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达拉崩吧

2023-06-01 09:02 作者:煎妮兔_2  | 我要投稿

01

 

王楚钦是一个天生的左手将。

 

小时候在球馆训练,吃饭的时候胳膊撞着同组的小伙伴,他不解地问“你右手吃饭啊?”

他倒是没有别的意思,毕竟他也用右手写字,都是被妈妈一个个后脑勺打出来的。

队友也不甚在意地回复自己是“假左”。

 

“假左?”大大的脑袋顶着满头问号。

“就是他是个右撇子,但是力量一般,教练让他用左手试试从线路上突破。”对面左手执筷的小胖子一边往嘴里塞肉,一边嘟嘟囔囔抢答。

“哦,你速度快,走左手赛道蛮好的。”大脑袋点点头,对教练组的建议表示认可。

 

“怎么吃的都堵不住你们嘴呢。”教练员在一旁打断,内心感叹现在的00后可真是早熟,这才多大点啊,心里门清不说,还点评上了。

 

左手小将出成绩特别快,右改左对乒乓球来说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

鲜少有人告诉这些小将,左手的特殊赛道是与生俱来的,但双打枷锁也将伴随一生。

 

看着自己手底下这些孩子,温立彬教练五味杂陈。

双打已经被拿下了奥运赛道,左手将自来都是先从双打赛道中脱颖而出,而后才会被给予一定的资源,参考历代顶级左手,皆是如此。

可以说培养左手,主要是为了双打。

 

真左也好假左也罢,这群孩子,会走多远?

 

 

02

 

王楚钦是一个天生的野心家。

 

“王楚钦加油,再来一个漂亮球!王楚钦加油,一分一分往回走!”

漫长而枯燥的训练岁月,结识一帮为自己摇旗呐喊的好队友,王楚钦泪水盈满眼眶,咬牙俯下身盯死对面的发球。

一定要赢,一定会赢。

 

在他没注意的角落,好队友挠着头嘀咕:

“我感觉大头怎么不管输赢都要哭呢。”

“太想赢了吧可能。”

 

据说在神经传输的过程中,大脑通过中枢神经传递信息到身体的左侧比传递到右侧要快千分之十五秒,左撇子走了一条捷径。

王楚钦不知道这种说法有没有科学依据,他只知道,他想赢,他是真的觉得自己能赢主力。他从不满足于二组、二队、第二名,他想要更好的陪练,激烈的对决。

 

15岁,手握两张门票,王楚钦终于能如愿升上一队了。

 

钟金勇教练看着即将脱离自己“管辖范围”的王楚钦,一时感慨万千。

身材条件好,神经反应快,脑子够聪明,这是二队教练员对王楚钦的共识,但他最可贵的,其实是那颗想赢下比赛的心。

 

但这是一把双刃剑。

亚少锦标赛单打四分之一决赛对阵三部航平,王楚钦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要求都不允许他输,但赛场总是瞬息万变,一口气没提起来产生的偏差足以让年轻队员怀疑自己,甚至在比赛控制不住自己。

输比赛当然不能说是好的结果,但对运动员来说是好的锻炼,尤其对王楚钦这样在青少年赛场顺风顺水的人来说,钟教练甚至觉得他进一队前, 可以再多输几场。

 

左手的红利期即将过去,成年的赛场会更加残酷。

无数左手从熠熠生辉到满身泥泞。

永远想赢的小孩,你想走多远?

 

 

03

 

王楚钦是一个天生的格斗士。

 

“左手直板的打法是特别落后吗?为什么单打冠军没有一个是这种打法。”许昕问吴敬平指导的时候,王楚钦就在身边。

他不是直板打法,没有办法体会直板最后的荣光问出这句话的挣扎与难堪。

但同为左手,走到了中国乒乓球的金字塔尖,他对于中国乒乓球队的左手魔咒从轻慢转为无奈。

 

“没有不是更好吗?你可以成为第一个。”

 

吴敬平指导看着日日早训,夜夜加练的王楚钦,觉得自己的这锅鸡汤有没有灌倒许昕不说,这个小家伙是被灌得不轻。

 

他内心是有一个遗憾的。

左手的培养难度确实比右手大,或者说,左手的培养成本太高了。

不同于有大量参考模板的右手培养体系,教练员带一个左手,需要从左手培养体系的开创阶段去投入,再多的摸索、再多的精力也有可能因为永远要兼项的原因,在单打项目上难以有所建树。

大环境下,无论是作为教练员的成绩,还是队员自己的成绩,都是看单打的。他当年也许是有机会带出一个左手的,因为各种原因,他放弃了。

 

左手出成绩有多难,大家都知道。所以队里一度没人想要王楚钦这个烫手的左手小山芋,就连他自己,最初的目的也是为了加强许昕反手能力,需要一个左手。

左手的天赋上限或许是许昕,但是左手的成绩上限或许可以看看王楚钦。

 

看着自己组里唯二的两名左手将,吴敬平指导内心期许自己的遗憾能被弥补。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而总有人,会在关键的时候站出来。

倒下牺牲也要溅对方一身血的格斗士站了出来,他要走多远?

