是真能做到小程序互联互通,恐怕得“BAT统一”。

小程序的各种通知分享,只会把流量集中在一个大家里。

小程序发展不完全不成熟,错误使用甚至滥用埋下极大隐患

没有人晓得小程序究竟应该是个啥玩意。不完全,不成熟,难以定义,捉摸不透。显然它不像别的生态有完整的体系。

通知和分享应该是被滥用得最多的模块了吧,这样反而会引起小程序发展的倒退。

您的手机又得回到各家应用胡乱推送的状态了。恶性营销是让人最反感的,比如购票加速。

且小程序本有设计方法和语言,可为了迎合市场,总有人在为了小程序而做小程序,H5套壳大家应该也看过不少了。


也许你会问:“这些问题都能解决啊???”

可惜,小程序出生就是缺胳膊少腿的。小程序的技术虽然对比其它技术更有通用性和大众性,但还不够,无法触及每个点、每个人。互联网还在不断进化,且小程序的技术形态也是不完全的,需要不断地优化,但在大框架内,依然难以完全成熟。

当然,并不是看衰小程序,但还是说回我的观点:小程序绝不是中国互联网的最后形态。

(完)


长话短说:小程序真的是中国互联网的最后形态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