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武不练功,终须一场空”出手打,回手也打—【螳螂拳】
螳螂拳具有长短兼备、刚柔相济、勇猛快速、实用性强等特色。主要有太极螳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小架螳螂等流派。
螳螂拳基本手型仿螳螂前爪,类似刁勾,名“螳螂爪“。主要手法为勾、楼、采、挂、黏、沾、贴、靠、刁、进、崩、打十二字诀。主要步法有滑步、跟步、踏步、拖步等。基本身型要求顶头、沉肩、垂肘、活腕、拧腰、坐胯、扣膝。在套路演练方面,讲究快而不乱、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套路结构严谨。
身法要求腰部和上肢灵活,臀以下要稳固,即所谓“枝摇根固“、“只动腰、不走胯“。劲法讲究柔缠、刚发,脆快抖弹。一般都是缠圈与抖发结合为用。发劲多通过幌腰抖臂,形於手指。其运动特点取螳螂挡车不畏,勇往直前之意,多短手快打,招势连环。讲究随其势打,寻其隙打,见空就打,出手打,回手也打,以打为守,实劈硬砸。拳法有砸、弹、劈、挑、蹦、勾等。套路结构严谨,衔接巧妙。发劲刚而不僵,柔而不软,短中寓长,快速敏捷,具有螳螂的形象。螳螂拳派别虽多,但都强调象形取意,重在取意,“重意“不“重形“。
“练武不练功,终须一场空”。功力技法是螳螂拳技术体系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击打与抗击打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