 

 

04

 

王楚钦是一个天生的狩猎者。

 

“大头儿子是不是又长高了。”程靖淇坐在地胶上,仰头看着摊平双手配合量体的大头。

“爸爸我很快就超过你啦。”王楚钦眼神都没给一个。

 

年轻人总爱较劲。

和队友较劲,凡事都爱比个高低。

和自己较劲,总希望打出最威猛的质量,赢最漂亮的球。

 

抽条的王楚钦身量高,臂展长,不适合近台快攻的打法,教练组对他的框架再次修正,他开始后退半步进入中远台,寻找更合适的击球点。

球打到他们的水平,技术已经无限趋近于全面,但面对一样出色的对手,最终还是要考验阅读比赛的能力。

谁都有不顺的时候,根据对手的特点和临场的状况进行调整,平衡进攻质量和成功率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打球的合理性永远都绕不开的一个课题,是正确面对自己。

刘国正指导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在带着王楚钦补这门课。广袤的大草原上刚刚成长起来的幼狮伸出锋利的爪牙,不顾一切地发起攻击,他眼里只有猎物,看什么都是机会。

他具备一切优秀猎手的先决条件,但他要学习的关于狩猎的最大技巧,是耐心。

 

刘指导拥抱向他奔来的弟子,抬起胳膊够着摸了摸他的脑袋。

三个月的禁赛,因为疫情被放大了代价,时隔800多个日夜的冠军,终于把少年傲气挖的坑填得七七八八。

王楚钦的混双,双打,以高度的适配性接续了历代左手的荣光;单打,具备全面的框架,均衡的正反手衔接;他唯一缺的就是大赛的经验,而这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刘指导看着领奖台上意气风发的小伙子,想起抽屉深处搁置了很久的辞职报告,泛起苦涩。

师徒一场,并肩行一程路;人生总有别离,而我将目送你,到达更远的彼岸。

请让我看看,让世人看看,你能走多远。

 

 

 

 

05

 

王楚钦是一个天生的倒霉蛋。

 

“宇宙的尽头是不是铁岭我不知道,国乒骂战的尽头一定是大头。”食堂吃饭刷着微博的队友看着并排的两个热搜词条调侃。

王楚钦嗤笑一声:“你知道食堂大师傅也是我黑粉吗?”

“啥?”大师傅搭着毛巾擦着汗,捧着大茶缸子出来询问口味,“小王咱可不兴瞎胡诌啊。”

小王一边乐一边挑着菜逗他:“这都吃了多久大头菜了,我说我怎么天天输呢。”

 

国乒球手自带外貌buff的不是一个两个,相比于师兄们冠军加身的锦上添花,看台一眼万年的tag免不了为人诟病。

 

最开始不是毫无感觉的。

任谁打开社交软件面对塞满了私信的胡言秽语也做不到处之泰然。

他也才22岁,他也是一个被爱呵护长大的孩子,他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要承受如此大的恶意与谩骂。

时间久了,王楚钦认为把自己藏起来就好了,克制情绪,收敛举止,做一个泥塑都好过做自己。

 

马龙作为队长承担了拯救泥塑小狗的行动。

 

“哟这不是我们京队小少爷吗?”

“哎你这发球犯规啊,这分不能算。”

“嘿你怎么和西蒙一样赖。”

 

有些词汇敏感到队友之间都心有顾忌,但是马龙永远是中国乒乓球队最神圣的存在,他可以神圣到,这些词汇只要从他这过滤一遍,就再也不会构成伤害。

 

马龙从来不好为人师。

他觉得作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不光要打好球,更要担负起推广这项运动的责任。于是他把有限的空余时间用来学英语,一次次地自己担任翻译,但他从不要求小队员非得学好英语。

每个人有自己的路要走,他想走自己的路,而有心的人,自然会跟上。

 

所以,京队的传承,亲爱的师弟,这条路我走了很久很久。

我可以告诉你,很累很难,但值得。

你呢,你将走多远?

 

 

06

 

王楚钦是一个天生的撕漫男。

 

“输张本得在热搜被挂一天。”国乒内部的消遣调侃之词,竟在世乒赛团体赛的半决赛上演。

王楚钦回到训练馆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

团体赛的压力是巨大的,从小到大,他越是想拼下自己的这一分,就越是容易犯错。亚少团体,亚运团体,青奥团体,责任感带来的重压如果不能转化成动力,那将是他一生的关隘。

复仇卡尔森,他完成的很好,身体再僵硬,球路再难看,咬下来就是好的,他一度以为自己过了这一关。

 

不到两个小时候,王楚钦获得了自我救赎的机会。

幸或是不幸,全看他自己能不能把握。

 

对户上最后一球落地,看台上的肖战指导抱着胳膊长出一口气:“这小子可真是个撕漫男。”

