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内实战:风寒咳嗽


风寒咳嗽:舌苔白
主症:咽痒,咳痰色白稀薄,鼻塞流清涕。
感冒的病人往往打喷嚏、流鼻涕,西医叫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再往下走一点就到气管、支气管,就到肺,所以今天我们学习一个病叫咳嗽。

舌诊上焦:
气短:舌尖为心肺,舌质略胖,苔薄白,为阳虚,为寒邪阻遏胸阳。
舌诊中焦:
胃胀、纳差:舌中部苔白为脾胃虚弱。
舌诊下焦:
腰膝酸软,下肢冷:舌根凹陷,为肾阳不足,阳气不达四末。

证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证治分类:咳嗽分外感与内伤
外感里面主要分三个:风寒袭(寒邪比较厉害)肺。风热犯(相对轻)肺。风燥伤(中间位置)肺。袭、犯、伤:不同的字,有不同的用意。
外感病都是起病急、病程短、都有表证,怎么来鉴别呢?抓第二个字,寒、热、燥。寒肯定有寒象,热肯定有热象,燥肯定有燥象。医圣张仲景教导我们,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舌头一伸出来就可判断,咳嗽的病人,刚咳嗽了两天,起病很急,舌头一伸出来这么干燥,一点津液没有,你首先考虑风燥。这个病人舌边尖红,苔薄黄,首先考虑热。舌质是淡的,苔是薄白的,舌苔还是水滑的,首先考虑是寒。脉也是一样,脉是浮紧脉,首先考虑寒。浮数脉,首先考虑热。这个脉浮中偏细,浮当中有细,跟濡脉又不一样,燥。

咳嗽:
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肺的病症三大症:咳、痰、喘。
咳和嗽是有区别的:
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临床见到的病人往往是咳嗽并见。所以咳嗽、咳和痰就都在里面了。只有声音没有痰,或者吐痰很少,我们额外有一个名字叫:干咳嗽。
喘证:
喘往往和哮并谈,我们往往提哮喘,但中医两个是分开来的,喘是一个症状,哮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所以我们提咳痰喘、不提咳痰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