“慢什么?什么男?男人不能说慢。”张超扯着喊劈了的嗓子咧咧。

“土冒。”摸摸自己的脑袋,不由感慨自己绝顶不是没有原因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已经无法和周围人群产生共鸣。

 

新入队的理疗师小姐姐被20年难遇的决胜局刺激到满脸胀红,此刻闻声笑了出来:“撕漫男是说撕开漫画走出来的美男子,今天这比赛跌宕起伏堪比漫画了,我的天,我心脏还在跳呢。”

“你心不跳人就没了。”超哥被吐槽土冒颇不服气,但也不敢在肖导面前造次,“肖导在外执教经历丰富,懂得是多哦,嘿嘿。”

 

赢下比赛,紧绷的情绪有所放松,看台上有人说话开始没个把门:“要我说肖导适合带大头啊,曼昱走了您手下正好缺娃娃呢……”

超哥拦住了哪壶不该提哪壶的人,却拦不住肖战指导的脸越来越黑,正抓耳挠腮地想着说些什么打个圆场,竟看见肖导目光矍铄地盯着场内慢吞吞收拾行李的王楚钦笑了出来。

 

人生际遇,最美妙不过是时机。

早一分,晚一刻,这俩师徒都碰不到一起,产生不了化学反应。

国乒出了名的卷王、虎爸笑眯眯地嘱咐新入门的弟子打球不要生气。

方博和闫安,谁看了不喊一声见鬼。

 

肖门久未复荣光。

左手横版,两面反胶,肖战从王楚钦身上看到了自己,他愿意付出所有,送他到更远的地方。

 

 

 

07

 

王楚钦是一个天生的屠龙勇士。

 

全锦赛的混双银牌被王楚钦扔在了寄回家的杂物袋里,过了没一会儿,他又翻出来,扔在了随身的行李箱上,倒腾了一会儿手机,他又起身把奖牌塞进球拍袋里。

 

孙颖莎窝在沙发上刷着花花的短视频,时不时看一眼满屋子转悠的大脑袋,看见他不待见奖牌又以此铭志准备卧薪尝胆来日报仇雪恨的样子,不由笑了一下。

 

“头哥我饿了。”

“昂,想吃什么吗?我找找,要吃口热的吗?点个外卖好不好?”

 

注意力成功被转移,孙颖莎由着他张罗。

 

王楚钦小时候比现在还拧巴,输了球就独自emo,伤心地像被抢了笋子的花花。

和花花一样,王楚钦难受的时候五官起伏不大,但孙颖莎能感觉到。

 

说不清是混双搭档日夜苦练出的默契,还是天生投契带来的混双适配,走到今天,王楚钦和孙颖莎已经可以分享彼此的痛苦。

 

没错,是痛苦。

 

2017年6月9日,混双入奥。

2021年5月29日,南阳站混双决赛。

2021年7月26日,东奥混双决赛。

2021年11月31日,休斯敦世乒赛混双决赛。

……

 

每一个日子他们都记得。

混双从一枚分量不小的单项奖牌,变成了巴奥不容有失的首金,还是中国乒乓球队在这个项目的首金。

组莎头,配王炸,网友调侃王普兰逐渐明牌。

孙颖莎却感受到王楚钦在这个项目上,越来越得不到释放。

孙颖莎明白,他把混双的责任扛在了自己的肩上,但这份摆在明面上的苦,他却觉得不一定非得让她跟着一起受。

 

在这个队伍里,谁都不容易。

孙颖莎摆脱了自己的难关就第一时间赶来搭救她的哥哥。

 

“我和你说,我反手现在嘎嘎厉害。”

“我告诉你,我现在硬拉120。”

 

哥哥笑眯眯点着头肯定妹妹,不防她突然跟出一句“你准备好了吗?达拉崩吧。”

“嗯?啥?什么玩意儿?”王楚钦的眼神清澈又愚蠢,像花花。

 

“准备和我一起迎接最痛苦的考验。我会以三项的任务去武装自己,如果混双是团队必须完成的任务,我更相信我们这一对,你呢?”

“当然。我相信你,也相信我自己。”

 

无论是多远的路,把你的手给我,我陪你走。

 

 

08

 

“不是,莎莎,达拉什么八是什么鬼?”

达拉崩吧斑得贝迪卜多比鲁翁。”孙颖莎翻出手机,照本宣科。

 

“……”

“你有本事再重复一遍。”

 

“最近听的一首歌嘛就是,大概是唱一个屠龙勇士,杀了巨龙拯救公主吧,蛮好听的,达拉崩吧叭叭吧啦嘟嘟咚咚咚。”

 

 

王楚钦做了一个梦,他是一个屠龙的勇士,左手持剑应战巨龙。

激战将起,巨龙突然吟唱“达拉崩吧叭叭吧啦嘟嘟咚咚咚。”

 

他笑了。

在她孤单一人的岁月里,她穿上巨龙的躯壳震慑世人。

我的公主殿下,我来了。

 

未来无论是多远的路,把你的手给我,我陪你走。


达拉崩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